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品牌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从2005年起率先在省内启动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程,开创了全国班主任能力建设工作的先河,近年来又创新机制,激发了本区班主任队伍的无限活力,突破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瓶颈”,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使南海班主任群星闪烁。
近两年来,全区共涌现出省名班主任培养对象3人,佛山市名班主任5人,佛山市名班主任培养对象21人,佛山市优秀班主任70人;获得佛山市班主任能力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共19人次,广东省班主任能力大赛一等奖13人次,全国中小学班会课一等奖65人次——其中九江中学的贾高见老师“超越自我”主题班会在全国中学班会课现场作课评选中,更获得了全场唯一的一个满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需要教育部门创设平台,需要班主任作自主成长规划,更需要专家的指导引领。在全国班主任名师,特别是在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首席专家李季教授等德育专家的指导下,一大批班主任如刘巍、陈雅洁、贾高见、李俊兴、蒋旺、吴捷等,在省、市、区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中脱颖而出;梁刚慧、王剑平、黄明、冯宇、李红波、贾高见、李俊兴等100多人次在全国各地讲学、上课近300场,其中九江中学的梁刚慧在全国各地做了近30场专题讲座,宣传推广南海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2007年10月,《人民教育》以《培养有智慧的班主任》为题,报道了南海区的班主任培训工作。2008年3月及2009年1月,《人民教育》又追踪报道了该区的班主任发展动态,全国多个省市教育部门先后组团到南海取经学习。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在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创新机制,精心打造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星光大道,走出了一条具有南海特色的创新之路。他们的努力和探索,将为全国同行所引鉴效行。
2005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导中心,构建了适合南海教育发展的班主任培训机制,率先启动了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培训,全区完成了第一轮班主任全员培训,为基层班主任专业成长打开了一扇窗,激发了班主任的专业思考和工作热情,使班主任产生了职业尊严感和专业成长的强烈要求。对此,著名班主任工作专家任小艾老师对南海的班主任培训有这样的评价:“南海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无论是培训内容还是取得的成效都走在全国前列。”
尽管如此,我区教育主管部门仍然清醒地认识到,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不能满足于已有的一点成绩,应该深入思考一系列新的问题:班主任全员通识培训后,如何指导基层顺利转入校本培训?班主任队伍的专业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之后,如何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如何在提升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之外,让班主任把专业成长的追求与实现视为“教师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提高班主任内在的发展动力?如何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经验型”成长为“学习型”、“专家型”、“发展型”的名家,走上“星光大道”的红地毯,享受成功的幸福和快乐,尝到“甜头”,更有“奔头”……
2007年底,我区召开中小学班主任第一轮全员培训总结表彰会,同时启动第二轮培训,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区中小学班主任校本培训指导工作的通知》和《佛山市南海区“名班主任”管理办法》,决定进一步创新机制,打造名师,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多的保障,使科学机制真正成为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加速器,让更多的班主任“成名成家”,走上成功的“星光大道”。
由统到放:建立班主任自主发展的校本培训机制
在第一轮全员培训中,我们采用了“以区级培训为龙头、校本培训为基础、镇级培训为补充,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第二轮培训,我们提出了新的培训模式,即“以校本培训为核心、镇级培训为补充、区级培训为指导;自主研修为主,集中学习为辅”。各镇、校按此模式大力开展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班主任自主研习发展的高潮。如九江中学自2006年4月成立德育科研核心小组,正式启动班主任校本培训,2007年4月课题“班主任自主发展校本研究” 立项,使班主任校本培训和发展进入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轨道;南海实验中学较早认识到上级培训的局限,把专家“领回家”,将班主任专业培训校本化,之后根据实情变换培训方式,从专家讲授转变为专题研讨,使校本培训深化为校本研修,极大地提高了班主任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
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全区各校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如西樵镇通过开展班主任“读书沙龙”的“内修”和开展班主任团康活动的“外修”,探索出班主任立体式培训模式;九江中学建立了“专家引领、团队科研、交流反思、自主修炼”的班主任自主发展新模式,并以课题“班主任自主发展校本研究”为依托,在课题指导专家李季教授的指导下,在引领班主任团队专业自主发展和“小活动大德育”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造就了一个以梁刚慧校长为核心,由王剑平、贾高见等知名班主任组成的具有个人实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秀班主任工作团队,他们在区、市、省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中学德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平台、教育观念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南海实验中学秦芳老师通过多年实践摸索,提出了“构建班主任学习共同体,实现专业成长自主培训”模式。
在加快由行政驱动到基层各校自主发展转化,重视校本培训指导,加强研究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大力主张树立“精品意识”,加大对“名班主任”的培养力度,使更多的基层班主任“成名成家”。如广东省班主任能力大赛举办之初,南海实验中学就高度重视,专门成立竞赛小组,指导优秀班主任参赛,并一举夺得省总冠军。借助本校班主任校本研修的成功模式,该校班主任迅速成长。在2008年的南海区第二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上,该校吴婕老师获特等奖;佛山市第二届班主任能力大赛,该校选手秦芳和吴婕老师同获初中组一等奖。2008年首届全国中学班主任主题班会大赛,该校刘巍、朱锐、吴婕老师获一等奖,秦芳、李倩老师获二等奖。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为培养自己的名班主任,“纵容”选手调整工作时间,选派往届优秀选手悉心指导,安排德育主任全程陪同参赛,“打造”了“状元”班主任卢永佳。与此同时,其他各校许许多多的班主任也在成长起来,形成了南海班主任名师群星璀璨的喜人局面。
专业职级定位:激活班主任专业发展机制
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需要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和科学引领。为此,在完成第一轮班主任全员培训后,我区开始探索班主任“专业职级定位”,实施“名班主任”工程,把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本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我们明确了“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自主选择,个性发展”的班主任专业能力建设思路,制定了《南海区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建设计划》,确立了班主任“短、中、长”期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努力构建“点、线、面”一体化的金字塔式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模式。我们的短期计划和目标是:对全体中小学班主任实施全员培训,大面积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中期计划和目标是:对骨干班主任进行重点培训,定期选送班主任去高等院校深造学习,三年内培养300名在市区内能起示范榜样作用的班主任精英队伍;长期计划和目标是:挖掘有发展潜力的基层班主任,向国内一些资深的名班主任“跟班学习”、“拜师学艺”,在五年内打造1—2位在省内、国内有影响力的南海“标杆式”名班主任。
2007年,我们在全区启动“名班主任工程”,制定了《南海区中小学“名班主任”培训计划》,出台了《南海区名班主任评选管理办法》,勾画出由骨干班主任——高级班主任——首席班主任——标杆班主任组成的名班主任塔形成长梯队的蓝图。2007年,我区在全省率先推出“名班主任”评选。经过申报、材料评审、组织考察、座谈、查阅资料、作班会课和情景问题答辩等环节,当年评选出第一批50位“骨干班主任”。这也是首次在学科骨干教师之外评选出的骨干班主任。2009年,我们又评选出第二批80位骨干班主任和高级班主任。名班主任也享受着与学科名师一样的职级津贴,由区财政专款拨付。名班主任在享受权益的同时,也履行相应的职责与义务。我区在没有任何参照蓝本的情况下,第一次尝试给班主任进行“专业职级定位”,破解了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瓶颈”,激活了班主任专业发展机制,弥补了我国中小学班主任职级定位上的空白,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先行经验。
专业技能大赛:完善班主任专业成长竞争机制
为了让班主任从繁杂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成为有智慧的班主任,让“班主任”这个岗位更加专业化,引领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我区从2007年起着力打造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这年5月,我们隆重举行首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同时选送代表参加佛山市、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并以绝对优势包揽了大市各组别的特等奖和一等奖的第一名;代表佛山市参赛,囊括了广东省班主任能力大赛初、高中综合成绩的第一名和11个单项奖的一等奖。佛山以综合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引起了全省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广东省教育厅李小鲁副厅长高度肯定了我区班主任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2008年,第二届佛山市班主任能力大赛,南海区选送的11名班主任代表技高一筹,获得了大赛所设12个“总分一等奖”中的7个,并代表佛山市参加省赛,获得了省中学组综合成绩的一等奖。“南海”二字成为佛山赛场令人赞叹、唏嘘和惊羡的字眼。
2009年,南海区第三届班主任能力大赛大胆创新,在原来“教育故事叙述”、“情景答辩”、“班会课设计”等基础上,设立了“无领导小组论坛”这一全新环节。简单说,无领导论坛就是不指定负责人,大家地位平等,就某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要求形成一致意见。评委通过对被评价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包括表达、沟通、分析判断、决策、团队领导、组织协调、人际影响力等能力指标)的观察作出评价。合理的大赛竞争机制,更有助于综合考察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技巧,充分展示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使优秀的班主任脱颖而出。
经过三年的精心打造,班主任能力大赛为班主任铺设了通向成功的“红地毯”,造就了一批批在市内外扬名的班主任。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导向性活动,班主任能力大赛促进了更多的班主任学习、交流。获得2007年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初中组第一名的南海实验中学刘巍老师说:“现代班主任不应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班主任,而应做科学型、学者型、智慧型的班主任。”引导班主任多读书学习,正是班主任能力大赛的重要意义之一。
正如获得2009年第三届南海区班主任能力大赛初中组特等奖的南海实验中学蒋望老师所说:“真正系统地学习班主任的专业知识和广泛涉猎班主任管理艺术方面的书籍是从近期接到班主任能力大赛的任务开始的。这次大赛无疑为我的专业成长打下一剂‘强心针’。从接到参赛任务到参加比赛,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除了做好常规工作外,稍有空隙时间我就把自己扔进空旷的图书馆。我略读和精读班主任方面的书籍有近20本,并整理成两大本笔记……”
获得2007年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高中组第一名的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陈雅洁老师则在《陈雅洁看陈雅洁》一文中写道:
陈雅洁做着,思考着,解决着,归纳着,成长着。她发现,学习最重要。
学习什么?
第一年,陈雅洁忙着学习什么是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发现班主任工作像个海一样不着边际;
第二年,她学着怎么样从深不见底、宽广无垠的海上打捞一点有用东西,发现自身技术有限,但是工作似乎还很有意思;
第三年,她运用了多种“捕捞工具”,发现海上生活多姿多彩、乐趣无穷。这一年,她的收获很多;
第四年,陈雅洁正在筹集“资金”组建自己的打捞船,简单地说,她在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
由于班主任能力大赛的引领,读教育典籍、读教育专家、读教育资讯、读教育对象、读身边同事,如饥似渴地吸收教育智慧,已经成为我区班主任的一种时尚。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更已成为南海德育品牌活动,成了全区班主任的盛大节日。同时,它也是班主任才华展示的舞台,班主任综合能力较量的赛场,班主任走向成功的“星光大道”。
名班主任工作室:形成班主任专业成长“反哺”机制
名班主任的成长,凝聚着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与此相关的其他许许多多人的共同努力和汗水,所以,不仅要为他们创设展示才华的成长环境,建立一种联动管理机制,更要建立“反哺”机制,让他们有用武之地,有施展才华和大展拳脚的平台,如此才能保证名班主任的可持续发展、有质量地发展。
2009年,我区首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在石门中学成立,并举行了首批名班主任“师徒结对”仪式。名班主任工作室既是工作室,又是实验室、学习室、交流室、合作间。工作室服务范围从校内扩展到校外,不仅致力于青年教师队伍的培训,还开展一系列面向社区的讲座、论坛,以专业知识来引导社会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名班主任工作室除了位于区教育局的总站之外,还设有四个镇级站。
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立,一方面是为了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辐射作用,在缔结“师徒”的两年中,每一个名班主任要义务听取徒弟上课,并审核作出评价,指出不足,向年轻的班主任传授经验,解答疑惑。同时,为促进师徒关系,他们还要共同参加班主任的集体活动,这样就带动了一批班主任的成长;另一方面是探索名班主任联动管理机制,建立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联动管理机制强调管理就是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学习是启示,是使每个人的思想发生变化,使班主任团队成为一个思想共同体;强调结构扁平、管理自主;强调工作学习化。这种管理思想能体现出管理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不是告诉我们“明天应该做什么”,而是告诉我们“今天我们必须为不确定的明天做什么”,“等明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目前,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立已经带动了一系列“名班主任”服务活动的开展。例如:开辟“班主任论坛”,“名班主任博客”;开展“班主任与读书”沙龙活动、“与名师面对面”现场咨询活动;自编《南海班主任之“星”》专刊等,以点带面,影响一片,带动全体,促进均衡。
事实证明,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建立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是加快名班主任团队建设和成长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绩效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健全班主任专业成长激励保障机制
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最忌“一阵风”,因此,建立健全发展保障激励机制就成为班主任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区建立健全了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各项制度,发挥制度建设的整体功效。如制定了《南海区百名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南海区“十佳班主任评选体例”》、《南海区“感动南海教育的班主任”人选推选办法》,出台了《南海区名班主任评选管理办法》,评选出来的名班主任也享受着与学科名师一样的职级津贴,由区财政直接拨专款给予骨干班主任、高级班主任、首席班主任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的职级津贴;对于标杆班主任,将根据创新实践、教育科研、教育效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影响范围,给予每年30-50万元(含年薪和岗位津贴)待遇。另外, 给予高级班主任科研津贴每人每年5000元,首席班主任每人每年8000元,给予骨干班主任、高级班主任、首席班主任的培训经费每人每年分别为2000元、5000元和8000元,努力为优秀班主任的脱颖而出创造发展机会。
班主任工作重要,但现实中愿意、喜欢当班主任的教师不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班主任的工作价值、工作绩效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阻碍了更多优秀的教师主动自觉地投身到班主任队伍当中来。为此,早在2008年国家教育部尚未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之前,我区部分学校就开始从机制上进行探索,尝试推行班主任绩效工资制,充分体现“做好、做多并富有成效”的绩效评价,充分肯定班主任的工作成绩和效果,从而激发班主任工作的内在动力。
内外结合:建立与各地同行的业务交流机制
2005年底和2008年初,为充分整合、利用南海本土的优质教育资源为班主任培训工作服务,我区两度选拔了100名优秀班主任成立了南海区班主任讲师团。讲师团成员不但是区、镇、校三级班主任培训的重要师资资源,而且逐步成长为南海中小学班主任的精英,有的还走出南海,被邀请到珠海、昆明、上海、甘肃等地讲学。这些南海“土特产”、“本地姜”已成为我区一张张班主任培训闪亮的“名片”。与此同时,我们多次请来省内外的专家,对班主任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为班主任现场释疑解惑。
班主任专业成长需要专业引领,也需要同伴互助,同行交流。2007年11月,广东省首届班主任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我区成功举行,通过一种创新的模式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培训,使班主任专业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全省其他地区的研讨会提供了较好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全省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2008年,我区教育局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班主任专业化与现代班集体建设研究”总课题组在南海组织了首届“全国中学班主任主题班会现场展示和评选活动”,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200多名班主任参加了班会课的展示和评选,近5000人次观摩主题班会课。活动中,我区班主任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班主任一起观摩切磋,获得鲜活和直观的感知,共同生成教育的灵性和智慧,大大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道路是漫长而没有止境的。借用我们老师的话来说,教育是“点亮”人的心灵的事业,班主任工作是一种“播撒爱的事业”。我们愿意用我们的爱心和智慧,点亮自己,照亮班主任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成长的漫漫长路,使之成为一条光明之路。
(本文执笔:吴赐成张岚陈颢)
责任编辑:王清平余志权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从2005年起率先在省内启动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程,开创了全国班主任能力建设工作的先河,近年来又创新机制,激发了本区班主任队伍的无限活力,突破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瓶颈”,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使南海班主任群星闪烁。
近两年来,全区共涌现出省名班主任培养对象3人,佛山市名班主任5人,佛山市名班主任培养对象21人,佛山市优秀班主任70人;获得佛山市班主任能力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共19人次,广东省班主任能力大赛一等奖13人次,全国中小学班会课一等奖65人次——其中九江中学的贾高见老师“超越自我”主题班会在全国中学班会课现场作课评选中,更获得了全场唯一的一个满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需要教育部门创设平台,需要班主任作自主成长规划,更需要专家的指导引领。在全国班主任名师,特别是在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首席专家李季教授等德育专家的指导下,一大批班主任如刘巍、陈雅洁、贾高见、李俊兴、蒋旺、吴捷等,在省、市、区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中脱颖而出;梁刚慧、王剑平、黄明、冯宇、李红波、贾高见、李俊兴等100多人次在全国各地讲学、上课近300场,其中九江中学的梁刚慧在全国各地做了近30场专题讲座,宣传推广南海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2007年10月,《人民教育》以《培养有智慧的班主任》为题,报道了南海区的班主任培训工作。2008年3月及2009年1月,《人民教育》又追踪报道了该区的班主任发展动态,全国多个省市教育部门先后组团到南海取经学习。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在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创新机制,精心打造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星光大道,走出了一条具有南海特色的创新之路。他们的努力和探索,将为全国同行所引鉴效行。
2005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导中心,构建了适合南海教育发展的班主任培训机制,率先启动了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培训,全区完成了第一轮班主任全员培训,为基层班主任专业成长打开了一扇窗,激发了班主任的专业思考和工作热情,使班主任产生了职业尊严感和专业成长的强烈要求。对此,著名班主任工作专家任小艾老师对南海的班主任培训有这样的评价:“南海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无论是培训内容还是取得的成效都走在全国前列。”
尽管如此,我区教育主管部门仍然清醒地认识到,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不能满足于已有的一点成绩,应该深入思考一系列新的问题:班主任全员通识培训后,如何指导基层顺利转入校本培训?班主任队伍的专业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之后,如何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如何在提升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之外,让班主任把专业成长的追求与实现视为“教师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提高班主任内在的发展动力?如何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经验型”成长为“学习型”、“专家型”、“发展型”的名家,走上“星光大道”的红地毯,享受成功的幸福和快乐,尝到“甜头”,更有“奔头”……
2007年底,我区召开中小学班主任第一轮全员培训总结表彰会,同时启动第二轮培训,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区中小学班主任校本培训指导工作的通知》和《佛山市南海区“名班主任”管理办法》,决定进一步创新机制,打造名师,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多的保障,使科学机制真正成为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加速器,让更多的班主任“成名成家”,走上成功的“星光大道”。
由统到放:建立班主任自主发展的校本培训机制
在第一轮全员培训中,我们采用了“以区级培训为龙头、校本培训为基础、镇级培训为补充,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第二轮培训,我们提出了新的培训模式,即“以校本培训为核心、镇级培训为补充、区级培训为指导;自主研修为主,集中学习为辅”。各镇、校按此模式大力开展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班主任自主研习发展的高潮。如九江中学自2006年4月成立德育科研核心小组,正式启动班主任校本培训,2007年4月课题“班主任自主发展校本研究” 立项,使班主任校本培训和发展进入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轨道;南海实验中学较早认识到上级培训的局限,把专家“领回家”,将班主任专业培训校本化,之后根据实情变换培训方式,从专家讲授转变为专题研讨,使校本培训深化为校本研修,极大地提高了班主任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
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全区各校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如西樵镇通过开展班主任“读书沙龙”的“内修”和开展班主任团康活动的“外修”,探索出班主任立体式培训模式;九江中学建立了“专家引领、团队科研、交流反思、自主修炼”的班主任自主发展新模式,并以课题“班主任自主发展校本研究”为依托,在课题指导专家李季教授的指导下,在引领班主任团队专业自主发展和“小活动大德育”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造就了一个以梁刚慧校长为核心,由王剑平、贾高见等知名班主任组成的具有个人实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秀班主任工作团队,他们在区、市、省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中学德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平台、教育观念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南海实验中学秦芳老师通过多年实践摸索,提出了“构建班主任学习共同体,实现专业成长自主培训”模式。
在加快由行政驱动到基层各校自主发展转化,重视校本培训指导,加强研究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大力主张树立“精品意识”,加大对“名班主任”的培养力度,使更多的基层班主任“成名成家”。如广东省班主任能力大赛举办之初,南海实验中学就高度重视,专门成立竞赛小组,指导优秀班主任参赛,并一举夺得省总冠军。借助本校班主任校本研修的成功模式,该校班主任迅速成长。在2008年的南海区第二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上,该校吴婕老师获特等奖;佛山市第二届班主任能力大赛,该校选手秦芳和吴婕老师同获初中组一等奖。2008年首届全国中学班主任主题班会大赛,该校刘巍、朱锐、吴婕老师获一等奖,秦芳、李倩老师获二等奖。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为培养自己的名班主任,“纵容”选手调整工作时间,选派往届优秀选手悉心指导,安排德育主任全程陪同参赛,“打造”了“状元”班主任卢永佳。与此同时,其他各校许许多多的班主任也在成长起来,形成了南海班主任名师群星璀璨的喜人局面。
专业职级定位:激活班主任专业发展机制
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需要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和科学引领。为此,在完成第一轮班主任全员培训后,我区开始探索班主任“专业职级定位”,实施“名班主任”工程,把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本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我们明确了“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自主选择,个性发展”的班主任专业能力建设思路,制定了《南海区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建设计划》,确立了班主任“短、中、长”期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努力构建“点、线、面”一体化的金字塔式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模式。我们的短期计划和目标是:对全体中小学班主任实施全员培训,大面积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中期计划和目标是:对骨干班主任进行重点培训,定期选送班主任去高等院校深造学习,三年内培养300名在市区内能起示范榜样作用的班主任精英队伍;长期计划和目标是:挖掘有发展潜力的基层班主任,向国内一些资深的名班主任“跟班学习”、“拜师学艺”,在五年内打造1—2位在省内、国内有影响力的南海“标杆式”名班主任。
2007年,我们在全区启动“名班主任工程”,制定了《南海区中小学“名班主任”培训计划》,出台了《南海区名班主任评选管理办法》,勾画出由骨干班主任——高级班主任——首席班主任——标杆班主任组成的名班主任塔形成长梯队的蓝图。2007年,我区在全省率先推出“名班主任”评选。经过申报、材料评审、组织考察、座谈、查阅资料、作班会课和情景问题答辩等环节,当年评选出第一批50位“骨干班主任”。这也是首次在学科骨干教师之外评选出的骨干班主任。2009年,我们又评选出第二批80位骨干班主任和高级班主任。名班主任也享受着与学科名师一样的职级津贴,由区财政专款拨付。名班主任在享受权益的同时,也履行相应的职责与义务。我区在没有任何参照蓝本的情况下,第一次尝试给班主任进行“专业职级定位”,破解了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瓶颈”,激活了班主任专业发展机制,弥补了我国中小学班主任职级定位上的空白,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先行经验。
专业技能大赛:完善班主任专业成长竞争机制
为了让班主任从繁杂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成为有智慧的班主任,让“班主任”这个岗位更加专业化,引领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我区从2007年起着力打造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这年5月,我们隆重举行首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同时选送代表参加佛山市、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并以绝对优势包揽了大市各组别的特等奖和一等奖的第一名;代表佛山市参赛,囊括了广东省班主任能力大赛初、高中综合成绩的第一名和11个单项奖的一等奖。佛山以综合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引起了全省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广东省教育厅李小鲁副厅长高度肯定了我区班主任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2008年,第二届佛山市班主任能力大赛,南海区选送的11名班主任代表技高一筹,获得了大赛所设12个“总分一等奖”中的7个,并代表佛山市参加省赛,获得了省中学组综合成绩的一等奖。“南海”二字成为佛山赛场令人赞叹、唏嘘和惊羡的字眼。
2009年,南海区第三届班主任能力大赛大胆创新,在原来“教育故事叙述”、“情景答辩”、“班会课设计”等基础上,设立了“无领导小组论坛”这一全新环节。简单说,无领导论坛就是不指定负责人,大家地位平等,就某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要求形成一致意见。评委通过对被评价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包括表达、沟通、分析判断、决策、团队领导、组织协调、人际影响力等能力指标)的观察作出评价。合理的大赛竞争机制,更有助于综合考察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技巧,充分展示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使优秀的班主任脱颖而出。
经过三年的精心打造,班主任能力大赛为班主任铺设了通向成功的“红地毯”,造就了一批批在市内外扬名的班主任。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导向性活动,班主任能力大赛促进了更多的班主任学习、交流。获得2007年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初中组第一名的南海实验中学刘巍老师说:“现代班主任不应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班主任,而应做科学型、学者型、智慧型的班主任。”引导班主任多读书学习,正是班主任能力大赛的重要意义之一。
正如获得2009年第三届南海区班主任能力大赛初中组特等奖的南海实验中学蒋望老师所说:“真正系统地学习班主任的专业知识和广泛涉猎班主任管理艺术方面的书籍是从近期接到班主任能力大赛的任务开始的。这次大赛无疑为我的专业成长打下一剂‘强心针’。从接到参赛任务到参加比赛,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除了做好常规工作外,稍有空隙时间我就把自己扔进空旷的图书馆。我略读和精读班主任方面的书籍有近20本,并整理成两大本笔记……”
获得2007年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高中组第一名的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陈雅洁老师则在《陈雅洁看陈雅洁》一文中写道:
陈雅洁做着,思考着,解决着,归纳着,成长着。她发现,学习最重要。
学习什么?
第一年,陈雅洁忙着学习什么是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发现班主任工作像个海一样不着边际;
第二年,她学着怎么样从深不见底、宽广无垠的海上打捞一点有用东西,发现自身技术有限,但是工作似乎还很有意思;
第三年,她运用了多种“捕捞工具”,发现海上生活多姿多彩、乐趣无穷。这一年,她的收获很多;
第四年,陈雅洁正在筹集“资金”组建自己的打捞船,简单地说,她在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
由于班主任能力大赛的引领,读教育典籍、读教育专家、读教育资讯、读教育对象、读身边同事,如饥似渴地吸收教育智慧,已经成为我区班主任的一种时尚。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更已成为南海德育品牌活动,成了全区班主任的盛大节日。同时,它也是班主任才华展示的舞台,班主任综合能力较量的赛场,班主任走向成功的“星光大道”。
名班主任工作室:形成班主任专业成长“反哺”机制
名班主任的成长,凝聚着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与此相关的其他许许多多人的共同努力和汗水,所以,不仅要为他们创设展示才华的成长环境,建立一种联动管理机制,更要建立“反哺”机制,让他们有用武之地,有施展才华和大展拳脚的平台,如此才能保证名班主任的可持续发展、有质量地发展。
2009年,我区首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在石门中学成立,并举行了首批名班主任“师徒结对”仪式。名班主任工作室既是工作室,又是实验室、学习室、交流室、合作间。工作室服务范围从校内扩展到校外,不仅致力于青年教师队伍的培训,还开展一系列面向社区的讲座、论坛,以专业知识来引导社会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名班主任工作室除了位于区教育局的总站之外,还设有四个镇级站。
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立,一方面是为了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辐射作用,在缔结“师徒”的两年中,每一个名班主任要义务听取徒弟上课,并审核作出评价,指出不足,向年轻的班主任传授经验,解答疑惑。同时,为促进师徒关系,他们还要共同参加班主任的集体活动,这样就带动了一批班主任的成长;另一方面是探索名班主任联动管理机制,建立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联动管理机制强调管理就是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学习是启示,是使每个人的思想发生变化,使班主任团队成为一个思想共同体;强调结构扁平、管理自主;强调工作学习化。这种管理思想能体现出管理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不是告诉我们“明天应该做什么”,而是告诉我们“今天我们必须为不确定的明天做什么”,“等明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目前,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立已经带动了一系列“名班主任”服务活动的开展。例如:开辟“班主任论坛”,“名班主任博客”;开展“班主任与读书”沙龙活动、“与名师面对面”现场咨询活动;自编《南海班主任之“星”》专刊等,以点带面,影响一片,带动全体,促进均衡。
事实证明,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建立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是加快名班主任团队建设和成长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绩效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健全班主任专业成长激励保障机制
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最忌“一阵风”,因此,建立健全发展保障激励机制就成为班主任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区建立健全了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各项制度,发挥制度建设的整体功效。如制定了《南海区百名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南海区“十佳班主任评选体例”》、《南海区“感动南海教育的班主任”人选推选办法》,出台了《南海区名班主任评选管理办法》,评选出来的名班主任也享受着与学科名师一样的职级津贴,由区财政直接拨专款给予骨干班主任、高级班主任、首席班主任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的职级津贴;对于标杆班主任,将根据创新实践、教育科研、教育效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影响范围,给予每年30-50万元(含年薪和岗位津贴)待遇。另外, 给予高级班主任科研津贴每人每年5000元,首席班主任每人每年8000元,给予骨干班主任、高级班主任、首席班主任的培训经费每人每年分别为2000元、5000元和8000元,努力为优秀班主任的脱颖而出创造发展机会。
班主任工作重要,但现实中愿意、喜欢当班主任的教师不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班主任的工作价值、工作绩效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阻碍了更多优秀的教师主动自觉地投身到班主任队伍当中来。为此,早在2008年国家教育部尚未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之前,我区部分学校就开始从机制上进行探索,尝试推行班主任绩效工资制,充分体现“做好、做多并富有成效”的绩效评价,充分肯定班主任的工作成绩和效果,从而激发班主任工作的内在动力。
内外结合:建立与各地同行的业务交流机制
2005年底和2008年初,为充分整合、利用南海本土的优质教育资源为班主任培训工作服务,我区两度选拔了100名优秀班主任成立了南海区班主任讲师团。讲师团成员不但是区、镇、校三级班主任培训的重要师资资源,而且逐步成长为南海中小学班主任的精英,有的还走出南海,被邀请到珠海、昆明、上海、甘肃等地讲学。这些南海“土特产”、“本地姜”已成为我区一张张班主任培训闪亮的“名片”。与此同时,我们多次请来省内外的专家,对班主任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为班主任现场释疑解惑。
班主任专业成长需要专业引领,也需要同伴互助,同行交流。2007年11月,广东省首届班主任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我区成功举行,通过一种创新的模式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培训,使班主任专业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全省其他地区的研讨会提供了较好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全省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2008年,我区教育局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班主任专业化与现代班集体建设研究”总课题组在南海组织了首届“全国中学班主任主题班会现场展示和评选活动”,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200多名班主任参加了班会课的展示和评选,近5000人次观摩主题班会课。活动中,我区班主任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班主任一起观摩切磋,获得鲜活和直观的感知,共同生成教育的灵性和智慧,大大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道路是漫长而没有止境的。借用我们老师的话来说,教育是“点亮”人的心灵的事业,班主任工作是一种“播撒爱的事业”。我们愿意用我们的爱心和智慧,点亮自己,照亮班主任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成长的漫漫长路,使之成为一条光明之路。
(本文执笔:吴赐成张岚陈颢)
责任编辑:王清平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