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练习设计应把握的三原则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阅读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略读课文教学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笔者在观课中也发现,由于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没有安排练习,许多教师虽然有练习的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练习缺失、练习无序、练习时间不当、练习评价缺少针对性等随意的现象。
  怎样使略读课文教学的练习从随意走向规范呢?笔者所在团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实践,发现略读课文的练习设计也是有章可循的,略读课文的学习更需要教师重视方法、重视引领。从教的层面看,学情、课程标准、教科书、单元导读、课文、回顾·拓展等内容都可以成为练习设计的依据;从学的层面看,在前置练习、过程练习和拓展练习等不同的学习环境和阅读过程中,以上的设计依据也可以充分体现。
  一、前置预习有常规
  由于第二、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因此在这两个学段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在略读课文学习前布置预学作业。常见的要求是:把课文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至于怎么读,怎么想,教师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所以这个环节往往是流于形式,几乎成了略读课文甚至是精读课文常规却又收效甚微的“开场白”。这样的前置练习,教师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没有得到提高,成了一个走过场的“环节”。那么,前置性预习怎样体现规范性呢?
  1.规范助学单
  根据课程标准和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的内容和基本学习要求,我们为三至六年级的每一篇略读课文设计了“助学单”。“助学单”的定位是指向每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的常规练习,如了解内容、厘清思路、欣赏语言等。每一篇课文的助学单包含三部分内容。基础性练习:自己尝试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并读通课文;个性化练习:根据每个年级、每个单元的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对内容了解、概括或梳理的题目;质疑性练习:请学生写出自己通过预习还不能理解的困惑,提出问题。预习单一般在学习课文前发给每一位学生。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火烧云》预学单:
  (1)能借助词语手册、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并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我发现课文中有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我要读一读,写一写。
  如:红彤彤 __________
其他文献
“用教材”是指依据新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教材为载体,以教者为主,为教者所用。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学会开发教材,有效重组,灵活取舍;又要注重文本,宏观观照,突出重点;同
【摘 要】对于写话,教师应站在课程实践的层面上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不可以将其视为“写句子”或记录口头语言。教师应当从写作能力培育的角度来增强学生写话时的“整篇意识”。这就需要从儿童经验入手,把写话当作儿童发现个体经验、呈现完整经验、积累成长经验的载体,以此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关键词】写话教学 整篇意识 经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第一学段的写
洗涤剂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现餐具洗涤剂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公用餐具必须在将洗涤剂清洗干净后才能使用,否则会造成洗涤剂在餐具上残留,长期
目的建立用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N-异丙基苯胺的方法。方法选用NUKOL柱.以FID检测器检测,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研究
基于时域反射法(TDR)建立了航空导线绝缘故障的数学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上升时间的阶跃波在有损耗故障导线中传播的规律,结果表明陡峭上升沿的入射波有利于发现小范围的绝缘故障,
【教学目标】1.从名家描写动物叫声的语段入手,选取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微素材,学习其写法并进行微练笔。2.从微小的语段出发,减轻压力,降低难度,使学生对作文有信心。3.通过本
“新图表”是一种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由“思维导图”改良而成的新学习载体。它类型多样,适用性强,使用比较直观的图形和表格介入阅读教学,以填写关键词句、概括小标题的方式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