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著 杨少衡缩写 佚 名
1
叶家福、蔡波、赵荣昌是在省委党校的党政干部培训班认识的。
在他们之前,类似班次已辦过七期,他们是第八期,简称“八培”。培训班培训对象有特定条件,年纪不能太大,经历要多,必须有一定职务,已进入领导干部后备名录。培训班学员的推荐、筛选和考试程序相当严格,两年一招,两年毕业,早先那几期学员出去后上得多用得快,最强的已经进入省内中、高层,因此这个班有“黄埔班”之说。
叶家福蔡波都是一班学员,归赵荣昌领导。叶家福入学前在乡下任职。赵荣昌当班长是校部指定的,他在省政府办公厅已经当了两年副处长,此刻也就三十三四年纪。
叶家福蔡波到培训班报到之后就跟这位赵班长有过接触,不甚愉快,事情起自宿舍安排。叶家福与蔡波被安排在一个寝室。他们俩来自一个市,报考复习时见过面,彼此认识。蔡波告诉叶家福,宿舍一间两人,安排多为一省一地,就是一个来自省直或省城,一个来自地方。
他给叶家福解释,说安排宿舍有讲究。省直与地方搭配有什么好呢?一来省直学员家在省城,节假日他们回家,晚间也可能走,余下的那一位就等于住单间。二来彼此来自不同方向,有利于结交沟通。这很重要。这帮家伙出去以后,不几天哗啦哗啦就上去了,有的在上边,有的在下边,彼此用得着。两年同学,要加上还住同一个宿舍,那就更近了。
他们这次只有两组例外,一组是女学员,一组是他们俩,那两个女学员都是省直的,他们俩则来自同一个市。“建议都拆了,咱们各自拉一个配对。不是嫌弃咱们老乡,是从今后考虑。”蔡波笑,说他去考察过,两位女同学都矮,长得一般,他的兴趣不大。不过宿舍还是调一下好,听说还有机动房间。
他们最后找出的理由是蔡波睡觉打鼾,但在赵荣昌那里没有通过。蔡波回来后张嘴就骂。
他们很快就感觉到矮子挺厉害。赵荣昌有风格,自称班长要对全班学员负责,很注意把这39个人抓在手里。这人有一大办法是个别谈话,从入学开始,有机会他就找学员个别交谈,你不找他他找你,问问情况,讲讲要求,谈得相当正规,有如领导教诲下属。
他第一次找叶家福谈话时没多少实质性内容,第二次已经有问题了,那是两个多月后。“小麦昨天又去了?”赵荣昌问叶家福。叶家福说他不清楚。
小麦是谁?芳名麦颖,学校图书馆的一位年轻女管理员。这人挺漂亮,个头高挑,身材苗条,穿着高跟鞋在校园里走过,皮鞋声咯咯咯咯特别清脆。最近一段时间小麦的高跟鞋不时敲响学员楼四楼的走廊,从楼梯口一直敲打到叶家福的宿舍,让大家很悦耳很享用。
这事跟叶家福没关系,小麦找的是蔡波,他们有话说。小麦的丈夫有一个亲戚在叶家福、蔡波他们市工作,正在跑调动,打听到这边蔡波能帮上忙,因此找上门来。蔡波入学之前在市人事局调配科当副科长,相关干部的分配、调动事宜由他们科办理。虽然蔡波目前已经离职,但帮助打个招呼还是做得到的。因此小麦总往这边跑。蔡波则是认真服务,热心帮助,施以援手。如此而已。
这是烟雾,叶家福非常清楚。麦蔡二人认识确实因为这件事,拜托帮忙,鼎力相助,事成了感谢一番,你来我往,然后就熟了,慢慢就有事了。一天小麦的老公闯进寝室将蔡波打了一顿,还是叶家福帮忙,蔡波才逃出寝室。事情就此闹大。
学员宿舍楼这起打人流血事件惊动全校。学期结束前,学校要求班级提出处理意见。赵荣昌把蔡波叫去谈话,给他两条路,一是拒绝认错,二是承认过失。如果坚持不认,班级将建议予以退学处置,因为对方的丈夫揪着不放,调查的材料也足够说明其行为有问题并造成了恶劣影响。事件调查材料将作为退学依据转交蔡波所在单位掌握,这个记录可能会一直留在蔡波的档案里。如果蔡波承认错误,班级将根据其情况和态度提出建议,可以让蔡波以个人理由,主动申请停学,到此为止,材料不往下转。
蔡波终于低头。在全班大会上检讨错误,声泪俱下。几位班委研究了班级的处理建议。大家认定蔡波挨打一事影响很坏,但是事件直接起因已经清楚,至少在蔡波挨打前一天晚上并无过失。根据这些因素,建议予以严肃批评,撤销其培训第三学习小组副组长职务。如发现有更严重的问题再另行研究处置。
如此了结,蔡波恍然如梦。赵荣昌一手促成了这个结局。他还设法通过区法院领导给小麦的丈夫施加压力,要求他不得再制造事端,否则将追究其出手打人的过失。赵荣昌也表示,班级将严加管束,让蔡波与小麦断绝来往。小麦的丈夫最终偃旗息鼓。那时候赵荣昌说,自己是培训一班40个学员的班长,他不愿意当39个,或者38人的班长。?
2
轮到叶家福出事时,他撞到了蔡波手上。那时他俩关系挺微妙。小麦一案已经过去,尽管叶家福对蔡波有看法,彼此不是一类人,关键时刻宁可自己蒙受压力,绝不落井下石,让蔡波感激。
一天,蔡波接了个电话。那天学校期末考试,上午下午各考一门,考毕本学期即告圆满。蔡波提前交的卷,回到寝室就替叶家福接下个消息。不是好消息:叶家福妻不慎摔倒,头撞在水泥墩上,现躺在医院里,人事不省。
半小时后叶家福回到宿舍,蔡波什么都没跟他说。他们一起去餐厅。叶家福说抓紧,回来还可以看几道题。他还在考虑对付下午的科目。当天下午叶家福去参加考试,如同上午一样,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分钟。走出考场时天已经黑了。一出考场叶家福便被蔡波拉上一部吉普车。
车上路后,蔡波才告诉叶家福。“车是班长为你叫的,所有安排都是他定的。”蔡波说。叶家福有如巨雷轰顶。他们直接去了市医院。叶家福妻子的手术已经结束。医生说情况很不好,这条命能不能保住还很难说。
赵荣昌再一次显示出他的惊人能量。他打了几个电话,半小时后,市里分管卫生的副市长和卫生局长分别赶到,他们和医院院长在现场商量,决定组织专家为叶家福的妻子会诊,确定治疗方案。赵荣昌直接给省立医院院长打了电话,请院长支持。两天后省里派的专家到了本市,参加了市里的会诊。这个会诊和确定的治疗方案非常有效,叶家福妻子的病情开始好转,神志渐渐恢复,直至苏醒。但是她再也没有站起身子。
3
第二学期开始,有关方面组织各班篮球队比赛,以求活跃学员生活。赵荣昌决定重用蔡波,委以本班球队队长之职,给了死命令,要求确保第一,拿不到就撤职查办。最终“八培”险胜,靠的是蔡波,当天他冲锋陷阵,打得坚决顽强。对方一个大个子球员撞了他一下,他带着一脸鼻血继续率队拼抢,把对手吓住了。对手毕竟年轻,精神上比较脆弱,一旦吓住就难以振作,就这样被蔡波打垮。
赵荣昌很满意,说蔡波这个人可用。时候未到,他已经在考虑日后用人。
他找蔡波谈话,说有什么想法可以告诉他。“想法不多,舒服一点就成。”蔡波说。赵荣昌批评,说一个人不懂得看远,他就不可能走远。赵荣昌说,蔡波这种人不宜安逸。条件太好,空闲太多,日子太舒服,不容易办成事,还可能出问题。蔡波在市里有上一辈的关系和人脉,政治基础不错,来之前已经是市人事局一个热门科室的副科长,回去之后,不必太费劲就可能当个科长,之后继续向上也不存在太大问题。但是这条路对他太舒服,太顺利,也没太多意思。“你要到下面去,吃点苦,从乡镇干起来。”他说。
赵荣昌跟叶家福谈话时也提到了日后,他说叶家福起自底层,为人沉稳实在,有定力,可靠,加上基层工作经历和经验,基础很好。但是为人过于内敛,讲规矩近于刻板,不擅经营团队,在基层恐怕不太有前途,到上层机关反而好一点。“留在省里怎么样?”他说,“我来帮助推荐。”
没想到他自己突然出了事情。那个星期天叶家福蔡波没有回家,留在学校。不久他们就看到了最后一幕:赵荣昌被人带走。蔡波比叶家福敏感,一段时间以来,他已经注意到赵荣昌有些异常。“肯定跟老板有关系。”蔡波断定。
幾个月前,本省召开两会,选举了新的领导,有一位原副省长不再出现于班子名单里,这就是赵荣昌入学前跟随的那位领导。对该领导去职的正式说法是另有任用,不料未待走马上任,其前秘书赵荣昌就被两个陌生人从学员宿舍带走了。
两天后,校有关方面宣布:赵荣昌因故暂停学习。
那时小道消息开始漫天飞舞。原来旧日副省长已经犯事落马。事发于省城的一起地产案,该地产位于城区黄金地段,数年前由一家很有背景,声名显赫的外资企业竞标获得。其后有关部门接到附有详尽资料的举报,称竞标过程存在猫腻,于是进入调查。一起大案渐渐出露,竞标存在舞弊黑幕,竟然还串出数起政商勾结、行贿受贿、弄权贪渎的案子,牵涉到一批官员,据说该副省长曾亲自打电话下命令安排那个地块,因此得到了地产商的大笔好处。
这是赵荣昌入学前的事情,那时赵为该领导的秘书。从被带走那天起,直到学期结束学员毕业,赵荣昌没再露面。蔡波打听到消息,说为了保证办案不受干扰,副省长被隔离于省外某地受审,赵荣昌也被弄去了那个地方。
一天,叶家福得到消息,赵荣昌的父亲去世了。他说:“蔡波,咱们明天去。”叶家福和蔡波一直把赵父送到了火葬场。
两星期后他们打道回府:蔡波被调出市人事局,派往道林区工作,任命为该区下辖一个重点乡镇的副书记兼副镇长。该镇镇长即将离任,已确定蔡波为代理镇长人选。叶家福则从乡下调出来,安排到市司法局当科长。两人面面相觑,都非常惊讶。蔡波是重用,下基层独当一面,于年轻干部无疑是重要机会。叶家福则属照顾,可救家庭之难,让他求之不得。两人就此分手,各自履新。
几个月后一次相逢,蔡波把叶家福拉在一边,悄悄告诉他:“赵荣昌很伟大,真是铁。这个人还没完。”
蔡波了解到的情况令人吃惊:原来市里一位副书记曾亲自过问他俩的安排。领导说有位熟人从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给他寄来一封信,介绍了这两个学员的表现和家庭情况,评价很高,请求他给予关心和帮助。“不会是别人,肯定是赵荣昌。”蔡波一口认定。
4
赵荣昌的案子拖了一年,最终解脱。
房地产大案中原副省长受到的处理相对较轻,仅为撤职,行政降两级,同时给予纪律处分。躲过牢狱之灾,主要因为情节相对轻缓。这位旧日高官当年手握重权,涉案房地产商则是背景深厚,两人早有往来。副省长介入地产竞标案的具体情节与外界传闻有区别,比较间接。这件事的要害是房地产商事前已经靠大笔贿金与市建设局长达成交易,这位局长老奸巨猾,认为应当请出一尊大神,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开发商精心安排了一个饭局,请副省长出席,市建设局长作陪。席间谈起地产事项,副省长即席发表意见,强调严格照章办事,也指示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能关照可以多关照。于是皆大欢喜。后来在操作竞标舞弊时,该局长一再打出副省长旗号,把责任往上推,说都是上边领导交代的,事情顺利办成。时候一到,副省长很顺利地给卷入了案中。
这位旧日高官在与该地产商交往中,曾多次收受对方所赠礼品、礼金,最多一次收有现金十万元,因此被立案查处。这笔钱与赵荣昌有关:开发商到领导家拜年,用一只小旅行袋送去了那些钱,隔天领导把旅行袋拎到办公室,交秘书赵荣昌,指示退还。几天后赵荣昌报称钱款已处置妥当,领导不再过问。案发时,开发商供称送贿十万,副省长说此钱已退,开发商则坚称没有。赵荣昌因此入案。他提供了另一个说法,副省长这笔钱确实退了,但是没有按要求退回到开发商那里,是赵荣昌擅自将其挪为他用:捐给了本省山区的一家福利院。办案人员核对事实,居然准确无误。
一笔大额贿赂因此得以排除。这里边并非没有疑点。赵荣昌身为秘书,怎么可以不按领导指示,擅自把钱转为他用,害得领导身陷案中?对此多有猜测。有人认为后边一定有情况。涉案开发商很有背景,结交高官远不止副省长,这笔钱可能还牵扯他人他事,让该领导不便直接退还,所以才弄到福利院去,案发时也不好明说。赵荣昌擅自行为的可能偏小,奉命行事,代领导承担责任的可能居大。不管有何隐情,细节如何,这笔钱确实已有着落,未入领导和秘书的口袋。
赵荣昌刚从案子中解脱,回家等待重新安排工作时,曾独自悄然下行,找蔡波和叶家福一叙。赵荣昌那天说了许多话,喝得大醉,人事不省,被两个同学背进镇政府客房过夜。
赵荣昌返回省城,不久恢复工作,不跟领导,仍在省政府办公厅当副处长。仅过了一年,一位新任省领导竟不忌讳,点名要他当秘书,职别提为处长。那时省政府机关里就有笑话,说赵荣昌是“双规”出来的优秀干部。原来这人涉案被查,凡经他手的,没有一笔不清楚,导致领导受处分的那些来往多是他不知道的。身为领导秘书,免不了也有人打他主意,拉他下水。赵荣昌卷入那么大的案子,查了那么久,居然没发现他拿人钱财。
他想要的显然不是那个。
后来的日子过得飞快。赵荣昌当上处长、秘书。几年后他跟的领导成为本省常务副省长,赵荣昌成为省政府办公厅的副主任,再几年领导当上省长,他成为省政府副秘书长。
5
有一年除夕之夜,蔡波在市宾馆摆酒请客,当时他已经当了镇党委书记,有些飘飘然。那天他们喝多了。
除夕夜叫的士困难,动用的是镇里的两部越野车。越野车驶离歌厅,穿过宾馆林荫道往大门口开,拐过一个弯道时,对面突然闪出几位步行人士,蔡波那辆车冲人家直撞过去。
前面老者很镇定地站在车头。后边还有三个人,他们一起扑上前来。十分钟后市委主要领导赶到了宾馆。
蔡波闯了大祸。险被他撞倒的夜半步行老者年近九旬,是一位大人物,老领导,来自北京,本市籍人,早已从岗位上退下来,却仍大有威望。老领导有早睡的习惯,到夜里醒了就出来散步一会。老领导对自己的安全倒没太在意。一听说两部车上醉醺醺的都是附近一个乡镇人员,为首的是镇党委书记,他说了一句话:“不像样。小土匪。”
蔡波在劫难逃,市委领导严词训斥,区委常委年初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蔡波停职检查。从除夕夜出门之后他再也没有回家,被直接送去隔离,写检查。
几小时后叶家福得知了情况。他立刻给赵荣昌打了电话。赵荣昌听了情况,异常生气,说蔡波该死。第二天他就从省城赶了过来。说也凑巧:老领导回乡前曾路过省城,在省城国宾馆住过两天,当时赵荣昌随同陪伴,老领导对他印象很好。
赵荣昌去见了老领导,告诉他自己是专程下来探望。省领导听说这里差点出了意外,非常不安,特地派他赶到。老人不以为然,赵荣昌说这事他来办,一定要搞清楚。
他陪老领导待了四天,天天晚上起床,陪老人一起散步。几天密切接触,老领导与赵荣昌关系越发融洽。最后一个晚间赵荣昌让市里把蔡波叫过来,跟他一起去陪伴老领导散步。老人看看蔡波,觉得眼熟,说这是个谁啊?
赵荣昌说就是闯祸的镇党委书记。“小土匪啊,”老领导问,“来干吗?”赵荣昌说,让他向老领导当面道歉。老领导问:“是不是干过什么坏事?”
赵荣昌说市里关了他几天禁闭,春节不许回家,隔离审查,已经基本搞清楚了。看起来做事还是努力的,除夕夜也还在工作。但是后来喝了酒,还开快车,差一点肇事。除此之外,没有发现干坏事。
老领导说那就好。赵荣昌说市里责成这个人做深刻检查,还将严肃处理。老领导说主要是批评教育,让他接受教训。蔡波抓住时间赶紧告饶:“谢谢老领导,从今以后,一定接受教训。”赵荣昌喝道:“快跟上。”他们陪老领导夜行半个小时。蔡波的灭顶之灾就此安然度过。
后来蔡波有所收敛,一年后被提为副区长。这一任用依然得益于赵荣昌,他向市领导推荐了蔡波。蔡波成为副区长的第二年,叶家福的妻子病逝。晚些时候,市直机关有一轮干部调整,叶家福被任命为司法局的助理调研员。
两年后,赵荣昌将叶家福、蔡波约来,准备在家里跟老同学聚一聚。蔡波觉得场面很不一样。
两个月后谜团终于揭开。那天市里召开大会,专程前来的一位省领导给大家介绍了本市的新任市长人选,他就是赵荣昌。
(原载于《芙蓉》2008年3期)
1
叶家福、蔡波、赵荣昌是在省委党校的党政干部培训班认识的。
在他们之前,类似班次已辦过七期,他们是第八期,简称“八培”。培训班培训对象有特定条件,年纪不能太大,经历要多,必须有一定职务,已进入领导干部后备名录。培训班学员的推荐、筛选和考试程序相当严格,两年一招,两年毕业,早先那几期学员出去后上得多用得快,最强的已经进入省内中、高层,因此这个班有“黄埔班”之说。
叶家福蔡波都是一班学员,归赵荣昌领导。叶家福入学前在乡下任职。赵荣昌当班长是校部指定的,他在省政府办公厅已经当了两年副处长,此刻也就三十三四年纪。
叶家福蔡波到培训班报到之后就跟这位赵班长有过接触,不甚愉快,事情起自宿舍安排。叶家福与蔡波被安排在一个寝室。他们俩来自一个市,报考复习时见过面,彼此认识。蔡波告诉叶家福,宿舍一间两人,安排多为一省一地,就是一个来自省直或省城,一个来自地方。
他给叶家福解释,说安排宿舍有讲究。省直与地方搭配有什么好呢?一来省直学员家在省城,节假日他们回家,晚间也可能走,余下的那一位就等于住单间。二来彼此来自不同方向,有利于结交沟通。这很重要。这帮家伙出去以后,不几天哗啦哗啦就上去了,有的在上边,有的在下边,彼此用得着。两年同学,要加上还住同一个宿舍,那就更近了。
他们这次只有两组例外,一组是女学员,一组是他们俩,那两个女学员都是省直的,他们俩则来自同一个市。“建议都拆了,咱们各自拉一个配对。不是嫌弃咱们老乡,是从今后考虑。”蔡波笑,说他去考察过,两位女同学都矮,长得一般,他的兴趣不大。不过宿舍还是调一下好,听说还有机动房间。
他们最后找出的理由是蔡波睡觉打鼾,但在赵荣昌那里没有通过。蔡波回来后张嘴就骂。
他们很快就感觉到矮子挺厉害。赵荣昌有风格,自称班长要对全班学员负责,很注意把这39个人抓在手里。这人有一大办法是个别谈话,从入学开始,有机会他就找学员个别交谈,你不找他他找你,问问情况,讲讲要求,谈得相当正规,有如领导教诲下属。
他第一次找叶家福谈话时没多少实质性内容,第二次已经有问题了,那是两个多月后。“小麦昨天又去了?”赵荣昌问叶家福。叶家福说他不清楚。
小麦是谁?芳名麦颖,学校图书馆的一位年轻女管理员。这人挺漂亮,个头高挑,身材苗条,穿着高跟鞋在校园里走过,皮鞋声咯咯咯咯特别清脆。最近一段时间小麦的高跟鞋不时敲响学员楼四楼的走廊,从楼梯口一直敲打到叶家福的宿舍,让大家很悦耳很享用。
这事跟叶家福没关系,小麦找的是蔡波,他们有话说。小麦的丈夫有一个亲戚在叶家福、蔡波他们市工作,正在跑调动,打听到这边蔡波能帮上忙,因此找上门来。蔡波入学之前在市人事局调配科当副科长,相关干部的分配、调动事宜由他们科办理。虽然蔡波目前已经离职,但帮助打个招呼还是做得到的。因此小麦总往这边跑。蔡波则是认真服务,热心帮助,施以援手。如此而已。
这是烟雾,叶家福非常清楚。麦蔡二人认识确实因为这件事,拜托帮忙,鼎力相助,事成了感谢一番,你来我往,然后就熟了,慢慢就有事了。一天小麦的老公闯进寝室将蔡波打了一顿,还是叶家福帮忙,蔡波才逃出寝室。事情就此闹大。
学员宿舍楼这起打人流血事件惊动全校。学期结束前,学校要求班级提出处理意见。赵荣昌把蔡波叫去谈话,给他两条路,一是拒绝认错,二是承认过失。如果坚持不认,班级将建议予以退学处置,因为对方的丈夫揪着不放,调查的材料也足够说明其行为有问题并造成了恶劣影响。事件调查材料将作为退学依据转交蔡波所在单位掌握,这个记录可能会一直留在蔡波的档案里。如果蔡波承认错误,班级将根据其情况和态度提出建议,可以让蔡波以个人理由,主动申请停学,到此为止,材料不往下转。
蔡波终于低头。在全班大会上检讨错误,声泪俱下。几位班委研究了班级的处理建议。大家认定蔡波挨打一事影响很坏,但是事件直接起因已经清楚,至少在蔡波挨打前一天晚上并无过失。根据这些因素,建议予以严肃批评,撤销其培训第三学习小组副组长职务。如发现有更严重的问题再另行研究处置。
如此了结,蔡波恍然如梦。赵荣昌一手促成了这个结局。他还设法通过区法院领导给小麦的丈夫施加压力,要求他不得再制造事端,否则将追究其出手打人的过失。赵荣昌也表示,班级将严加管束,让蔡波与小麦断绝来往。小麦的丈夫最终偃旗息鼓。那时候赵荣昌说,自己是培训一班40个学员的班长,他不愿意当39个,或者38人的班长。?
2
轮到叶家福出事时,他撞到了蔡波手上。那时他俩关系挺微妙。小麦一案已经过去,尽管叶家福对蔡波有看法,彼此不是一类人,关键时刻宁可自己蒙受压力,绝不落井下石,让蔡波感激。
一天,蔡波接了个电话。那天学校期末考试,上午下午各考一门,考毕本学期即告圆满。蔡波提前交的卷,回到寝室就替叶家福接下个消息。不是好消息:叶家福妻不慎摔倒,头撞在水泥墩上,现躺在医院里,人事不省。
半小时后叶家福回到宿舍,蔡波什么都没跟他说。他们一起去餐厅。叶家福说抓紧,回来还可以看几道题。他还在考虑对付下午的科目。当天下午叶家福去参加考试,如同上午一样,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分钟。走出考场时天已经黑了。一出考场叶家福便被蔡波拉上一部吉普车。
车上路后,蔡波才告诉叶家福。“车是班长为你叫的,所有安排都是他定的。”蔡波说。叶家福有如巨雷轰顶。他们直接去了市医院。叶家福妻子的手术已经结束。医生说情况很不好,这条命能不能保住还很难说。
赵荣昌再一次显示出他的惊人能量。他打了几个电话,半小时后,市里分管卫生的副市长和卫生局长分别赶到,他们和医院院长在现场商量,决定组织专家为叶家福的妻子会诊,确定治疗方案。赵荣昌直接给省立医院院长打了电话,请院长支持。两天后省里派的专家到了本市,参加了市里的会诊。这个会诊和确定的治疗方案非常有效,叶家福妻子的病情开始好转,神志渐渐恢复,直至苏醒。但是她再也没有站起身子。
3
第二学期开始,有关方面组织各班篮球队比赛,以求活跃学员生活。赵荣昌决定重用蔡波,委以本班球队队长之职,给了死命令,要求确保第一,拿不到就撤职查办。最终“八培”险胜,靠的是蔡波,当天他冲锋陷阵,打得坚决顽强。对方一个大个子球员撞了他一下,他带着一脸鼻血继续率队拼抢,把对手吓住了。对手毕竟年轻,精神上比较脆弱,一旦吓住就难以振作,就这样被蔡波打垮。
赵荣昌很满意,说蔡波这个人可用。时候未到,他已经在考虑日后用人。
他找蔡波谈话,说有什么想法可以告诉他。“想法不多,舒服一点就成。”蔡波说。赵荣昌批评,说一个人不懂得看远,他就不可能走远。赵荣昌说,蔡波这种人不宜安逸。条件太好,空闲太多,日子太舒服,不容易办成事,还可能出问题。蔡波在市里有上一辈的关系和人脉,政治基础不错,来之前已经是市人事局一个热门科室的副科长,回去之后,不必太费劲就可能当个科长,之后继续向上也不存在太大问题。但是这条路对他太舒服,太顺利,也没太多意思。“你要到下面去,吃点苦,从乡镇干起来。”他说。
赵荣昌跟叶家福谈话时也提到了日后,他说叶家福起自底层,为人沉稳实在,有定力,可靠,加上基层工作经历和经验,基础很好。但是为人过于内敛,讲规矩近于刻板,不擅经营团队,在基层恐怕不太有前途,到上层机关反而好一点。“留在省里怎么样?”他说,“我来帮助推荐。”
没想到他自己突然出了事情。那个星期天叶家福蔡波没有回家,留在学校。不久他们就看到了最后一幕:赵荣昌被人带走。蔡波比叶家福敏感,一段时间以来,他已经注意到赵荣昌有些异常。“肯定跟老板有关系。”蔡波断定。
幾个月前,本省召开两会,选举了新的领导,有一位原副省长不再出现于班子名单里,这就是赵荣昌入学前跟随的那位领导。对该领导去职的正式说法是另有任用,不料未待走马上任,其前秘书赵荣昌就被两个陌生人从学员宿舍带走了。
两天后,校有关方面宣布:赵荣昌因故暂停学习。
那时小道消息开始漫天飞舞。原来旧日副省长已经犯事落马。事发于省城的一起地产案,该地产位于城区黄金地段,数年前由一家很有背景,声名显赫的外资企业竞标获得。其后有关部门接到附有详尽资料的举报,称竞标过程存在猫腻,于是进入调查。一起大案渐渐出露,竞标存在舞弊黑幕,竟然还串出数起政商勾结、行贿受贿、弄权贪渎的案子,牵涉到一批官员,据说该副省长曾亲自打电话下命令安排那个地块,因此得到了地产商的大笔好处。
这是赵荣昌入学前的事情,那时赵为该领导的秘书。从被带走那天起,直到学期结束学员毕业,赵荣昌没再露面。蔡波打听到消息,说为了保证办案不受干扰,副省长被隔离于省外某地受审,赵荣昌也被弄去了那个地方。
一天,叶家福得到消息,赵荣昌的父亲去世了。他说:“蔡波,咱们明天去。”叶家福和蔡波一直把赵父送到了火葬场。
两星期后他们打道回府:蔡波被调出市人事局,派往道林区工作,任命为该区下辖一个重点乡镇的副书记兼副镇长。该镇镇长即将离任,已确定蔡波为代理镇长人选。叶家福则从乡下调出来,安排到市司法局当科长。两人面面相觑,都非常惊讶。蔡波是重用,下基层独当一面,于年轻干部无疑是重要机会。叶家福则属照顾,可救家庭之难,让他求之不得。两人就此分手,各自履新。
几个月后一次相逢,蔡波把叶家福拉在一边,悄悄告诉他:“赵荣昌很伟大,真是铁。这个人还没完。”
蔡波了解到的情况令人吃惊:原来市里一位副书记曾亲自过问他俩的安排。领导说有位熟人从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给他寄来一封信,介绍了这两个学员的表现和家庭情况,评价很高,请求他给予关心和帮助。“不会是别人,肯定是赵荣昌。”蔡波一口认定。
4
赵荣昌的案子拖了一年,最终解脱。
房地产大案中原副省长受到的处理相对较轻,仅为撤职,行政降两级,同时给予纪律处分。躲过牢狱之灾,主要因为情节相对轻缓。这位旧日高官当年手握重权,涉案房地产商则是背景深厚,两人早有往来。副省长介入地产竞标案的具体情节与外界传闻有区别,比较间接。这件事的要害是房地产商事前已经靠大笔贿金与市建设局长达成交易,这位局长老奸巨猾,认为应当请出一尊大神,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开发商精心安排了一个饭局,请副省长出席,市建设局长作陪。席间谈起地产事项,副省长即席发表意见,强调严格照章办事,也指示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能关照可以多关照。于是皆大欢喜。后来在操作竞标舞弊时,该局长一再打出副省长旗号,把责任往上推,说都是上边领导交代的,事情顺利办成。时候一到,副省长很顺利地给卷入了案中。
这位旧日高官在与该地产商交往中,曾多次收受对方所赠礼品、礼金,最多一次收有现金十万元,因此被立案查处。这笔钱与赵荣昌有关:开发商到领导家拜年,用一只小旅行袋送去了那些钱,隔天领导把旅行袋拎到办公室,交秘书赵荣昌,指示退还。几天后赵荣昌报称钱款已处置妥当,领导不再过问。案发时,开发商供称送贿十万,副省长说此钱已退,开发商则坚称没有。赵荣昌因此入案。他提供了另一个说法,副省长这笔钱确实退了,但是没有按要求退回到开发商那里,是赵荣昌擅自将其挪为他用:捐给了本省山区的一家福利院。办案人员核对事实,居然准确无误。
一笔大额贿赂因此得以排除。这里边并非没有疑点。赵荣昌身为秘书,怎么可以不按领导指示,擅自把钱转为他用,害得领导身陷案中?对此多有猜测。有人认为后边一定有情况。涉案开发商很有背景,结交高官远不止副省长,这笔钱可能还牵扯他人他事,让该领导不便直接退还,所以才弄到福利院去,案发时也不好明说。赵荣昌擅自行为的可能偏小,奉命行事,代领导承担责任的可能居大。不管有何隐情,细节如何,这笔钱确实已有着落,未入领导和秘书的口袋。
赵荣昌刚从案子中解脱,回家等待重新安排工作时,曾独自悄然下行,找蔡波和叶家福一叙。赵荣昌那天说了许多话,喝得大醉,人事不省,被两个同学背进镇政府客房过夜。
赵荣昌返回省城,不久恢复工作,不跟领导,仍在省政府办公厅当副处长。仅过了一年,一位新任省领导竟不忌讳,点名要他当秘书,职别提为处长。那时省政府机关里就有笑话,说赵荣昌是“双规”出来的优秀干部。原来这人涉案被查,凡经他手的,没有一笔不清楚,导致领导受处分的那些来往多是他不知道的。身为领导秘书,免不了也有人打他主意,拉他下水。赵荣昌卷入那么大的案子,查了那么久,居然没发现他拿人钱财。
他想要的显然不是那个。
后来的日子过得飞快。赵荣昌当上处长、秘书。几年后他跟的领导成为本省常务副省长,赵荣昌成为省政府办公厅的副主任,再几年领导当上省长,他成为省政府副秘书长。
5
有一年除夕之夜,蔡波在市宾馆摆酒请客,当时他已经当了镇党委书记,有些飘飘然。那天他们喝多了。
除夕夜叫的士困难,动用的是镇里的两部越野车。越野车驶离歌厅,穿过宾馆林荫道往大门口开,拐过一个弯道时,对面突然闪出几位步行人士,蔡波那辆车冲人家直撞过去。
前面老者很镇定地站在车头。后边还有三个人,他们一起扑上前来。十分钟后市委主要领导赶到了宾馆。
蔡波闯了大祸。险被他撞倒的夜半步行老者年近九旬,是一位大人物,老领导,来自北京,本市籍人,早已从岗位上退下来,却仍大有威望。老领导有早睡的习惯,到夜里醒了就出来散步一会。老领导对自己的安全倒没太在意。一听说两部车上醉醺醺的都是附近一个乡镇人员,为首的是镇党委书记,他说了一句话:“不像样。小土匪。”
蔡波在劫难逃,市委领导严词训斥,区委常委年初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蔡波停职检查。从除夕夜出门之后他再也没有回家,被直接送去隔离,写检查。
几小时后叶家福得知了情况。他立刻给赵荣昌打了电话。赵荣昌听了情况,异常生气,说蔡波该死。第二天他就从省城赶了过来。说也凑巧:老领导回乡前曾路过省城,在省城国宾馆住过两天,当时赵荣昌随同陪伴,老领导对他印象很好。
赵荣昌去见了老领导,告诉他自己是专程下来探望。省领导听说这里差点出了意外,非常不安,特地派他赶到。老人不以为然,赵荣昌说这事他来办,一定要搞清楚。
他陪老领导待了四天,天天晚上起床,陪老人一起散步。几天密切接触,老领导与赵荣昌关系越发融洽。最后一个晚间赵荣昌让市里把蔡波叫过来,跟他一起去陪伴老领导散步。老人看看蔡波,觉得眼熟,说这是个谁啊?
赵荣昌说就是闯祸的镇党委书记。“小土匪啊,”老领导问,“来干吗?”赵荣昌说,让他向老领导当面道歉。老领导问:“是不是干过什么坏事?”
赵荣昌说市里关了他几天禁闭,春节不许回家,隔离审查,已经基本搞清楚了。看起来做事还是努力的,除夕夜也还在工作。但是后来喝了酒,还开快车,差一点肇事。除此之外,没有发现干坏事。
老领导说那就好。赵荣昌说市里责成这个人做深刻检查,还将严肃处理。老领导说主要是批评教育,让他接受教训。蔡波抓住时间赶紧告饶:“谢谢老领导,从今以后,一定接受教训。”赵荣昌喝道:“快跟上。”他们陪老领导夜行半个小时。蔡波的灭顶之灾就此安然度过。
后来蔡波有所收敛,一年后被提为副区长。这一任用依然得益于赵荣昌,他向市领导推荐了蔡波。蔡波成为副区长的第二年,叶家福的妻子病逝。晚些时候,市直机关有一轮干部调整,叶家福被任命为司法局的助理调研员。
两年后,赵荣昌将叶家福、蔡波约来,准备在家里跟老同学聚一聚。蔡波觉得场面很不一样。
两个月后谜团终于揭开。那天市里召开大会,专程前来的一位省领导给大家介绍了本市的新任市长人选,他就是赵荣昌。
(原载于《芙蓉》200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