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翻案事件:田母神的一篇论文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和多数媒体把事件定性为“向文民统治原则叫板”,或认为“荒唐无稽”,只有《朝日新闻》的评论点到了要害。从这点上也可见问题的严重性了。
  
  日本航空幕僚长田母神俊雄发表文章否认侵略历史,在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都引起巨大震动。他的论文《日本曾是侵略国家吗?》,称日本过去对中国的侵略和在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是“按条约行事”,“中国一直揪着日本的侵略历史不放,其实我们是被卷进了蒋介石发动的中日战争,我们才是受害者”,“很多亚洲国家都对大东亚战争给予肯定。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个情况。说我们以前是侵略国家,这简直是冤枉”;“日本掉进了罗斯福设下的圈套,决定攻击珍珠港”;日本应行使集体自卫权,并重整军备;日本的历史被抹黑,要重现其“光辉”,云云。
  
  什么样的自卫队教育系统
  
  田母神俊雄论文一出笼,国际舆论直指该事件“为侵略战争历史翻案”的要害,尤其对否认侵略战争历史的右翼史观已经严重渗入日本自卫队的教育系统感到震惊。
  其实,早在田母神俊雄2002年年底就任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学校校长之后,就开设“历史观、国家观”讲座,以“培养健全的历史观和国家观”为教育目标,讨论“宪法和教育存在的问题”。统合幕僚学校相当于参谋学校,是下级自卫队官员晋升的必经之路,一般士官要在该校培训10个月左右。
  田母神俊雄开设“历史观、国家观”讲座,着意灌输以下观点:
  一、“如果不认为日本是好的国家就不会为其努力,如果没有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就不能保卫国家。”换言之,歪曲历史、美化侵略就是为了提高官兵的自豪感和士气;
  二、“自卫队也可发挥作用,让国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因为反日团体的努力超过了我们,才让教科书渐渐变得具有自虐性。”这是对歪曲和美化侵略历史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的声援;
  三、“虽然我国坚持专守防卫,但仅依靠防卫难以实现有效的防卫态势。自卫队中也需要那些考虑彻底攻击对手的人。”在田母神俊雄看来,接受右翼史观的人更容易突破专守防卫原则的“桎梏”;
  四、要求修改“和平宪法”所禁止的“行使集体自卫权”,并指责限制使用武器和禁止持有攻击性武器是“(东京审判的)精神控制”;
  五、声称“村山谈话”(谈话对日本过去的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进行了深刻反省)是压制言论的工具,应该修改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
  田母神俊雄还邀请“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成员担任讲师。2003年度开设了“日本国宪法的本质”和“国家观”课程。2008年度,又开设了“明治国家和战后国家”、“大东亚战争史观”、“天皇的起源和历史意义”等课程。这其中包括“满洲建国并非日本的侵略”、“为伪装历史观作证的‘和平宪法’”等观点。
  统合幕僚学校自2003年设置“历史观、国家观”科目,至2008年度共有390名陆海空自卫队官员听讲。有学员听课后表示,“在那些课上,我逐渐认识到日本政府的很多说法都是有问题的,是和自卫队内的想法相矛盾的”。“战后,日本政府为了在美国面前做出乖乖的样子,一直在军事上保持着自制,但其实这只是政府做给美国看的。我们自卫队并不想这样自制。我们的原则是,谁欺负我们,我们就要对谁以牙还牙。这是入队后干部们教育我们的。很多自卫队干部都想这么说,但是说出来政府就该为难了。大家都憋着”。
  日本住宅酒店开发商——APA集团公司组织“真正的近现代史观”的论文比赛,田母神俊雄不仅参与投稿并撰写这篇题为《日本曾是侵略国家吗?》的论文,还在自卫队内部为这个民间企业的征文比赛大作宣传,结果有多达97名自卫队官员踊跃参与投稿,并且事先未向所在部队汇报。
  尽管日本防卫相果断地解除了田母神俊雄的职务,麻生太郎首相也赶紧出来“灭火”,但是日本政府的这些举动并没有平息世界舆论的不满。田母神俊雄是自卫队高级将领,另外参与投稿的97人也是现役军官。他们在历史、重整军备、集体自卫权等问题上的谬论,比之文官、媒体和民间团体等,无疑具有更大的危害,该事件因此成为激发国际社会强烈不满并担忧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大事件。
  
  关注点偏离要害
  
  与国际社会的关注点不同,日本朝野则对此事件的要害蓄意回避,将关注点引向他处。
  曾担任过防卫大臣的石破茂惊呼:“这与旧陆军将校发动的兵变‘二·二六事件’如出一辙。”所谓“二·二六事件”,指的是1936年1400多名陆军官兵发动军事政变,袭击了以冈田启介首相为首的反对军部扩张的几名重臣的府邸,杀死藏相、教育总监和前首相等三人,攻击首相府、警视厅、陆军省、内务省、参谋本部等要害部门和宣传喉舌朝日新闻社。虽然政变遭受失败,但是军部趁机扶植广田弘毅内阁出台,掌控国家权力,建立法西斯独裁。从此军部牵引日本彻底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不归路。
  日本战败投降后,管理战后日本的“远东委员会”唯恐日本军人再次干政,在新宪法内加入由代表广大民众的文官对军队进行管理的“文民统制原则”,即现行宪法第66条2款“内阁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非文民不可担任”。“文民统制原则”遂成为战后日本的政治铁律。
  如今,像田母神俊雄这样的自卫队高官公开对政府方针和见解表示不满,令日本舆论震惊。日本政界人士和媒体纷纷表示:“航空自卫队幕僚长敢如此公开质疑政府的既定立场,这已经与军事政变很像了。”也有人称,这已直接威胁到以首相为顶端的“文民统制”。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为该事件定调,“的确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当然也包括自卫队员了,但是田母神在那样的位置上,说出与政府表态不相一致的话,是不妥当的,是不符合文民统制的。这就是问题的全部。”
  除了政府和多数媒体想把事件限定为“公然向‘文民统治原则’叫板”以外,其他的代表性批评有“事实把握显著偏离,逻辑关系矛盾百出”,“不配以论文名义发表”,“这是荒唐无稽主张的代表作”。只有《朝日新闻》所评论“拼凑自以为是的历史来炒作爱国心的做法可以休矣”,算是点到了田母神俊雄事件“为侵略战争历史翻案”的要害,然而声音显得如此微弱。
  
  根源是历史认识问题
  
  近来,日本政府首脑着意回避和淡化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尤其是抱有否认侵略战争历史的政治理念的安倍晋三在任首相期间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同样,在历史问题上曾多次口无遮拦地发表伤害邻国人民感情言论的麻生太郎就任首相后谨言慎行。然而安倍晋三下台后便无所顾忌地与小泉纯一郎一起到靖国神社参拜,麻生太郎首相在处理田母神俊雄事件时只字不提其为侵略战争历史翻案的要害问题。从中不难看出,日本政府首脑对待历史认识问题是追求现实政治利益的权宜之计。日本媒体追随政府,对历史认识问题,不是轻描淡写,就是避而不谈。
  与政府和媒体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日本右翼保守势力为日本侵略战争历史翻案却是明目张胆的,他们借田母神事件着实表演了一把。在自民党国防关系会议上有人直言:“我觉得田母神的论文没有问题。难道就因为历史观而处罚他吗?”在新闻媒体也得到叫好,《产经新闻》发表题为《不能封杀历史观》的社论,坚决支持田母神的立场。组织“真正的近现代史观”论文比赛的APA集团公司授予田母神俊雄的论文“最优秀奖”,奖励300万日元。从这次征文题目“真的近现代史观”就能明显看出,这是要为日本侵略战争历史翻案。征文的主审查员渡部升一对田母神的论文赞赏有加,绝非偶然。其撰写的《帕鲁判决书的真实——现在才更要终结东京审判史观》一书中设专章“日本曾是侵略国吗”,和田母神的论文题目一模一样。
  田母神俊雄事件还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即日本国家发展道路——是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还是争当军事、政治大国。
  小泉、安倍两届内阁及一部分保守派政治家忧患日本优越地位的日渐丧失,急于依托美国的支持来维护其优越地位,通过回避和掩盖侵略战争历史来甩掉战争责任的包袱,冲破“和平宪法”的束缚,以尽快实现“普通国家”战略目标。日本右翼保守势力趁机开展了对保守派政治家的支持活动,鼓吹将历史认识倒退到侵略战争时期流行的观念,而日本大多数民众对这一逆流采取了容忍、默认和认同的态度。政府、右翼保守势力和普通民众这三者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表现互为因果并互相推动,造成为侵略战争历史翻案的事态。这就是田母神俊雄事件的深刻背景。
其他文献
豆角乾坤    翟 崑[email protected]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    胡锦涛主席应邀于9月3日至9日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悉尼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外交部称,“这是中国国家主席自2003年以来再次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发展中澳关系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中澳进一步深化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将
上世纪日本曾经历了“失去的90年代”,社会历尽磨难,经济痛苦挣扎。2002年日本终于迎来了“新经济时代”。十年炼狱固然打造出更优质的经济体制、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带来模式的改良与制度的创新;但日本同时也丧失了外交上的战略机遇,而长期萧条、沉闷压抑的社会环境也对日本的民族心理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日本面临着又一个选择的关口——这次是在外交战略上:是抓住机遇、自我解困;还是依然故我、再失去十年?
●车耳商旅滋味● 系列之二十二    今年五一节期间听到了一个让我备感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国务院公布了行政公开的规定,这个规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实际上,在3月召开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对如何加快政务公开立法、依法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等,就表示出格外的关注。福建代表团的30多位代表,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议案,建议尽快制定行政公开法。  代表们在议案中指出,行政公
李兆忠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副研究员    近代中日关系史上,有一种人注定要接受炼狱般的考验在日本人看来,他们是中国人;在中国人看来,他们又是日本人两国关系风顺雨顺时,皆大欢喜;一旦交恶开战时,就成为被怀疑误会的对象而在他们,不管两国关系坏到什么程度,但凭自己的良知和力量,默默地做着有益于两国人民的事,陶晶孙(1897年~1952年)就是这样的人  陶晶孙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不为人知,并且由于历史
《清代翰林院制度》  邸永君 著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7年4月  本书是国内惟一一部研究清代翰林院制度的专著作者提出了“明清科举制度为四级人才结构”的新见解      《正是血红时》  克阳 淳馨 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7年4月  一群热血青年,一帮拜把兄弟,一队爱国官兵,在南京大屠杀后的乱世中,在敌后抗战中,演义不同的人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西洋杂志》  黎庶昌 著  社
北京奧运已深深地留在了国人记忆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会常常想到它由奥运引出的联想和思考也将是长期的和多方面的本刊约请几位国际问题名家,就“奥运之后的中国与世界”这个话题,回答读者和编者共同提出的若干问题  ——编者手记    向世界展现中国,  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吗  ■通过奥运,中国想向世界展现什么,在国家形象国际地位和对外关系方面希望达到什么目的,这些目的是否达到了,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   
伊拉克战争成了布什总统的梦魇。根据美国军方的最新统计,到今年4月15日,美军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已突破3300人,战争费用则超过了4175亿美元,并且正以每月84亿美元的速度逐月递增。面对十几万美军深陷战争泥淖的局面和此伏彼起的反战声浪,布什在国内的支持率屡创新低,自己也心力交瘁,一筹莫展。当年布什政府一意孤行,发动打伊倒萨战争,未料却将伊拉克弄得一团糟,也算是咎由自取。然而,从美国对海湾地区政策的
国际社会普遍欢迎朝美柏林会晤达成的共识,因为人们期待着六方会谈早日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此次会晤却是在六方会谈机制之外进行的。    2月8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中方希望各方共同努力,使这次会议能够成为落实“9.19共同声明”(第四轮六方会谈达成的共识)的良好开端。  许多人注意到,在此之前,1月16日~18日,朝美两方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双边会晤。朝鲜中央通讯社19日说,朝美
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我们常用的成语,意思是说,真实事情比强有力的辩解更有说服力。  雄辩胜于事实,是我为本文起的题目。说的是,如果辩解强有力、十分煽情而很能打动人心的话,就可能颠覆事实,假的就成了真的。  这种事情就发生在法制健全甚至成为我们楷模的现实美国。而且也是由于制度上的原因。还会继续发生下去。因为那里不仅有我前一篇文章中所讲的陪审团制度,而且还有敏感的警察、好事的检察官和富有想像力的律师。这
1977年5月,一个由17名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组成的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理事会代表团,应中国外交学会的邀请首次访华。此访在中美关系史上有特殊意义,对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两年后,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以下简称全国青联)与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理事会(以下简称美国青理会)正式建立双边交流关系,双方共同致力于培养下一代中美青年领导人。自1979年8月起,迄今已完成54批5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