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教学的首位。要求低年级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的话 “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目标要求,新《语文课程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然而,当下写话教学存在“戴着镣铐跳舞”现象。虽然“说话写话”等内容已经编入课本,但教师仍重视识字、阅读教学。应付考试、规定模式、限定内容,这一条条锁链束缚着孩子的思维。可以看出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写话教学往往缺少有效的指导方法。普遍学生认为写话是一种“苦差事”,加上他们识字量不多,阅读面窄,产生“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或者是不知从何入手,整天求助于家长或其他人,在写话时经常出现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现象。因此,逐步改变写话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就文本挖掘身边的有价值的东西,使其成为我们教学中的“扶手”。抓住了这些“扶手”,依照年级特点恰当地践行,低年级写话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课文例句为“扶手”,为写话架设一座彩桥
皮亚杰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构成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我们的阅读教材都是一篇篇精美典范的例文,形象地描写、准确地表达、恰当地遣词造句,都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供了最有力的帮助和引领。低年级写话可先从新学的词语中进行句式训练,学习课文语言進行仿写。如《诺亚方舟》中的“读一读,再照样子写一句话”。“暴雨像瀑布似的从天上倾泻下来。”“星星像眼睛似的眨呀眨呀,多么有趣呀!” 让学生学习“……像……似的”的句式也可以提供几个好词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展开想象写话,促使学生在用词造句中进一步理解词语,提高写话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要求写生动,写具体,一句话写得不过瘾可多写几句话,甚至是一段话,并及时讲评,大力表扬,学生的写话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如在教学《画家与牧童》“购买”一词,先让学生进行说句子训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模仿创新,扩展“四素句”写话。例:姐姐星期天早上在百货商店购买书包(人、时、地、事)。学生会写后,再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四素句”的变式:“星期天早上,姐姐在百货商店购买书包。”最后引导用上一些好词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将一句话扩展成几句话、一段话,甚至是一篇短文。这样,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方法,提高了写话的能力。
二、以课后拓展为“扶手”,为写话增添斑斓的色彩
S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有一个特点,很多课文的后面都有句子说写训练的编排,已为培养学生说写句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凭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题的拓展,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写话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低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爱幻想,想象力丰富。根据孩子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写话。如:读了《我要的是葫芦》以后,让学生想一想:到了秋天,“我”为什么没有收到葫芦?邻居的劝告有用吗?等等。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让学生续写《我要的是葫芦》。再如:学了《坐井观天》一文后,引导学生想一想:青蛙跳出井以后,它会看到什么?会遇到什么事?还会和谁交朋友?先想、后说、再写,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而有趣,语句妙趣横生。读孩子们的写话有俯首拾来即是花的感觉。
三、以口语交际为“扶手”,为写话积累丰富的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他认为,嘴里说的是一串包含着种种意思的声音,笔下写的是一串串包含种种意思的文字,那些文字就代表说话时的声音。学生大多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其素材也大多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充分观察,充分讨论,引导学生玩玩说说、听听说说、记记说说、画画说说,在充分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选择生活的内容,效果较好。如:我与学生一起玩“丢手绢”“贴鼻子”“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并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观察游戏中同学的动作、表情等,最后把玩的过程记一记再写下来。“玩中学”增加了生活的素材,又不知不觉达到了课标要求。我还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发现生活,把生活和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对象,记录内心的真情,并教他们学着积累丰富的素材。
四、以课文插画为“扶手”,为写话习得有效的方法
教材的编排有很多写话的训练。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看图写话画面生动形象,学生能直观地去感受画面上的内容,对学生的写话有很大的启发,而且画面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写话兴趣。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画面内容就是最好的写话的“扶手”,学生能言之有物。如S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看图“说话写话”,这是一个很好的看图写话训练素材,图为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动物园看动物,他们围在一群猴子的旁边看得很开心的场景。我是组织了如下教学活动。第一,引导学生先来观察这幅图: ①哪些动物来了?②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说一说图意。第二,结合图意,展开想象:①这些可爱的动物他们聚在一起举行什么活动?②运用积累词语说话。第三,连贯说话:出示整幅图,连起来一起说说。第四,练习写话:①写的时候要写清楚你喜欢谁?②它是怎么样表演的?(写清楚它的样子、动作、表情,还可以为它们配上语言。)这样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时普遍存在着观察顺序比较随便、观察的重点和细节不够突出、想象偏离图意东拼西凑等问题,有效地进行了写话的训练。
总之,低年级是写话的起步阶段,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对于我而言,写话教学也只是初步的探索,相信只要用心挖掘身边有利的资源,日后这样的“扶手”就会越来越多,写话教学定能开启另一扇窗。
然而,当下写话教学存在“戴着镣铐跳舞”现象。虽然“说话写话”等内容已经编入课本,但教师仍重视识字、阅读教学。应付考试、规定模式、限定内容,这一条条锁链束缚着孩子的思维。可以看出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写话教学往往缺少有效的指导方法。普遍学生认为写话是一种“苦差事”,加上他们识字量不多,阅读面窄,产生“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或者是不知从何入手,整天求助于家长或其他人,在写话时经常出现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现象。因此,逐步改变写话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就文本挖掘身边的有价值的东西,使其成为我们教学中的“扶手”。抓住了这些“扶手”,依照年级特点恰当地践行,低年级写话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课文例句为“扶手”,为写话架设一座彩桥
皮亚杰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构成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我们的阅读教材都是一篇篇精美典范的例文,形象地描写、准确地表达、恰当地遣词造句,都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供了最有力的帮助和引领。低年级写话可先从新学的词语中进行句式训练,学习课文语言進行仿写。如《诺亚方舟》中的“读一读,再照样子写一句话”。“暴雨像瀑布似的从天上倾泻下来。”“星星像眼睛似的眨呀眨呀,多么有趣呀!” 让学生学习“……像……似的”的句式也可以提供几个好词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展开想象写话,促使学生在用词造句中进一步理解词语,提高写话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要求写生动,写具体,一句话写得不过瘾可多写几句话,甚至是一段话,并及时讲评,大力表扬,学生的写话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如在教学《画家与牧童》“购买”一词,先让学生进行说句子训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模仿创新,扩展“四素句”写话。例:姐姐星期天早上在百货商店购买书包(人、时、地、事)。学生会写后,再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四素句”的变式:“星期天早上,姐姐在百货商店购买书包。”最后引导用上一些好词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将一句话扩展成几句话、一段话,甚至是一篇短文。这样,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方法,提高了写话的能力。
二、以课后拓展为“扶手”,为写话增添斑斓的色彩
S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有一个特点,很多课文的后面都有句子说写训练的编排,已为培养学生说写句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凭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题的拓展,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写话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低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爱幻想,想象力丰富。根据孩子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写话。如:读了《我要的是葫芦》以后,让学生想一想:到了秋天,“我”为什么没有收到葫芦?邻居的劝告有用吗?等等。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让学生续写《我要的是葫芦》。再如:学了《坐井观天》一文后,引导学生想一想:青蛙跳出井以后,它会看到什么?会遇到什么事?还会和谁交朋友?先想、后说、再写,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而有趣,语句妙趣横生。读孩子们的写话有俯首拾来即是花的感觉。
三、以口语交际为“扶手”,为写话积累丰富的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他认为,嘴里说的是一串包含着种种意思的声音,笔下写的是一串串包含种种意思的文字,那些文字就代表说话时的声音。学生大多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其素材也大多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充分观察,充分讨论,引导学生玩玩说说、听听说说、记记说说、画画说说,在充分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选择生活的内容,效果较好。如:我与学生一起玩“丢手绢”“贴鼻子”“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并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观察游戏中同学的动作、表情等,最后把玩的过程记一记再写下来。“玩中学”增加了生活的素材,又不知不觉达到了课标要求。我还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发现生活,把生活和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对象,记录内心的真情,并教他们学着积累丰富的素材。
四、以课文插画为“扶手”,为写话习得有效的方法
教材的编排有很多写话的训练。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看图写话画面生动形象,学生能直观地去感受画面上的内容,对学生的写话有很大的启发,而且画面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写话兴趣。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画面内容就是最好的写话的“扶手”,学生能言之有物。如S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看图“说话写话”,这是一个很好的看图写话训练素材,图为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动物园看动物,他们围在一群猴子的旁边看得很开心的场景。我是组织了如下教学活动。第一,引导学生先来观察这幅图: ①哪些动物来了?②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说一说图意。第二,结合图意,展开想象:①这些可爱的动物他们聚在一起举行什么活动?②运用积累词语说话。第三,连贯说话:出示整幅图,连起来一起说说。第四,练习写话:①写的时候要写清楚你喜欢谁?②它是怎么样表演的?(写清楚它的样子、动作、表情,还可以为它们配上语言。)这样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时普遍存在着观察顺序比较随便、观察的重点和细节不够突出、想象偏离图意东拼西凑等问题,有效地进行了写话的训练。
总之,低年级是写话的起步阶段,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对于我而言,写话教学也只是初步的探索,相信只要用心挖掘身边有利的资源,日后这样的“扶手”就会越来越多,写话教学定能开启另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