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1世纪以来,我国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而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在思考如何培养好学生的语文核心素质。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已经不再使用于当代的教育教学,当代社会需要的是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式。本文就此谈小学语文阅读有效策略,渗透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160-01
  一、前言
  教学中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保持二者一致性,小学语文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利于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和正确三观的树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进行新课标改革推行素质教育,这使诸多小学开始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的教育。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应该将发展核心素养放在重中之重,更多地注重學生的整体发展;将阅读教学放在平常,以阅读教学带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脚步。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以此类推,阅读教学在其他方面也同样适用,故而在日常学习中老师需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有利于其优秀核心素养的形成,便于各阶段学生接受较为完善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性能力的锻炼与提高,从而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二、鼓励学生拓宽视野,进行“海纳百川”的广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在课堂之外的延伸与拓展,选择合适阅读的课外读物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首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老师在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在学生学习中的适用性。
  其次,教師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小学生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远远超过老师与家长,但是他们缺乏理性地辨别是非的能力,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等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为他们选择思想健康、生动活泼、适合他们的课外图书。
  三、注重读写之间的结合,让学生能够“积土成山”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作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只有对语言文字充分地理解才能正确地将其应用到写作当中,而在写作中反复运用阅读时积累的优美词句也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阅读素材积累的重要,所以,阅读是写作的积累,写作又在潜移默化中促进阅读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二者共同进步。
  第一步可以利用阅读教学刺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许多学生因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优秀的文章而热爱写作,一些教材中的优美词句、生动比喻、曲折情节无一不吸引着学生阅读,牵动着学生的创作兴趣,我们可以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写作素材。阅读是对知识的吸收,是学习,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作家都是在写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情以及看法,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新奇的
  第二步是将读写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根据记忆曲线,学生在阅读完一篇作品以后要不了多久就会忘掉,而防止遗忘的最佳办法就是不断使用,强化记忆。老师在进行读写教学时,需要寻找读写结合点,以巩固阅读教学效果,提高阅读写作水平。阅读是语文知识的吸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写作是文字情感输出,用以表现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是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二者齐头并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优化阅读文本情感体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体验是渗透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价值,体会文本的情感走向,这也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在提高学生的语文体验中,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导入文本情景,让学生处于文本中的角色所面临的问题时该怎样处理的体验。
  五、小结
  总之,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特性,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地认识自己,鼓励他们多读好书,享受读书过程中的乐趣,品味体会书中的情感意义,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教会学生如何将素材为我所用,进一步转化为提高能力素养的利器,在阅读教学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钟鸿山.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J].新课程(小学),2017(06):6.
  [2]朱柯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探究[J].新课程(上),2017(05):143.
  [3]杨喜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8(29):48.
  [4]杨苏.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2):16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更新,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学标准的基本要求,更是新时期数学学科素质培养的重要范畴。对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刚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更要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可以实现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学;学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近年来,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我国教育教学活动的热点话题,不仅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方向,也为学生的学科有效学习提供了保障。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结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够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笔者也将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谈一谈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
摘 要 数学思想的掌握,是形成数学理念,具备解题能力的重要钥匙,本文以课堂为基础,对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如何融合渗透进行了实践以及探索。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融合;数学思想;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162-01  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
摘 要 地理实践力是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的综合表现。地理实践力外在体现是指通过实践体现出来的操作层面上对现实问题的应对能力,内在体现是内在的品质,是一种意识和习惯。所以,地理实践力包括能力和品质两个方面。  关键词 地理实践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疤痕子宫晚期妊娠先兆子宫破裂或不完全性子宫破裂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方法:B超下观察60例疤痕子宫妊娠晚期的子宫下段(Lower uterine segment,LUS)疤痕缺
目的:与药物联合内镜治疗相比,评价以Fluency全覆膜支架行TIPS治疗对肝肾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行TIPS手术
摘 要“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163-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竞争成为了当今世界竞争的关键点所在,因此对于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人才培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