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养导向的教学背景下,要实现对学生应用数学素养的培育必须立足于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教师应当以素养为导向进行教学。针对所任教生源情况,通过创设真实化、合理化的问题情境,把复杂情境进行分解教学,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从而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从而实现对学生应用数学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素养教学;情境数学化;干扰因素;应用数学;分解
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本》发布以来,为构建以素养为主维度的数学学科育人目标体系便拉开序幕,新高考评价体系也随后正式发布。在新课标与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引下,以高考为代表的大规模中学数学考试命题正在发生从能力立意到素养导向的重要转变,而这一趋势在近几年广州市的中考题已可见一斑,目前的考评体系更多地趋向于数学的应用,这一点在广州市2020年中考第8题,20题和22题(见附录)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那么在当前的数学命题已经从“知识导向”转为“素养导向”的大背景下,它对数学应用教学的影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么如何调整我们的教学,去迎接2021年及以后的新中考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版》)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而应用意识包含两方面,分别是:
1)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
2)认识到现实中包含着大量与数量或图形相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抽象成数学问题, 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以广州市2020年数学中考第8题为例:现在往一个半径为26cm的圆柱容器内灌入一些液体以后,所得的截面如图,若液面宽AB=48cm,则液体的最大深度为(
【关键词】素养教学;情境数学化;干扰因素;应用数学;分解
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本》发布以来,为构建以素养为主维度的数学学科育人目标体系便拉开序幕,新高考评价体系也随后正式发布。在新课标与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引下,以高考为代表的大规模中学数学考试命题正在发生从能力立意到素养导向的重要转变,而这一趋势在近几年广州市的中考题已可见一斑,目前的考评体系更多地趋向于数学的应用,这一点在广州市2020年中考第8题,20题和22题(见附录)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那么在当前的数学命题已经从“知识导向”转为“素养导向”的大背景下,它对数学应用教学的影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么如何调整我们的教学,去迎接2021年及以后的新中考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版》)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而应用意识包含两方面,分别是:
1)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
2)认识到现实中包含着大量与数量或图形相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抽象成数学问题, 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以广州市2020年数学中考第8题为例:现在往一个半径为26cm的圆柱容器内灌入一些液体以后,所得的截面如图,若液面宽AB=48cm,则液体的最大深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