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的类型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s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就是指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多方寻求答案和解决疑问。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形式,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以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的学习过程。
  语文探究性作业因其性质的特殊、涉及知识层面的多样、问题来源的不一,可分为不同的作业类型。如:根据自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程度,可分成接受式探究作业和发现式探究作业;根据完成探究作业所需的时间,可分为即时性探究作业和延时性探究作业。下面我就从探究的题源的角度来谈一谈探究性作业的类型。
  
  1.课文内容深究类
  
  这类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源于语文课文,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刻把握语文课文的内涵。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忽略一些隐性问题,表面上不会影响到教学活动或教学效果,但抓住这些隐性问题,使其显性化,能够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针对课文中的某一个关键词句或某一个细节描写刨根问底,以此为轴心引导学生深刻地领会课文的内涵。例如:小学语文第12册《林海》中有这样一句话:“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教师引导学生质疑:画家是“写”下绿颜色的吗?学生经过查字典,明白了在这里老舍先生取的是“写”的另一层意思:临摹,描繪。通过对一个“写”字的深究,师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大兴安岭绿色的生动,富有层次,更加惊叹于一代语言大师深厚的文字功底。再如:学完《草船借箭》,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诸葛亮的排兵布阵图以及草船借箭的示意图,通过“画图”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学科知识解析类
  
  这类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验证语文知识,加深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许多知识我们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富有好奇心,才能对教材中一些现成的结论问一些“为什么”。教学中,限于时间等因素,老师无法一一作答。因此,不妨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研究。学生通过这种看似“钻牛角尖”的学习,可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激发了探究语文的热情。如:小学语文第5册中,学生学到“牛皮筋”一词时,有的同学对“牛皮筋”中的“筋”怎么会用“竹”字头感到难以理解(在学生心中觉得“竹字头”和“牛皮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于是,师生共同查询课外资料,得到的解释是:“牛皮筋”一词可能是由少数民族中“竹竿舞”一词中引申过来的。
  
  3.综合探究类
  
  探究性作业的开放性,决定了其问题的设计并不拘泥于单学科,而是把视野放得更宽,强调多学科之间的综合。语文探究性作业与现有各门学科教学之间有着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作为探究性学习课程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结合学科教学,设计一些体现综合性学科特点的探究性作业。语文可与思想品德、常识、音乐、美术等学科结合,从最接近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的角度设计问题,最大限度地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利用时空条件,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建立起丰富的知识体系。
  
  4. 社会热点调查类
  
  探究性作业设计如果仅限于教材或仅是对教材结论的验证,显然不能充分地达到探究的目的。探究性作业是一种体现现代教育价值、追求多元绩效的学习方式,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载体,它以学生发展为本,凸现学生学的方式,隐含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社会人。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应体现出时代的特点,恰当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身边的事物,懂得自己和社会、国家的紧密相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他文献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为新世纪美术改革与发展指出了方向。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不断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课堂。美术教育应该是通过一种快乐的活动,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健康的生活情趣,而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画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努力运用新课程理念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促使孩子主动、快乐而
开发了材料消耗少、生产率高的触头座热挤压工艺及模具。为提高凹模强度,采用了组合凹模结构。并充分考虑了模具零部件的通用性,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采用热挤压工艺生产触头座毛
以典型的多腔壁板铝型材为例,应用Pro/E建立了分流组合模的几何模型,利用锻造专用有限元软件对多腔壁板铝型材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多腔壁板铝型材挤压模设计以及挤压过程
中学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是相互为用、双方得利的关系。在教学中适当结合生活常识可对生物教学起辅助作用,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和知识;运用生物教学又能指导生活行为,帮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