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阅读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略读课文教学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笔者在观课中也发现,由于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没有安排练习,许多教师虽然有练习的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练习缺失、练习无序、练习时间不当、练习评价缺少针对性等随意的现象。
怎样使略读课文教学的练习从随意走向规范呢?笔者所在团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实践,发现略读课文的练习设计也是有章可循的,略读课文的学习更需要教师重视方法、重视引领。从教的层面看,学情、课程标准、教科书、单元导读、课文、回顾·拓展等内容都可以成为练习设计的依据;从学的层面看,在前置练习、过程练习和拓展练习等不同的学习环境和阅读过程中,以上的设计依据也可以充分体现。
一、前置预习有常规
由于第二、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因此在这两个学段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在略读课文学习前布置预学作业。常见的要求是:把课文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至于怎么读,怎么想,教师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所以这个环节往往是流于形式,几乎成了略读课文甚至是精读课文常规却又收效甚微的“开场白”。这样的前置练习,教师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没有得到提高,成了一个走过场的“环节”。那么,前置性预习怎样体现规范性呢?
1.规范助学单
根据课程标准和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的内容和基本学习要求,我们为三至六年级的每一篇略读课文设计了“助学单”。“助学单”的定位是指向每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的常规练习,如了解内容、厘清思路、欣赏语言等。每一篇课文的助学单包含三部分内容。基础性练习:自己尝试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并读通课文;个性化练习:根据每个年级、每个单元的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对内容了解、概括或梳理的题目;质疑性练习:请学生写出自己通过预习还不能理解的困惑,提出问题。预习单一般在学习课文前发给每一位学生。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火烧云》预学单:
(1)能借助词语手册、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并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我发现课文中有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我要读一读,写一写。
如:红彤彤 __________
怎样使略读课文教学的练习从随意走向规范呢?笔者所在团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实践,发现略读课文的练习设计也是有章可循的,略读课文的学习更需要教师重视方法、重视引领。从教的层面看,学情、课程标准、教科书、单元导读、课文、回顾·拓展等内容都可以成为练习设计的依据;从学的层面看,在前置练习、过程练习和拓展练习等不同的学习环境和阅读过程中,以上的设计依据也可以充分体现。
一、前置预习有常规
由于第二、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因此在这两个学段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在略读课文学习前布置预学作业。常见的要求是:把课文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至于怎么读,怎么想,教师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所以这个环节往往是流于形式,几乎成了略读课文甚至是精读课文常规却又收效甚微的“开场白”。这样的前置练习,教师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没有得到提高,成了一个走过场的“环节”。那么,前置性预习怎样体现规范性呢?
1.规范助学单
根据课程标准和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的内容和基本学习要求,我们为三至六年级的每一篇略读课文设计了“助学单”。“助学单”的定位是指向每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的常规练习,如了解内容、厘清思路、欣赏语言等。每一篇课文的助学单包含三部分内容。基础性练习:自己尝试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并读通课文;个性化练习:根据每个年级、每个单元的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对内容了解、概括或梳理的题目;质疑性练习:请学生写出自己通过预习还不能理解的困惑,提出问题。预习单一般在学习课文前发给每一位学生。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火烧云》预学单:
(1)能借助词语手册、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并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我发现课文中有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我要读一读,写一写。
如:红彤彤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