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美文阅读与小学生健全人格建构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n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倡导传统经典美文阅读,既符合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又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条必行之路,我们要用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培养德才兼备,文韬武略的栋梁人才。让优秀文化成为孩子们衡量自我的道德标杆,潜移默化中陶冶孩子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借助传统经典阅读教育孩子做有理想追求的人,有生命精神的人,有高尚道德的人,有诗意情愫的人。
  一、注重传统美文的社会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语文课程从育人功能上讲,应注重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而传统经典美文的阅读不但赋予了这种重要的功能,同时还能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个性思维。孩子们在阅读中通过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师,成为先贤的知己;明晰唐宋元明各朝代的历史变迁,处事以史为镜;体会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气派,胸中涌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通过传统经典美文的阅读,使他们直接和历代“先哲”们进行“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思索并汲取消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的雅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这些传统经典美文中真知灼见,无不孕育着中国人的文化气质与民族品格。文学典故、童话寓言、四书五经、名人传记、唐诗宋词、百家散文……这些都是我们推荐阅读的精髓。小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收熏陶感染,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审美情趣,这对于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知书达理、霍达正义、儒雅宽厚的情感及高尚的人生理想有着深刻的意义。
  二、凸显传统美文的多元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小学生浓厚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阅读习惯和训练他们基本阅读能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也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发展必备的素质。通过大量有益的阅读,尤其是对传统经典美文的阅读,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情操,感悟道理,发展语文素养。以景物描写为例,传统经典美文中元曲、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都有大量描写景物的诗词、语句,巍峨雄浑、瑰奇、壮丽之美,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镜花水月、恬静、朦胧之美,又让人追寻空明蕴藏的灵性;秀美轻盈、清新、恬淡之美,则给人愉悦、和谐的身心享受。对于小学生而言,传统经典美文中大量描写绚烂多姿、形象新奇的自然景致的诗文,最能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而传统经典美文,所借鉴的价值往往是多方面的。例如《声律启蒙》,这是每个人不可不读的人生宝典,它具备了工具性和人文心性的统一,它是学习写对子、楹联的基础,是训练儿童应对的启蒙老师,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更见韵味。“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书生惜壮岁韶华,寸阴尺璧,游子爱良宵光景,一刻千金……”这类读物,文采华丽,清丽雅致,启迪智慧,独具一格,经久不衰。让学生唱吟背诵此类传统经典美文,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和哲理美,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怎能不水到渠成呢?
  三、强调传统美文的思想性,激励学生个性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执教者和引路人,我们要把握好标准尺度,因为并不是所有小学生通过阅读形成的独特体验都可以得到肯定。在传统经典美文阅读中,学生对的理解无疑是多元化的,对于作品的赏析也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确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尤为重要,这种评价机制应深刻体现个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人的基本素养面发展是形成健康个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将注重培养小学生成为有德性、善于尊重理解他人及与他人合作、身心健康发展的个性人格,这是目前基础教育的追求。从个性教育出发,基础教育在关注小学生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基本人格素养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个别差异性。通过传统经典美文的阅读,可以有效培养出小学生成长为对个体生命负责,并树立将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有机统一的主体意识,培养敢于创造和善于实践的独特个体人格。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涉及到地理、历史和科学知识的综合性课程。不少教师包括自己,都感觉这些领域的知识储备缺乏,课前如果不做资料收集等准备工作,课堂上只能是照本宣科。然而事实上,品德课多由身兼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兼上,以目前的工作量来说,他们能上好语文课,把学生作业改好,处理好班内琐琐碎碎的杂务,组织好学校大大小小各项活动已经是很不错了,真的无暇顾及品德课前的资料收集了。即使好不容易
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多数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认识,有较高的认同度,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可
1882年美国通过华侨华人历史上第一个排华法案后,美国华侨陷入认同危机。康梁保皇派适时在美国华侨社会中宣传其救国思想,其活动客观上推动了华侨认同的改变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形
赏识教育是一种辩证看待学生错误的思维方式。赏识教育并不是要漠视或掩盖缺点,而是强调要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不足。赏识教育并不摒弃严格的要求,更不是要纵容学生的不
叶城县日光温室两葫芦越冬茬栽培,每年10月初育苗,从12月开始上市,供应元旦至春节市场,翌年5月拉秧采收结束.一、育苗技术1.品种选择品种选用冬玉、早青一代.
分析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的现状,指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如同师资队伍建设一样处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地位,并进一步
现实生活中,常听一些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这样抱怨:堂堂一个大学生,写份简历也不像样,更不要说写总结报告了!真不知道现在的语文是教些什么的!这话虽然片面,但也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不少教师都围绕着“应试”这根指挥棒进行教学,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或“答题课”,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一、在课内外积累中丰富语言素材  1. 课前预习主动寻找阅读材料。如教学《爬山虎的脚》
如果讲究一节课或解决一个问题,只给学生留下教师“多么高明”的印象,而不是留下重要的数学的“思路”和数学模型以及思维方法,那么,教学就不能算是成功的。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向学生启发“思路”。但是,如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敏捷而合理的宽阔“思路”呢?  1. 改变“飞惯势力”的思维,发展多维性思维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新入高一学习,思维方式还是停留在初中阶段,很难产生飞跃。在考虑研究问
根据碳纤维布优良的材料性能,提出了3种基于碳纤维布的节点抗震加固方法。通过6个混凝土T型外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所提出的3种节点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检验和对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