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心理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qian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一新生在入学之初面临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适应性焦虑的不良情况。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方法,从情绪、学习、人际与生活四个维度分析新生存在的问题与可能性因素,并提出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学法指导及心理辅导等建议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关鍵的过渡阶段。
  【关键词】高一新生;心理适应; 阶段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阶段属于人生的青少年期,也是应对方式情绪化,好走极端,易发生心理疾病的时期。高一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青春期,渴望独立但缺乏成熟的思维与能力,而他们却要面对非常关键的学习生活转折阶段中的各种新问题。高一阶段的“过渡性”相当明显:新的学习思维方式与结构、新的校园环境与管理制度、新的人际关系形成、新的自我感知发展等。面对自身与环境的变化,高一新生的适应情况很大程度影响其整个高中学习与生活的发展。因此,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者重视,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去探析高一新生学校适应的情况,并尝试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本文研究对象为广州市南沙某中学的高一新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构建了学习适应、生活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4个维度。每个题目均采取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被试的适应情况越差。对调查结果采用EXCEL等工具进行记录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一新生心理适应的总体概况
  对350名高一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的总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某些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较好,但大部分高一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问题,而其中个别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适应困难。对具体四个维度的平均得分比较发现,学生的生活适应分数最低,情绪适应的分数最高。也就是说学生在生活适应方面表现最好,在情绪适应方面最差。
  (二)不同性别的高一新生心理适应差异分析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高一新生心理适应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发现,男女同学在总体适应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男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总体要高于女生,其中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而在学习适应上则比较接近。(见表1)
  出现表1所示结果,原因很可能在于男女性格差异上。一般来说男生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中,男生之间更加容易相处认识而形成新团体,而女生感情细腻敏感,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比较容易产生顾虑。
  (三)不同学习成绩的高一新生心理适应差异分析
  班级环境类型越好,学生的学校适应越好;班级环境对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根据数据分析,实验班新生在总体适应上要高于普通班,而主要是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适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实验班的适应性要强于普通班。
  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重点班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素质相对高一点,使得他们更能适应新环境;而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强,在面对新的学习要求时更能有效做出调整;由于各方面表现较好,自信心与成就感更强,使得他们在面临各种适应问题时能做出积极反应。另外,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应最直接的基层组织,对学生的是全面而深刻的常态化影响。高一新生在学校适应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适应问题大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班级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班级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高中生活的评价。因此,班主任在新生入学之初重点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把成长背景、认知水平和性格气质不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构建一个积极、团结与互助的班集体。
  (四)不同生源的高一新生心理适应差异分析
  样本学校是面向全市招生的,因此,高一新生里面包括一部分原来在广州老城区市属学校读初中的学生,也有很多学生是来自南沙区内各街镇的初级中学。数据呈现出,原来毕业于市属中学的新生在情绪适应上要低于来自乡镇中学的新生,但是在学习适应能力上又相对较高。
  样本学校是区内唯一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但由于位处偏远郊区而且名气一般,近几年的生源虽然有所改善,但总体来说跟市区内的名校还有很大差距。数据反映的结果,很可能因为初衷毕业于市属中学的新生对自己与新学校缺乏理性的认识。部分新生在初中阶段可能学习成绩优秀,但因为中考发挥失常,去到非理想的高中就会有明显的心理落差,总觉得新环境与自己格格不入,从而导致在情绪适应方面有明显的困难。但是凭借本身的学习基础与能力,来自市区的新生在学习适应上还是有明显的优势。进一步说明学校适应不良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情境性、应激性、状态性的心理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一新生的心理适应总体情况较好,但大部分学生在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适应的问题,在生活适应方面表现最好,在情绪适应方面最差。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适应总分特别是人际关系适应上要好于女生;重点班学生的心理适应总体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班;来自市区的生源在情绪适应上要差于乡镇学生,但是学习上有较明显的优势。通过对以上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一新生在进入学校后,由于内外环境的剧烈变化,容易产生对学业的适应不良、对人际的适应不良、对生活的适应不良等表现,从而导致情绪困惑和焦虑。这提示我们,高一新生在对学校适应的行为、认知及心理上存在问题,因此,教育者要通过干预高中新生进入新学校环境时引起的不适应行为和不正确认知,提高其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其渡过这一关键阶段。
  (二)建议
  (1)开展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活动
  组织新生认识新环境,即认识学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是了解学校的硬环境,包括学校各场室的功能与位置,尽快满足生活与学习的基本需要,消除对新学校的陌生感,缓解紧张情绪。二是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基本的文明礼仪、学生守则和各种管理规定等。三是了解教师和学生,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师生关系氛围。新生入学一般表现的较强的服从性,对正面引导比较容易接受,便于教育管理。   学校与教师要充分利用入学之初的军训活动与班会级会,切实抓好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培训。军训要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建立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動机制,加强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入学初期的班会与全年级会议,可以采取游园活动、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尽快了解高中学习生活的相关要求,当然对违反者要及时酌情处理,使得规章制度执行的效力。
  (2)开展学法指导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教育实践证明,高一新生会因为不能适应高中学习“扩容”和“增难”的特点,缺乏调整学习的方式、改进学习策略的有效方法,从而容易造成厌学、烦躁等不良情绪。对此,学校可组织高一新生开好会,介绍新课程的特点、要求、毕业条件等,让学生对高中学习要求有基本的了解,做好艰苦奋斗三年的心理准备。
  初高中的学习内容、目的都有了很大的差异,知识的抽象性增加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应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概括性的提高要求学生要善于归纳、分析和总结。但是,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仍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发现收效甚微,会倍感压力。因此,学校要及时开展学法指导,使他们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如,科任教师应该做到向学生介绍各科的学习特点,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轻松学习;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指导各层次的学生树立目标,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培养信心;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请优秀的师姐师兄来为高一新生介绍经验与教训,分享高中学习上的趣事,讲解当初是如何走过高一的适应期。
  (3)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
  高一新生在入学初期的心理适应状况密切关系到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学习与生活的质量,加强新生入学心理适应训练意义重大,学校应该建立常规性“全体参与”的心理教育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切实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个别辅导、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等。
  其一,心理健康讲座应该以青春期教育和学习建议指导为主。通过青春期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理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在平等友善的原则上进行正常的同学交往,理性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适应性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高中学习的强度,尽快设立适合的目标,提高积极性,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其二,发挥班主任德育工作效能。新生非常重视班主任的关注,班主任应该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及时开展个别辅导,以民主平等的态度跟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历与现阶段的困惑,引导学生保持乐观、自信、爱的理念。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场所。其三,提供专业心理辅导。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配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以帮助学生减轻不健康的情绪。对高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测试,了解学生基本适应情况,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以便班主任开展工作。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学生,要注意密切跟踪,特别是要寻求家校合作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
  [本文系2019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中小学思政班会课的课程化研究”(课题编号:2019ZXDY00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中学生心理健康家长读本[M].新华出版社,1999.
  [2]谭千保,陈宇.班级环境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
  [3]唐远琼.高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
  [4]李彦琰.高中新生角色转换与适应之教育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
  [5]田澜,王仁芳,田祥杰.高中新生入学适应性焦虑及其缓解[J].教育探索,2005.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高考卷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比较突显,高三复习课中必须尤为重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渗透,而生物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途径,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主要突破口。下面笔者就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轮复习概念课的设计为例,通过构建概念模型——概念的延伸和运用——概念的渗透三个教学环节来谈谈关于高中生物复习概念课渗透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概念;能量流动  《普通高中生物
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我们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合作互助等。在幼儿时期,积极的社会性行为对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和适应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积极的社会性行为又称亲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  笔者在实际的工作中
古诗词阅读是广州市中考的考查内容,这道题分为两小题,分值近年多为5分。初中阶段有古诗词近百首,只有读懂了作品,掌握了相应的答题技巧,才能取得理想的分数。  一、熟悉常考题型及答题模式  古诗词阅读考点通常是词句理解赏析、想象描绘画面、思想情感的把握、写法的分析等。纵观近十年,第2小题基本上都是考查作品思想感情的把握,比如  2020年考了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
著名生态学家司库马什曾说:“还有什么比‘保护’这一真理还重要呢?当我们向孩子传授科技是人类战胜自然的武器,却偏偏忘记提醒他们:人类自己也是地球的一部分,如果自然被战胜、被征服,人类可能因此遭灭顶之灾。”环境教育是人类传播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勒流光大小学,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全面育人的重要作用,不遗余力地开展环境教育。八年的耕耘与坚持,环境教育已在这所农村小学插柳成荫,绿意盎然。  课程是对学生
【摘要】高效的音乐课堂,依赖于学生在课堂上能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而在教学实践中,优质的游戏资源很难系统地应用在日常教学中。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课程内容分为四大结构框架(感受与欣赏、表现、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如果将音乐游戏资源渗透到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将会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我们接触最多的教学法,如,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
【摘要】小学低年段“1 X”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有利于阅读效果提高,而且使学生阅读思维得到有效拓展。为在小学低年段有效开展 “1 X”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在类比阅读中,夯实阅读重难点;在对比阅读中,强化阅读方法的掌握;在联想阅读中,拓展想象力。  【关键词】“1 X”群文阅读;小学低年段; 小学语文  “1 X”群文阅读教学的运用,将学生作为了重要的主体,精选文章看作是“1”,而将与其相关的拓
【摘要】当前,在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的教育发展新时期,教师在不断地创新与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更好地了解古诗词的美,熟悉古诗词所表达的意思,是许多语文教师在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古诗新唱就是经过不断探索得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本文以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内的经典古诗词为例,简要谈谈笔者对古诗新唱这一新的教学方式运用在语文教学当中的个人
摘 要:本文借助自主研发的班级管理系统,将之应用到初中数学动画式的微课堂,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借助平台,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精准反馈,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疑难点,为课堂的生成提供更为准确的预设,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让教学更为精准,对指导学生的发展更有针对性,更加彰显课堂翻转的价值。  关键词:多元评价;班级管理系统;动画式微课;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提出问题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的首席责任教师。班主任的工作是负责带领、诱导把班级组织成一个坚强的集体。根据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我领悟到一个道理:管理高中班级需要刚性,更需要的柔性。我把它称为班主任太极拳。太极拳的精髓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高中班主任工作用柔性的太极拳管理,更能事半功倍。主要对太极拳三式进行论证:环境太极拳、语言太极拳、感情太极拳。  【关键词】班主任
【摘要】在素养导向的教学背景下,要实现对学生应用数学素养的培育必须立足于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教师应当以素养为导向进行教学。针对所任教生源情况,通过创设真实化、合理化的问题情境,把复杂情境进行分解教学,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从而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从而实现对学生应用数学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素养教学;情境数学化;干扰因素;应用数学;分解  自《普通高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