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发现·感悟·传递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就像一名登山者,他攀登着教书育人的高峰。在攀登的过程当中,发现、感悟各种教师之美,并把这些美丽传递开来。一步步地,教师终将攀上真正的高峰,达到美的极致。
  理想之美——为实现职业梦争当“好教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攀山者”,我们首先要树立起成为一名“好教师”的职业理想。这个职业梦是鞭策我们不断攀登高峰,发现、感悟育人之美的动力。
  教师,一群平凡而又普通的知识分子,却时刻用自己慈爱的声音向学生传授处世之箴言;用自己灵活的双手孜孜不倦地向学生书写浩瀚的知识;用自己睿智的头脑乐此不疲地向学生解答心中之疑惑。这些工作毫无疑问是艰辛与繁琐的,但他们从不为此而抱怨,在他们看来真正值得抱怨的只有陪伴学生的光阴少了、传授知识的机会少了、唠叨几句的力气少了……因为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他们都有一个教师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播撒知识的种子、传递文明的火炬,让知识之树常青,更让璀璨的中华文明永世流传。这样一份平凡而充满艰辛的工作,却有着伟大而富有神圣的意义,这正是教师工作的职业理想之美。
  要想深刻感悟教师工作之美,不仅要具有一个成为教师的理想,还要拥有一个当上“好教师”的梦想。实现好教师的职业梦,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上好一门课。在流行班级授课制的今天,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显然都集中在课堂教学上完成,所以上好一节课,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对教学对象了如指掌、对教学方法力图创新是成为好教师的关键。二是要改好一份作业。作业的布置是极其必要的,因为作业的完成程度是学生知识反馈的结果。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知识点上的缺漏之处,进而调整教学策略。
  知识之美——为共享知识争当“好教师”
  教师要想攀登知识的高峰就需要饱读诗书、扎实学识。在不断挖掘知识的同时,将所学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与莘莘学子分享,这才是好教师攀登知识之峰的最终目的,才是感悟知识之美的最佳路径。
  一方面,教师需要扎实学识,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作为一名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瓢水的知识,自身要先有一桶水甚至一江水。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广泛涉猎各种“新潮知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新潮知识”蕴含着的年轻一代的生活态度,学习与解读这些词语有利于了解年轻一代的生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若把握不慎,容易误入歧途。因而,教师应用自己专业眼光,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新潮知识”,明辨是非。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提升教学技能,对已知知识进行教学法上的创新。把知识高峰的秀丽景色传递给学生,讲究教学方法与技巧:创新课堂模式,利用微媒体进行教学;协调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节约教学资源,使用“绿色”电子教材;开放教学视野,与时代发展共进;利用网络技术,共享教学材料。
  站在知识的高峰,教师难免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学海无涯,求学之路的艰难险阻会容易让人望而生畏、知难而退。同时,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又容易让人目迷心摇、乐不思蜀。这阵阵的“寒气”正在冷却着教师们当初那团争当成为好教师的理想之火,让原本学富五车、温文尔雅的人格魅力逐渐消退,言行举止变得世俗平庸。那么,应如何让教师那团理想之火能“高处不畏寒”?这就需要教师感悟道德之美,注重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塑造高尚的人格。
  道德之美——为塑造高尚人格争当“好教师”
  道德可以理解为人类应该遵循的一套外在的正当性规则,以及人类关于这些规则的认知与行动情况。它的作用是约束世间万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协调有序、互不冲突,从而达到和谐一致的境界,而这也正是道德之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不仅因为教师富有学识,还因教师有着高尚的人格特征,诠释着什么是道德,彰显着独特的道德魅力。因而,攀登道德之峰是每一位“好教师”责任之所在。
  与此同时,教师高尚的人格通过教师的举止投足感染学生和同行,传递教师的道德之美。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权威的,而有着高尚人格特征的教师往往是学生们崇拜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最具有说服力的道德教科书,以身作则的人格力量照亮着学生生活的每一处角落,润物细无声般影响学生的谈吐举止。对于同行而言,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更常常成为周边教师学习与反思的对象。通过发现、感悟人格高尚的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之美,反思自身的不足,逐渐塑造高尚的人格,争当“好教师”,使道德之美蔚然成风、薪火相传。
  道德虽有美之处,但它归根到底还是外在的戒律,不足以做到春风化雨般地、真正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因此,要想攀登真正的教师高峰,还需把这种外在美内化于心,做到随“心”所欲,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这份真情实感。
  心灵之美——为拥有仁爱之心争当“好教师”
  “好教师”是需要发自内心,对学生深深的爱,不只是受到道德这一外在规则约束而践行教师的职责,而是要将道德内化于心,这颗心就是仁爱之心。仁爱之心是在发现不同学生之美、感悟他们成长的快乐的过程中孕育而成的、属于心灵的美丽。
  这种仁爱之心,在外国教育家看来,可以概括成一种对学生的爱。正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因为热爱学生,让教师懂得宽恕学生的过错,體谅学生的难处;因为热爱学生,让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亮之处,帮助学生成才;因为热爱学生,让教师忘却教学工作的辛累,乐于与学生共同成长。
  “仁者爱人”,作为一名好教师,更应该有一颗仁爱之心,因材施教,教学应当因势而新、因人而异、因事而化。首先,“好教师”应当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升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次,“好教师”还应当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求仁爱的时代价值,达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进而把仁爱之心在教学的过程中传递到学生中去,让学生也能发现与感悟仁爱的美丽,并学会向他人传递这份美丽。
  仁爱不仅是道德的内化,更是攀登的最高价值追求,是理想、知识、道德的升华与超越。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好教师定能坚定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使攀山随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好教师定能不断扎实自身的学识,攀登知识的高峰;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好教师定能塑造高尚的人格,攀登道德的高峰。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
其他文献
历史老师深度近视。一天在课堂上,他让坐最后一排的大个子回答问题:“你说说看,秦始皇在历史上做过哪些贡献?”  “不知道。”  “嗯?不知道?秦朝哪一年灭亡的,什么原因?”  “不知道。”  “不知道?我不是让你们预习了吗?你星期天干什么了?”  “我去朋友家喝酒了。”  “啊,你竟敢这样回答!”历史老师大怒,“下次考试你怎么办?”  “我才不在乎呢!告诉你,我来这儿是修理教室里的日光灯的!”   
只有获得评卷老师的青睐,考场作文才有可能获取高分甚至是满分。因此,了解评分过程及高分作文的捷径,是考前作文复习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为了帮助大家揭开评卷现场的神秘面纱,本刊特意邀请各地中考评卷名师,结合各考区的特点,列出了最受评卷教师欢迎的高分作文的五条捷径。现整理成文,希望能够为同学们的考场作文助一臂之力。  审题篇:横看成岭侧成峰  【中考原题】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 命题作文
●安全门搭扣  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的合页铁片门搭扣在不少场合都被用到,但它们都有同一个缺点,那就是,如果门搭扣没有被好好固定在门后,而是伸出来,人在出入门口的时候,往往容易刮破衣服,甚至受伤。给门搭扣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让门搭扣的合页呈45度角安放。如此一来,当门搭扣被打开之后,就会自然落下,“躲”到门后,而不是伸出来。一个小小的设计就能让生活中的小麻烦迎刃而解。  ●带密码锁的水龙头  在一些公
请问老师什么时候开始秃头的呀?  很……很早的时候……  那秃头有没有给您带来什么烦恼呢?比如理发店的人不太喜欢……  咳咳!同学们,你们要记住一个真理……  光滑的地面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你们还有脸说,我成这个样子还不都是被你们气的!  所以,你们一定要为我争气!争气?  老师,您都被我们气成这样了,还要我们为您争什么“气”呀?
现在,许多同学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手机,可是同学们对手机了解多少呢?    手机的发明    1973年4月3日,星期二,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当时,库帕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个移动电话是打给他在亚历山大·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对手,对方当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但尚未成功。  其实,
对于随时关注影视圈潮流动向的影迷们,可能对这几句有象征意义的歌词或文段都有所了解。不错,它们都出自同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小时代3之刺金时代》。提到这部片子,便永远不能避开身兼导演和编剧两职的郭敬明郭小四,他本身就是所有人物的缔造者,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能体会到这剧本的灵魂和精髓,不但在拍摄方面更加细致,而且在语言的改编方面更可以做到逐字逐句推敲,令其他导演叹为观止。  随着宣传词、主题曲以及种种对白的
网友A计划问:现在流行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青春期就是要叛逆,不疯狂,老了拿什么话说当年……可在父母眼中,我们就被要求做乖孩子,好好学习……老编,请你们说说,我们到底该怎样做呢?     青春有遗憾的小木编辑回答:亲,你是不是觉得疯狂就是干些坏事傻事啊,所以才成了“好好学习”的反对派?小木觉得,青春时的疯狂是把脑海里的梦想付诸现实,哪怕那些梦想在别人眼里是那么的匪夷所思!小木读初中时长得比较圆润,但
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气度与视野。  湘子桥畔,韩江两岸。作为潮州首善之区的湘桥,近年来立足实际,总结经验,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将湘桥教育的内涵提升、特色发展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叙事,用个性的实践不断追寻着“止于至善”的教育理想,收获了精彩连连、感动无数。  凝心聚力:至善教育的理念厘定  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文化是教育的精神内核。文化引领教育,教育促
去年冬天,我到林都伊春采访。一天上午,刚下过小雪,气温在零下二十多度。几位当地的朋友送我去宾馆,在路上,看到几名林业工人正在路边冻得坚硬的泥土上挖坑,坑边放着几株两米多高的红松。  我看出来了,他们是准备在这里植树。我一时感觉很奇怪,因为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在冬天里植树。  一位朋友见我如此表情,就笑着告诉我:“不用担心,在这个季节植树,棵棵保活。”不觉对朋友的话产生了兴趣,并向他请教在冬天植树的道
美国的亚利桑那州索诺兰沙漠,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任何动物想要在这里存活都非常不容易,往往在沙漠中驱车走几百里,也很难看到有动物生存的迹象,除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小鸟。  这种被人们称为沙漠小鸟的可爱精灵们,有着长长的喙,羽毛呈灰褐色,有着好看的斑点状花纹。它们为了在沙漠中生存,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是用自己的长喙,在仙人掌上打洞,然后在洞里做窝。仙人掌有着尖锐的刺,它的内部安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