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教学片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v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实验,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杠杆;平衡
  中图分类号:TG375 .11,B0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204-01
  本次实验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是铁架台、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
  一、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拔图钉”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杠杆,只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然后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并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教学过程(片段)
  师:生活中使用杠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生:省力、方便……
  师:生活中在使用杠杆有时需要杠杆静止,如杆秤,有时需要杠杆转动,如用羊角锤翘起钉子。我们把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那么杠杆的平衡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出示图片,一位成人和小孩玩跷跷板。
  师:1.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生:……
  师:2.跷跷板在水平位置静止由哪些因素决定?
  生:猜想
  学生探究:
  1.如图1所示,在木尺的一边挂上钩码,一边用弹簧测力计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3.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4.钩码数量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5.观察分析实验数据,看看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生:两边的力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距离的乘积相等
  师:如果杠杆的左边改用弹簧测力计斜着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你发现什么?
  (使学生发现:当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杠杆时,左右两边的力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距离的乘积不再相等。形成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教师引入“力的作用线”和“力臂”的概念。)
  生:操作,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同一位置沿不同方向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力时力的大小不同?
  师:同学们都知道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师:介绍力的作用线,然后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来,用刻度尺测量出此时支点到这个力作用线的距離,结果会发现两边的力和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相等。
  师:这说明杠杆的平衡跟哪一段距离有关?
  生: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师:物理学中把“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动力臂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用字母l2表示。
  师:为什么我们开始实验时得到的杠杆两边的力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距离的乘积相等呢?
  生:由于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钩码对杠杆的拉力竖直向下,这时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恰好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师:实验中为什么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生:便于测量力臂。
  教师:由以上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学生: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三、结论说明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力臂概念的引入和理解。传统教学的方法是通过实例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并通过作图来强化,再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都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告诉学生的,学生虽然能知道力臂的概念,但为什么要引入力臂这个概念?力臂在杠杆平衡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都不清楚。所以我对这节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对“力臂”的处理,不“急于求成”,不强行灌输,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顺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孜孜探索,最终建立力臂的概念,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经过调整后,发现力的作用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有关(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只不过,我们用力臂取代了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对杠杆平衡的影响,简化了问题,方便了研究。)引入力臂的概念,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无定法,无论哪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都要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我觉得高质量的学生活动应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只要能使学生真正地产生思维的火花,都要提倡。老师需要做的是,在不同方法当中结合实际做好适当的选取。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让学生做好笔记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对笔记的应用价值进行认真的研究,指导学生做好笔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本文针对笔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笔记  中图分类号:G424.21,I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117-01  在小
摘 要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寻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人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利用好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朗读评价的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精心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本文主要探讨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朗读;强化记忆;语感;意义  中图分类号:R363.2 5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可以运用有效改善课堂氛围、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得以在各自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为了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教师应科学设计合作学习活动的导学问题、巧妙把握合作学习时机并实施以激励为主的小组有效评价。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教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
摘 要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方案的实施迫在眉睫。新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包括教师、学生、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分析与讨论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与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所以说情感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智力教育而言的,是对智力教育的补充与发展。为此在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用情感教育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情感教育;素质;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4.68,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6-0173-01  在对学生进行情
摘 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我们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传播人类文明,还需要关注小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融入现实的生活,让学生产生社会责任感。帮助小学生进行多方面的链接,促使小学生也能思考,也能构建学习平台,也能够拥有大情怀。观察当前的社会大背景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数据化时代,传统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并不适宜,我们如何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发挥出预期的价值呢?笔者认为,就要在小学
摘 要 在初中阶段教学过程中,物理学科非常重要,物理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对大部分初中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可以把复杂的物理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让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物理知识变得形象简单,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模式;初中物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小学生由于刚刚开始学习数学,缺乏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让小学生难以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点,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积极性下降,对数学的学习效率越来越低。而创设问题情景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创设相关情境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形象化的思考,能够提升课堂效率,使小学生更加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情景,情境教学  中图分
摘 要 在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活动相关问题的出现以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在这些问题并未解决的时候往往阻碍着幼儿教育的推进,使得孩子不能够在幼儿阶段获得更多有意义的教育。因此,本文将根据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具体分析,从而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达到帮助更多老师和学生的目的。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B01,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也越发的广泛起来,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在教学工作中提出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信息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其中所隐含的问题也慢慢显现了出来。教育信息化不仅对于教师提出了要求,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相应的提升要求。文章当中先是分析了当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之后浅谈了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