无人机杀人:新矛已利,盾将何求?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9776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机杀人的场面近年来频频出现。

  从年初伊朗名将苏莱曼尼遇到美军无人机定点射杀,到法赫里扎德被远程遥控的机枪击中身亡,为什么如此定点清除行动总是针对伊朗?当然,在今年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局部战争中,无论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的冲突,还是在并未完全平息的叙利亚战事中,都出现了各种无人机杀人的局面。
  有评论认为,战争形态已经出现重大变化,在无人机担负射杀的表象后面,是卫星导航网络、密级程度更高更快的通信指挥系统在发生着作用。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新矛已利,盾将何求?

刺杀手段有别


  刚遭到枪击的时候,法赫里扎德也许以为车子出现故障或者撞车了——毕竟这是行驶在阿伯萨德地区,是伊朗境内,靠近首都的地方,能出什么大事呢?法赫里扎德显然大意了,他开门下车,可能想去检查一下车况。此时此刻,一梭子弹打来,法赫里扎德连中数枪——法尔斯通讯社最初的报道称,他被射中三枪;12月4日,在伊朗媒体播出的一段视频中,法赫里扎德的儿子们表示,父亲当天中了4到5枪。法赫里扎德的保镖飞身过来挡子弹,也中弹倒地。而没有走出车门的法赫里扎德之妻,毫发无伤。
  片刻之后,距离法赫里扎德150米之外的一辆尼桑车自行爆炸——原来,之前的子弹是从这里射出。中弹的核科学家被送往德黑兰一所医院,终究不治身亡。
  11月30日,在法赫里扎德的葬礼上,伊朗国家最高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沙姆哈尼表示,伊朗的敌人20年来一直在寻找机会刺杀法赫里扎德。伊朗情报部门袭击前已收到法赫里扎德近日将成为袭击目标的信息,但敌人使用了全新的、专业的手段,暗杀过程非常复杂,暗杀行动通过电子设备进行,袭击过程没有武装人员在现场。
  法赫里扎德被杀,与今年1月3日被刺身亡的伊朗少将苏莱曼尼相比,有几点异同。
  首先,苏莱曼尼被杀的地点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而法赫里扎德被杀的地点是在靠近伊朗首都德黑兰的阿伯萨德地区。对于伊朗来说,巴格达是外国,且有伊拉克政府军、美军、库尔德武装,以及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人民动员组织”。如此复杂的局面下,作为“圣城旅”的最高指挥官,苏莱曼尼前往巴格达,可能各方都掌握了信息量不同的情报。而法赫里扎德之遇刺,地点在伊朗本国境内,且是在靠近首都德黑兰的区域。如果在这个地方都会被无人武器刺杀身亡,确实显示了伊朗的对手对其国家安全有致命挑战。
  其次,苏莱曼尼是被无人机发射的“地狱火”导弹击中身亡的,而法赫里扎德遭遇的是机枪。可以对比下无人机杀人和遥控机枪杀人的区别。美军无人机射杀苏莱曼尼的行动,“地狱火”导弹直接摧毁苏莱曼尼车队,直接杀死8人,其中包括“人民动员组织”副指挥官穆罕迪斯将军。在伊朗方面宣称法赫里扎德遭遇遥控武器射杀后,笔者注意到,国际上对此说法,是有争议的。有一些专家认为,如此行事,“难度太大,技术不成熟,事实不可信,完全是杜撰”。甚至有人宁愿相信是一堆以色列和伊朗本地的枪手围着法赫里扎德的防弹汽车打了一通乱枪,打死了这位核物理专家。军事专家宋忠平并不认可此等评论。他说:“问题是既然是防弹车,法赫里扎德怎么能被乱枪打死呢?为什么法赫里扎德的座驾也原地不动等着挨打,法赫里扎德的其他安保人员第一时间都被打死了?这简直不可思议。”在宋忠平看来,法赫里扎德大概率还是被遥控机枪打死的。“这并不是一种新技术,早已有之。”宋忠平说,“早在2010年,韩国军队就在朝鲜半岛非军事区韩方一侧,试验部署配备机关枪的机器人哨兵。这种机器人哨兵型号为“SGR-1”,可用于探察、警告进入非军事区韩方一侧的人或物体,并予以压制性火力打击。机器人哨兵配有红外探测器和音视频通信系统,能够即时探察潜在威胁并向指挥中心控制人员报告。控制人员如果无法通过机器人的音视频通信系统确认对方身份,可以下令机器人使用机关枪或40毫米口径榴弹自动发射器向进入者开火。”与韩国装备的机器人哨兵相比,在宋忠平看来,这次暗杀法赫里扎德的行动,是全球最牛的两大情报组织合作的产物,除了情报准确以外,未必会使用特别先进的武器,甚至无需机器人哨兵,仅使用早已技术成熟的遥控机枪即能达到目的。
  再次,苏莱曼尼被杀时,“死神”无人机一看便知是美军的装备,美国也第一时间承认是美军干掉了苏莱曼尼。而刺杀法赫里扎德时之所以没有采用无人机,在宋忠平看来,也是因为如此一来,杀人者可以逃避责任。避免被发现谁是真凶。从尼桑车自爆,也可以看出,这种暗杀手段,有点恐怖袭击的意思。“避免车内人员‘露脸’涉险,遥控武器站多采用有线传输方式传输,确保抗干扰能力、可靠性、安全性。遥控机枪则是一种安装在支架上、可以遥控射击的机枪。这种无人武器可以在战斗前被固定安装好,并具备简易火控系统,遥控机枪的操作员可以在很遥远的地方用无线方式控制机枪,瞄准要打击的目标,精准度极高,杀伤力很强。”宋忠平说。
  从哪里遥控也是一大焦点。伊朗方面称,暗杀法赫里扎德的方式,是通过卫星通信遥控指挥尼桑车。“其实卫星通信是无线通信的一种,美军和以色列早就利用美军大量高速高频带军事通信卫星打造战场数据链,美军可以用卫星通信解决高速无人机千里击杀目标的任务,对于这类地面慢速目标的远程打击就更是不在话下了。”宋忠平分析道。
  总体来说,比较刺杀苏莱曼尼的方式和刺杀法赫里扎德的方式,可以看出,刺杀方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选用了不同的武器系统。

战争伦理难题


  在苏莱曼尼被杀以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声称,“游戲规则已经改变”。当时,有媒体评论认为,对强者来说,可能已不需要出动大规模地面部队,也改变了伏尸百万、血流漂杵的战争模式;但对被打击的弱小一方来说,意味着更不可预测的攻击,更冷血残酷的杀戮。   确实,单以行刺来说——在古代,想要刺杀谁,譬如荆轲刺秦王,必须近身搏斗,用的是短剑;在近代,塞尔维亚人刺杀斐迪南大公,用的是手枪,距离也不能太远;现如今,杀人于无形的AI无人机,谁知道会从哪儿冒出来?
  如果强者能动辄采用无人武器进行斩杀,一旦判断错误,将会严重冲击战争伦理。即使是高度智能化的无人系统,是否能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做出瞬间反应?对已受伤失去战斗能力或被剥夺武器、主动放下武器的敌方人员进行识别?又如何对对手的真正意图给出回应?特别是在遇到敌人以平民为掩护实施袭击时,如何准确地加以区分,并精确实施攻击?
2020年1月4日,在伊拉克巴格达,哀悼者举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的画像参加送葬活动。

  一旦判断错误,就会滥杀无辜。这将严重挑战国际人道法要求的“无论何时均应在平民和战斗员之间,在民用物体和军事目标之间加以区别”,以及战斗员不再从事敌对行动或放下武器时即应停止攻击的区别原则。
  2010年,驻阿富汗美军与塔利班武装在阿南部激战时,美军内华达空军基地的军事人员利用无人机锁定3辆公交车。当时,这三辆公交车正驶向交战区。在经过长达3个半小时的跟踪监测与分析后,美军无人机操作员判定车队是在向塔利班提供支援,并实施了攻击。但事后证实——车内并非武装分子,而是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平民。
  根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估算,美军在阿富汗战争时使用无人机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打击恐怖分子的行动中,死亡的平民与武装分子比例高达10∶1。这种高附带损伤率已经超出国际人道法的必要性原则,并严重背离“对军事目标进行攻击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平民和民用物体造成的附带损害……”。
  可以说,最近十年,无人机武器的各种水平——打击精度、战场生存能力、与有人武器的战场配合能力等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精准打击时能否做到不违背战争伦理?恐怕需要使用者慎之又慎。

迫不及待投身战场


  虽然学界的理论家们还在探讨无人武器是否更容易违背战争伦理,可拥有无人武器的一方早已迫不及待地将之投身战场。
  在苏莱曼尼被刺后,有军事专家表示,这仍只是一种行刺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军事专家、遥感智库研究员王世宇分析称,不能从苏莱曼尼遇刺,来认定“新战争时代”已经到来。他说:“判断战争是否进入新的时代,要从它的技术、战术、战略上统筹考虑。我们人类的战争,从冷兵器战争到热兵器战争,到机械化战争,到目前的信息化战争,不断地演变,包括武器及武器的使用方法,与历次人类的工业进程和军事变革有很大的关系。当前,美军在战争中武器装备技术较为先进,但不能从使用的角度上就说进入了一个战争的新时代,应该说是开创了一种使用的新方法。无人机特种作战定点清除是无人机使用的一个新的方法。”
  但在今年9月,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地区”)发生冲突时,在双方发生自1994年以来最大的一场军事对抗时,世人所见,则是双方均动用了无人机,并较大规模、较深层次地投入到作战中。特别是阿塞拜疆一方,多次出动无人机发射导弹攻击亚美尼亚的坦克、装甲车辆。素有“陆战之王”之称的坦克,在纳卡战场上眼看着成了铁皮棺材。阿塞拜疆动用“哈洛普”自杀无人机空袭亚美尼亚S-300PS远程地空导弹阵地,摧毁一辆导弹发射车的镜头,令人有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毕竟,S-300导弹目前是许多国家装备的主力防空系统。

  可以说,最近十年,无人机武器的各种水平——打击精度、战场生存能力、与有人武器的战场配合能力等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精准打击时能否做到不违背战争伦理?

  回看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坦克的诞生,使得英军在索姆河战役中如有神助,当时人们也在争议——战争形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当二战时,德国将军古德里安采用坦克集群进行闪击战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当新的武器系统诞生以后,必然会出现新式战法。在人类历史上,甚至也并不是只有类似机关枪、坦克这样的大家伙才改变战争形态。譬如马镫的出现,改变了骑兵只能做小规模机动,担任侦察、破袭任务的局面。
哈比无人机(IAI Harpy)是以色列的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在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是可以从卡车上发射的, 可对雷达系统进行自主攻击的无人机。

  在纳卡冲突中,已经出现无人机空中对抗的情况。前不久流出的一段可能拍摄于9月末、10月初的一段视频可以看到,亚美尼亚军队的一辆俄制“驱蚊剂”-1机动式反无人机系统被阿塞拜疆TB-2察打一体无人机发射的导弹摧毁。
  当然,地面防空系统倒也不是毫无反击之力。视频中还出现亚美尼亚士兵使用肩扛式地空导弹击落一架“哈洛普”自杀无人机的镜头。
  “之所以两国频频出动无人机对战,在于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两国空军规模都非常小,且主力机型老旧,难以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空战对抗。可无人机作战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现代战场空间正在被武装无人机重新定义。”曾任美国国防部主管贸易安全政策的副部长斯蒂芬·布莱恩称,“在纳卡冲突中,虽然有相当多的无人机被击落,但是在摧毁高价值目标方面,它们已经证明自己是成功的。”
  目前来看,为了破解无人机战术,一些国家正在谋求使用诱饵无人机作为“占据”对方无人机系统注意力的策略。为此以色列曾使用过其“大利拉”巡航导弹作为诱饵。目前希望做到的则是——找到更为廉价的替代方案。
  總之,对于无人机这样一个战场新形态、“新矛”来说,它的出世,必然意味着对付它的“新盾”也会问世。毕竟,谁也不想等着挨打……
  只是不知道,人类目前距离永久和平,是又近了呢,还是更远了……
其他文献
特朗普四年任期的最后几个月里,令人瞠目的举动一个接一个在白宫出现。  9月4日,特朗普与塞尔维亚、科索沃领导人在白宫签署协议,大意是塞科实现经济正常化、塞驻以色列使馆迁往耶路撒冷、科承认以色列。这盘“美国杂烩”里的“硬菜”,实质是提升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都城的国际视觉。令人瞠目的是,,特朗普占据大桌,另两位领导人挤在临时搭出的小桌上,颇有凸显彼此间不平等状。更令人瞠目的是,特朗普会见他国领导人时,也不
武汉研发中心  培养国际化人才,改善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环境,让全球医药研发成果尽快惠及中国病患……这些年,上海成为众多跨国药企的逐梦之地。  而早在15年前,跨国药企辉瑞就在中国播种下研发“种子”——2005年,辉瑞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高调揭牌,正式标志着这一世界最大制药公司在华发展开始从单纯产业投资向注重研发转变。  从一开始10多人的试行项目,到逐步引进科研人才、拓展业务领域,辉瑞中国研发中心如今
今年7 月1 日開通运营的沪苏通铁路。  在江南,除了沪宁杭这样的大城市,还有许多星罗棋布的小镇。这些小镇犹如明珠,散落在水网密布的江南大地。水,是小镇的命脉,小镇的生产生活,都围绕着水展开。  后来,汽笛声声,车轮铿锵,惊醒了枕河人家,铁路那乘奔御风的速度,那雷霆万钧的气势,那时空重组的神奇,深深改变了江南小镇,现代元素如水银泻地,嵌入了江南小镇的每个细节。  如今,高铁网在江南大地铺展,搭上了
胡展奋  我们来谈谈心。当然,不谈玻璃心,而是“铁壳心”。那是我自以为是的比方:我们的小车是铁壳的。如同步态反映心态,驾驶铁壳的,是一颗什么“心”,你的车就是什么车态。  行车看性格。你的车,其实就是你的脸。  最常见的是“见缝插针”的超车者,一个车头之差,他也要变道超车,泥鳅一样地翻滚在车流里,而如此忙活,结果往往并不咋地,到头来还是和我只差几个车头,弄不好还磕磕碰碰地蹭刮频频。生活中,我想他(
近日,加拿大政府与菲律宾之间展开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垃圾问题争议。  加拿大与菲律宾早前签署了垃圾处理国际公约,并一直向菲律宾运送“可回收”垃圾,在2013年底到2014年大批垃圾被運送到菲律宾,但是其中多个集装箱中包含有毒有害物质。2018年,马尼拉法院作出判决,要求加拿大一私人进口商收回在菲律宾的69个垃圾集装箱。  自今年4月以来,杜特尔特几次喊话加拿大,要求该国运回垃圾。杜特尔特还为加拿大设定
克服疫情期间种种困难,5月初,按照国家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建设标准、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建设的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顺利试营业。  癌症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为了寻求最前沿的治疗技术和个性化的精准治疗,这些年国内一些癌症患者远赴海外寻求治疗,不惜花费高额的费用。癌症精准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更加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  现在,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正在将最
“我曾深埋泥土,我曾见证繁华,我曾被掳海外,我终归回到故乡……”2019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朋友圈里被大量转发的长图《在这里,我已等你千年》戳中国人泪点。长图中的故事,是文物“虎鎣”曲折的回家之路。《五牛图》。  西周晚期青铜“虎鎣”自去年3月在英国拍卖消息传出,中国采用信息收集、协商谈判、买家捐赠等方式,刷新了中国探索多样化的文物追索路径;今年意大利返还796件中国文物,4月底刚刚在国
通过"萤火一号"研制的全过程,让航天人在探"火"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掌握了原先未认识的研制途径,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远程测控体系。这些,均为这次"天问一号"探"火"打下了坚实基础。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从海南文昌发射场出发,飞向那颗最远距离地球4亿公里的红色星球——火星,就此迈开了中国探"火"的步伐。中国的火星探寻之旅,并非从"天问一号"才开始的。早在9年前的2011年,由
这是难得的一段时光,整整六周可以不用赶飞机、不用到处移动,可以只待在一座城市。持续在一个城市里待一段时间,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我能够从容地计划时间、从容地进行各种行程,特别是阅读。六周里准备了三本书交叉地看,其中,看得最缓慢的应该是郑重的《画未了——林风眠传》。这位资深媒体人因为工作之便,在“文革”时期结识几位他敬慕、那时打入另册的长者,一度担心上一个时代文人老去,再也见不到像他们这样的人,因此退
在阿里生态里,零售通是比较低调的那个。可能是因为做的是To B业务,也可能掌门人林小海有着21年的外企经验,所以“先做再说”成了零售通的务实风格。如果没做好,林小海宁愿先不说。  4月28日,在疫情冲击的这个春天,这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选择了高调——林小海宣布对国内六百万小店的数字化帮扶方案,包括高德地图为小店引流、一键接入饿了么、大数据产品“零”元购等,街坊小店将接入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