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哲理散文意蕴的探究方法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的高考,哲理散文逐渐成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宠儿,如2006年重庆卷《说村落》,2008年江苏卷《上善若水》、湖南卷《谈静》、湖北卷《雾》,2011年福建卷《走进腾格里》,2012年四川卷《柴禾》、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等等,且呈现出考查愈加频繁的趋势。较之于叙事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哲理散文以其含义更加丰富、意蕴更加深刻,历来为阅读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对于如何快捷准确地挖掘出哲理散文的内在意蕴,有没有一种思路可以遵循,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把握呢?
  首先要从哲理散文的内涵及其特点说起。哲理散文即作家因眼前事物触发而感悟出的某种人生真谛或生活道理,进而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文字。针对哲理散文的内涵,我们可归纳出三个关键点:第一,有特定的人、事、景、物等,即物象;第二,有引发作者感触的某种机缘或动因;第三,有作者感悟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抑或某种情感。这里所说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或某种情感”,既有作者赋予物象的某种道理或情感(此时“物象”则成了“意象”);又有作者由“意象”而衍生或生发的某种道理与情感。故而,对于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我们不仅要探究出作者赋予该“物象”的特定“意象”之义,还要探究出由此“意象”派生出的某种道理或情感。也正因如此,对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才比较困难。但凡事只要我们剥离层层遮幕或幻象,总会发现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对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也如此,既然作者按照一定思路构思行文,我们不妨也沿着作者的思维对文本的意蕴进行层层剥离式的解读。试以2012年四川卷刘亮程的《柴禾》一文为例剖析说明。
  一、梳理行文思路,把握思维脉络
  较之于一般的议论文,哲理散文既有一定的说理功能,又具有议论文较难或无法做到的语言优美、表达生动、情理交融等优点。哲理散文的表达并不像议论文那样遵循着严格的“论点一论据一论证”模式,而是由眼前具体而实在的人、事、景、物等写起,然后再逐步生发出相关哲理,鲜明地体现了散文之“散”的特征。初读哲理散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好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探究其意蕴做好准备。
  节选的《柴禾》一文,共有九个节次,分析后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前三节回忆从黄沙梁搬走柴垛的情景,重点写柴禾这一物象的特点;中间几节写柴垛后来的遭遇与命运,重点写今天我们对待柴垛的态度;最后三节写由柴禾的遭遇与命运而引发的深沉思考。在分析归纳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初步作出判断:《柴禾》一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意蕴,主要应该在第三部分。其实,不仅《柴禾》的行文思路如此,分析一下2001年全国卷《门》以及上面所列举到的《说村落》等多篇文章,大致都有这种行文思路。先从日常生活中人、事、景、物写起,进而由具体描绘逐步转向理性思考,这种思考的过程又体现作者一定的感情倾向。我们此时要做的是,借助这种倾向来把握作者的意图,为后面的意蕴探究作准备。
  万事万物各具特点,同一个物象,在不同人眼中亦有不同色彩,正所谓“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哲理散文中,作者仅截取物象某个层面进行个性化的叙述或描写,一定有其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为后文阐发哲理或抒发情感作准备。
  刘亮程的《柴禾》,作者选取“柴禾”这一物象哪些特点来写,是“柴禾”特点的全部吗?就“柴禾”的特点来看,我们可以从科学属性上列举出其物质构成、自然分布等;我们也可以从艺术属性上列举其外在形态、审美效果等;我们还可以从社会属性角度讲述其生活作用、功能意义、某些际遇等。阅读该文,我们发现作者刘亮程笔下的柴禾具有“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等特点,很显然,作者是从社会属性这一角度述说。为什么要选取这一角度,目的何在?阅读后文我们不难懂得,刘亮程先生正是借助“柴禾”这一社会属性作为触点,在介绍“柴禾”的种种社会遭遇之后,才引发出深刻的社会学层面意义的思考。
  总体来说,哲理散文中的物象意义,作者一般都是选取该物象众多意义中某一层面进行阐释,“弱水三干,我只取一瓢饮”,而这“一瓢”又多是该物象的一些社会学层面的意义,《柴禾》中的“柴禾”,《说村落》中的“村落”莫不如此。
  既然哲理散文的写作本意不在于向读者介绍物象的社会属性,而是借此传达深层次的人生命题或社会思考,那么,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等,其由“物象”到“意象”的转变就一定有某种机缘。换句话说,一定是某种现象或某个动因才引发了作者进入一个新的思考空间。这种在文章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或某个动因,正是“物象”变成“意象”的拐点,这个拐点,我们应善于捕捉并予以深究。
  《柴禾》一文,前几节主要介绍柴禾是“生活物资”,是“家力象征”,是“家的一部分”,象征“传统生活方式”,是“精神寄托”等等,即便这些特点中已有作者想表达的部分社会学层面意义,但细读全文,我们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只在此,接下来作者在述说柴禾今天的遭遇和命运,尤其是选文的第六节,几个“看见了”的反复使用,按照时间的顺序强调了一种现象——正是我们的漠视,才导致了“梭梭柴”无声无息地走向毁灭——这是全文的“拐点”。也正是这个“拐点”才使作者的思考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分析哲理散文,我们发现,多数文章都会有类似于“漠视柴禾”的相关内容,或回顾历史遭遇,或感叹当下生存状态等。其实,细究起来,正是这些直接进入作者眼帘的现象或信息成为导火索,才引爆作者后面的感触与思考这颗理性炸弹的;岂有看到“柴禾”就抒发悲哀与无奈,看到“村落”就呼唤人们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这种没有机缘与诱因的思考是无源之水,明显有悖于思维常理。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对作者赋予物象的内涵及深刻思考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我们就应思考:怎样做到全面、正确、深入地把握哲理散文的深刻意蕴?
  针对高考哲理散文的行文特点,可以大致明确这样一种思考路径:“物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意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社会意义上的客体怎样?应该怎样?我们应该怎样?等等。具体仍以《柴禾》为例。
  “物象”意义上的主体——柴禾的命运如何,说明了什么?“意象”意义上的主体——柴禾代表社会上什么样的一类人,他们怎样?社会意义上的客体——人们是怎样对待或关注如柴禾一样的人,应该怎样做?我们应该怎样——我们还能为如柴禾之类的人做点什么,怎样去做?根据以上思考,我们大致可以探究出《柴禾》一文如下的深刻意蕴: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生活今昔发生变化;对冷落柴禾的自责与无奈;呼唤对如柴禾一样的卑微生命多加关注,等等。
  对于涉及多主体或多客体的哲理散文,我们同样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探究解读其深刻意蕴。比如《说村落》中除去主体“村落”之外,还涉及“人们”和“我”两个客体,那么对此文内在意蕴的探究,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思考:“村落”的命运怎样?人们对村落持怎样的态度?“我”对人们的做法有着怎样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村落?这样就可以从四个角度深入思考,再联系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的情感态度,我们也不难探究出《说村落》一文的深刻意蕴有: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村落以外的人”对“村落”意义的理解存在“删节”,其实是对村落以及农民的背叛;“我”对“村落以外的人”对待村落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及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此外,对于哲理散文内在意蕴的解读与探究,还有一点不可忽略,那就是行文中的表达技巧。一般而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比、类比、联想、象征等表现方法在哲理散文中的使用很常见,尤其是借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的象征手法,更是常见。如《柴禾》中的柴禾象征“家力”,也就是象征传统生活方式。再如2005北京卷史铁生的《合欢树》中的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的,因此作者就借合欢树来象征母爱。注意并理解表达技巧的使用对文章深刻意蕴的探究与解读,对深刻把握作者的情感与文本的意蕴,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切不可小视。
  当然,本文主要是针对哲理散文的常规性思路作了粗浅的例析,并非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要想读懂哲理散文,全面深刻地探究其内在意蕴,除去这里列举的思路与技法之外,还需要读者有广泛的阅读积累、敏锐的思辨能力,甚至是丰富的生活阅历作支撑,否则,是难以深入作者的精神领地的。
其他文献
大隐静脉曲张术#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有非手术疗法吗  我母亲今年65岁,患有子宫脱垂,因不好意思一直隐忍不说,等我发现不对劲时,母亲的子宫颈和部分子宫体都已经脱出阴道口,长期与衣物摩擦出现了溃疡和出血。多次带母亲去各大医院就诊,专家们都说这种情况需要手术,但母亲对麻醉药过敏,我担心她无法承受手术。还有别的治疗办法吗?  南京 王女士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周德兰:子宫脱垂的治疗包括手术治
杨斌自称是金正日的干儿子,或许是因为他太想寻求庇护了,因为他曾是个孤儿,靠着奶奶和亲戚接济长大。但要强的他一直讳言自己的苦难,只是用“18岁前什么苦都吃过”一笔带过。  苦孩子杨斌选择了“学而优则士”,于1981年考进海军第二炮兵学院,毕业后因学业优异留校任教。1987年,杨斌还获得了去荷兰留学的机会,于是,他借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从一个穷书生,变身为赚得创业资本的“海龟”。此后,他的悲喜经历就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暴发引发人们对传染病话题的高度关注。  与传染病的斗争植根于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绵延数千年从未停止。从曾经肆虐全球的天花、鼠疫、霍乱,到近四十年才“榜上有名”的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病,再到2019冠状病毒病……这些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传染病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也催生了医疗技术、公共卫生体系,以及人类健康意识的重要变革。  如今,传染病防控“战
景在平  国际知名血管外科专家,中国腔内血管学奠基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部队文职一级,技术二级,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及外科教研室主任,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全军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中央保健委及中央军委保健委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血管系统是所有物质代谢的“基地”,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生活实例:  35岁的小李平时工作紧张,生活无规律,血压升高已1年,目前服用一种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00~110/60~70毫米汞柱。近日去医院问医生:夏天到了,现在血压很平稳,是否可以停用或减用降压药?  60岁的老张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5年。去年出现了卒中、蛋白尿,目前服用两种以上降压药,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听别人说,夏季高血压患者可以减少用药。老张半信半疑地来到医院……  医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渐次公布结果,我国又颗粒无收,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都无望拿奖。  其实,一个诺贝尔奖算得了什么,拿不拿又有什么关系?有人统计,至今已有8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而成立60年的新中国,没有冒出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们不也喊着灿烂文明走过来了么。何况,区区几百万奖金,对于那些在中国顶级大学和科研所里的精英来说,一两个项目就能搞定了。  然而,诺贝尔奖毕竟是物理、化学、文学、经济领域的最
李宏军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中华男科学杂志》副主编。擅长男性不育(包括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慢性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早泄、不射精症、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等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生活实例  赵先生最近颇为烦恼。他因为不育的问题到处求医问药,而且,为了防止上当受骗,也是去的知名大医院就医。但困扰他的是,精液检查的结果时好时坏。而他的心情也会随着检查结果的好坏而波动。这到底
等了4个小时后,终于叫了我的名字,我跟着护士进了急诊室,然后脱成光猪换上一个愚蠢的大围兜,坐着继续等。当我望了天花板再望地板,数了桌子上的木签数目以及墙上海报每一行有多少字,百无聊赖开始数腿毛的时候,终于一个老医生闪了进来。    早就听说加国医院有几大特色:见医生比见皇帝都难;等待的时间比诺曼底登陆都长,我相信很多朋友也跟夕子一样,对于这个传说中的加拿大看急诊有点儿好奇,想知道怎么回事儿。恰好这
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富民新村的居民孙慧球今年74岁,患高血压十多年,退休后一直活跃在社区,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并积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将血压管理得“服服帖帖”,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坚持锻炼,十几年如一日  上班族常常因为忙于工作和家庭琐事而无暇运动,孙慧球以前工作时也不例外。退休后,有了充足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生性乐观、好动的孙慧球很快就找到了好去处——社区活动室,开始了她的“运动生涯”。活动室足
我现在怀孕5个月,最近哮喘急性发作,我很纠结要不要用药。治疗哮喘的药物对胎儿有影响吗?   上海 刘女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时国朝: 孕期哮喘急性发作,若不能良好控制,不仅损害孕妇健康,也會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妊娠期哮喘的治疗原则与典型哮喘相同,但基于妊娠安全性考虑,药物选择应更慎重。研究证实,目前常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倍氯米松)、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