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补体、抗心磷脂抗体和炎性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河北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补体、抗心磷脂抗体和炎性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32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真空采血管抽取受检者清晨空腹周静脉血5 ml,2 5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血清备检。观察2组血浆补体(C3、C4、C4d和C5b-9)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 A、Ig G、Ig M)水平。结果抗磷脂综合征组患者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而C4d和C5b-9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磷脂综合征组Ig A、Ig G和Ig 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磷脂综合征组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6和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浆补体、抗心磷脂抗体和血清炎性因子与正常人群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说明血浆补体、抗心磷脂抗体和血清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抗磷脂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无缝隙急救护理应用于急诊多发严重创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该院急诊接收的49例多发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8年1—12月该院急诊接收的49例
本论文的初衷是为了提供新一代画家在选择自己绘画题材时既能吸收西方经典艺术的精髓,又能抓住大众文化的时代脉搏,不迷失在高科技、多文化元素冲击的浪潮中。本文将以西方经典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征,以及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以期早期发现和干预IM伴肝功能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IM住院患儿
目的观察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商品名尼松,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的镇痛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妇科患者腰麻术后188例,使用尼松针肌内注射镇痛的95例为
本文揭示了震动加吸尘双作用清理透水路面灰尘及颗粒物的原理,解决了海绵道路透水缝隙内堵塞物清理的课题。提供了透水路面养护车的实验模型车的结构框架及初试情景,为透水路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也日益加深。这种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伴随着人们的道德意识的提高和社会责任感的加强,由此劳工标准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