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把远飞的伞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让学生的认知意识、能力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这是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其主旨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进而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启发式去诱导学生。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人类最宝贵的天赋,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由此可见,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原动力,从教学实践得知,数学成绩良好者对该学科有着较深厚的兴趣,成绩差者往往厌烦该学科的学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从多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创设趣味的情境
  一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非常感兴趣。教学“统计”时,我设计了童话引入,展现了“小猫钓鱼比赛”的童话情节并且用象形统计图表示比赛成绩,初步感知象形统计图的形式与使用。通过创设情境,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实存在,切实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开展新颖多变的游戏活动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教师抓住这个特点,在教学中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通过做有趣、新颖的数学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学生肯定会对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这样就把学生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孩子充分想象,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象。教学中,教师要让孩子展开想象。如“巩固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练习中,有这样的一个情境:5只小鸡向两个食盆走来,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大部分学生的是:3 2=5,2 3=5,5-3=2,5-2=3。可有的学生说:“左边食盆里的饲料太难吃了,5只小鸡都到右边的食盆里吃。所以算式是0 5=5,5 0=5,5-0=5,5-5=0。”有一个学生更别出心裁地说:“……有一只小鸡挤不过别人,只好又到左边食盆里吃。所以算式是4 1=5,1 4=5,5-4=1,5-1=4。”太精彩了,由于答案不唯一,因而没有解题的固定模式,只要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言之有理,都应给予肯定和赞赏,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者单位:河北省鹿泉市龙凤湖学校
其他文献
红毛是猩猩,黑毛是黑猩猩,大金刚是大猩猩。这天,三兄弟碰到一起,都有些闷闷不乐……  红毛拍拍脑袋,嘴巴一撅:“我可真冤枉,人类最初是从黑毛那里感染上的艾滋病,可是有的人却黑白不分,莫名其妙地将这个罪名加在我的身上!”  黑毛呲呲牙:“我是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首位超级大名‘猩’,为什么有的文章中却把这功劳记在了红毛那小子头上?”  大金刚更是气得捶胸顿足:“自打《金刚》在电影院热映之后,我就出了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初中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地强化了诵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诵读,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常常借助诵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