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文献分析

来源 :中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失眠的文献的一般情况、取穴和药物,总结穴位贴敷治疗失眠文献的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F)、维普全文数据库(VIP)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012—2016年文献量增幅较大,2013年和2015年文献量达到发表量的高峰。发表穴位贴敷文章最多的为中医药杂志。穴位贴敷治疗失眠使用最多的调剂为醋,其次为为蜂蜜、凡士林和姜汁。使用最多的中药为吴茱萸,其次为肉桂和酸枣仁,组合药物中交泰丸的使用最为常见。穴位贴敷治疗失眠文献中最常使用的穴位为涌泉,其次为神阙、内关、三阴交,使用最多的经脉为足三阴经,以足少阴肾经为首。穴位贴敷的治疗时间为每日1次频率最高,治疗疗程以30 d最为常见。绝大多数文章具有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但是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频率较低;其他标准不全。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失眠以足三阴经为主,穴位以涌泉、神阙、内关、三阴交为主,调剂以醋、蜂蜜、凡士林、姜汁为主,药物以吴茱萸、肉桂和酸枣仁为主,但选用的穴位、药物等缺乏标准化,制剂工艺等未知,还需多学科联合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败酱总黄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1),脑络通组(500 mg·k
针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采用MAP法进行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9.5,P∶N∶Mg摩尔比为1.0∶1.0∶1.3,搅拌速度为240 r/min,分两次投加镁盐,在总反应时间为50 min
文章以某水电站引水隧洞为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减震层的材料和厚度优化研究,建议该引水隧洞施工中采用厚度为40cm的注浆减震层,以获得最佳减震效果。
量子信息学是量子力学与现代信息学的完美结合,相应产生的量子信息处理技术也已经成为科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量子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分为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两大研究方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