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懒惰心理的矫正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在中小学教育中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身心能够健康发展,进而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养成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意志发展尚不够完善,不够平衡,面对较重的学习任务,比较易滋生惰性。这一不良习惯一旦形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式独立和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培养他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因此对于学生们懒惰心理的矫正必须要予以重视且采用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切实为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就这一问题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懒惰心理的成因及危害
  1.父母的榜样效应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不无道理,也道出了很多小学生懒惰心理形成的最大成因。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更为关键的是家长的行为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有些学生的作业老是完成不了,经过大量的调查我们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孩子教育的缺失,一些家长经常以工作忙为理由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家长在教育引导孩子方面偷懒了,孩子也慢慢会学,这样就促进学生懒惰现象的形成。
  2.孩子本身缺乏上进心
  這可能与孩子的性格有关系,有些孩子缺乏上进心。例如:作文比赛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水平,把文章写好。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懒得用心思考,懒得着力描写,应付过去了事,心想:班里有那么多的作文高手,也不缺我这一篇。这种缺乏积极竞争的意识和进取心的心理,很容易给孩子偷懒提供一个合理的借口,成为孩子们懒惰心理得意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矫正懒惰心理的方法
  小学生懒惰心理的成因有其复杂性,因此矫正小学生的懒惰心理必须要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多种方式着手,科学解决。
  1.从情感入手,培养学生战胜懒惰的意识
  帮助孩子矫正懒惰心理的着眼点还是应该放在心理层面,首先就是要注意心理上的引导与疏导,这就需要教师从情感着手来看展学生心理引导工作,从而使孩子迈出战胜懒惰的第一步。很多学生的懒惰问题是逐渐形成的,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要给孩子逐渐改变的时间。在日常学校生活中教师要针对这些孩子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提醒或者纠正;对于学生表现进步的地方要及时的予以肯定、表扬,使学生认识到只要自己肯努力,不良的习惯是能够逐渐纠正的,慢慢的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只要学生有了信心,我们再用恰当的方法予以引导,就能够较为有效的帮助这些学生逐渐战胜懒惰。
  2.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更离不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更是如此。因此,在帮助小学生克服懒惰心理过程中,需要家校密切合作,有效沟通进而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把针对孩子习惯纠正的举措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同时提出一些需要家庭教育配合的要求,特别是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于孩子的表现,家长还要加以不断督促,逐步让孩子体会到良好习惯带来的收获和进步。在有些问题上鼓励孩子动手尝试,情愿事后你成心再做一遍,或者和孩子一起做。孩子会将家里劳动习惯带到学校,在学习和生活中慢慢的会积极、主动,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3.适当激励机制的配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思想还是比较单纯的,喜欢得到肯定与表扬,教师要善于应用学生们的这样一种心理来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来配合我们帮助学生矫正懒惰心理。这样学生会有成就感,那么就会有做事情的动力,懒惰就无处藏身。例如可以每天给学生的进步用小红花的形式来呈现,学生得到了小红花就意味着他的努力付出是有收获的,这样会增强纠正不良习惯的信心。
  4.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彻底远离懒惰
  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克服懒惰心理也需要时间。对于懒惰的人,可以采取阶梯式和宝塔形的前进路线。对于别人一步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可以分几步来完成;对于别人一次就可以完成的任务按照由少到多的方法去实践。特别是在作业的布置上,对于懒惰的人教师要尽量少布置,等到学生在这个量上能保持以后再适当作调整。然而一旦一个个目标实现了,开始觉得可以稍稍喘口气,放松一下的时候,“惰性”就会在第一时间内见缝插针地来“袭击”。因此,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继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增加压力,努力完成,不给惰性留有丝毫的可趁之机。学生在不断地树立目标,实现目标;再向更高的目标……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慢慢地实现着:不被陷阱中的肉香所迷惑;不被钓竿上的鱼饵所诱惑。如此循序渐进,用实际行动在战胜那个讨厌的“惰性”,惰性便会退避三舍,离学生而去。
  总之,懒惰是一个人成功的大敌,战胜懒惰,战胜自我,才能不断地前进。虽然克服懒惰,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反复抓抓反复,那么,一切懒惰的行为都会迎刃而解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当今社会教育的新形势下,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在初中整体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其自身的高效作用,同时在青少年群体中如何树立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这都是目前生物教学所要考虑的首要难题。只有积极面对初中生物教学所出现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推动生物教学在初中阶段向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物教学 问题对策  初中生物是青少年认识生物和学习生物的关键切入点,在这个时期它
【内容摘要】立足学校教育,语文课程资源的最终目的是能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一切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条件和资源都可以拿来利用。那么,正确有效合理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就非常重要。笔者通过调查农村中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过程,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教师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不足、学校对该校本课程资源的评价不够科学、经费资源分配不合理、校本课程资源的系统性有待提升、师生配合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因材施教、小组合作教学等,初中生通过教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践行初中音乐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有助于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效果,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怀。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 音乐 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部门对培养人才的核心素养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要求,不仅要体现核心素养目标的科学性、民族性,同时要与时俱进的
【内容摘要】弥补学生文体意识的缺失,可从阅读经典范文、思考文章主旨、填补课文“空白”、训练文体沟通等四个方面来培养,从而实现读写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文体意识 缺失 培养 弥补  起着指挥棒作用的高考作文命题逐渐走向开放性和创意性,从命题、半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浙江卷近五年都是新材料作文,要求均是“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这意味着考场作文文体不明确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现象,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也有所提高,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也有所改变,教育的信息化现已成为新的流行趋势,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现在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它不仅可以给学生和老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所以对于语文教学的实践应用,交互式白板与语文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对各个学科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语文 教学  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
【内容摘要】在高中学习阶段,语文这一学科令很多学生非常头疼。但是它又不像数学这么费脑细胞,也不像英语语法一样难以理解,如果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进步。高中语文最难攻克的无非就是三大板块:文言文、古诗词、作文。本文主要对诗歌鉴赏这块专题在教学中的反思进行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语文 诗歌鉴赏 教学反思 高中学习  对于古诗词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意境,无论是在朗读或者是在背诵过
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时常发现这样两种现象:一是班主任管得又严又狠,班级学生看起来很“听话”,可是班主任一离开,学生便“大乱”,而且经常会出现师生间的“对抗”,更不用说学生独立主动地去完成好一项学校布置的任务;二是班主任很民主,处处“学生至上”,看似和学生关系很近,可是班级组织纪律性很差,学生随便散漫甚至肆无忌惮,对学校布置的任务很难及时高效去完成。  我认为,出现上述两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班
【内容摘要】二十二年的教师经历,由一位站在讲台上瑟瑟发抖的二十岁的大姑娘变成一个唠唠叨叨的四十岁的大妈,对“教育”这个词也有的比较深刻的理解——教学和育人。下面文章就想说一下我的几点感受与转变。  【关键词】转变 欣赏  记得刚毕业那会,怕学生不听,第一节课就“发威”想镇住他们,没有笑容,不容学生违背我的观点,甚至用动手来维护我的尊严,于是我有了“冷美人”的称号,无论是我的单科数学成绩,还是班级管
【内容摘要】以绿色课堂为基础,结合化学学科,通过在课堂内外绿色化学思想的植入,构建起高中绿色化学课堂。  【关键词】绿色课堂绿色化学绿色话题  绿色化学理念的植入从内容上看,绿色化学可以丰富高中化学教学的内容;从环境与人共生的角度上看,绿色化学能从源头上遏制污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绿色化学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长久发展。因此,对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都能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是化学教育
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重点,也是我们花时间最多,但收效欠佳的一个部分。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增强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需要我们教者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和探索。  一、认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实状况  1.教教材,忽视教材例子作用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能教教材,要用教材教”,而在实际教学中,只教教材的现象还客观存在,且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教材中的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但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