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化教育奠基幸福人生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践行诗化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对生活的领悟以及对爱的感知能力都有很大帮助。但只有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诗歌,才能让他们在诵读中提高理解,进而受到熏陶感染。所以,编纂以诗歌为主要内容、适合学生诵读的校本教材,是提高诗化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精选诗歌内容,编纂校本教材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等,把适合学生学习的诗歌选进校本教材,是提高诗化教育效果的前提。
  一、二年级学生最喜欢读韵律整齐、朗朗上口的小诗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儿歌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诗的韵律、对仗等知识。并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内容写成儿歌,让学生在读中规范行为。例如《上课歌》:铃声一响,快进课堂。腰板挺直,目视前方,老师微笑,夸我真棒。老师爱我,我要争光。低年级的教学中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很多,枯燥地去记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编成小儿歌,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忆质量就会提高很多。在中年级的校本教材中,学校按照“植物篇”“动物篇”“送别篇”等,将古诗中的经典诗文编辑其中,并配上图画,让学生诵读,感悟语言美、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因此学校安排“边塞诗”“送别诗”等,注重他们对诗歌情感表现、意境营造的感悟。
  创建诵诗系列课,感悟诗歌之美
  学校校本课程以集中赏诗、诵诗、唱诗为主,力求为学生打开一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好的诗画世界,让学生感受祖国诗文的魅力与韵味。
  诵诗课——走进诗之美。在一、二年级的校本诵读课中,教师自己创作的“校园教育小诗歌”和陶行知老先生一篇篇通俗易懂的教育小诗,使学生在《上课歌》《课前准备歌》《下课歌》等一系列充满生活实景的小诗歌诵读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唱诗课——感悟音乐美。学校将音乐课与诵诗课整合,在诵读的基础上,教学生按照韵律唱出古诗。在古典的乐曲、优美的韵律中唱诗,更能让学生深刻感悟到古诗之音乐美。《竹石》一诗,表达了竹石的坚韧之情、勇敢之意,听着铿锵有力的歌声,学生俨然看到了满山翠竹的迎风傲立与坚韧挺拔。唱诗课,使学生的心灵和一首首经典诗词更加“情通意合”。
  画诗课——体味色彩美。学校将美术课与学古诗整合为画诗课。课上,教师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体会其色彩美。并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诗情,展现美、抒发美。
  舞诗课——感受意境美。师生在“诗情诗曲”中追寻形体美与心灵美,使心灵、身体与诗意相通,与美好生活契合共生。在“明月几时有”的词曲中,舞蹈教师和学生翩翩起舞,演绎着“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诗情交融。舞诗课,成为学生享受自我飞翔的旅程,个性与激情在这里得到了艺术化的释放。
  学生们还拿起笔,表达心中的情感。如《走步诗》:慢步轻声,你我右行。不拥不挤,我们文明!简短的小诗歌,渗透着学生对行为规范的理解和对做文明人的向往。天真的语言、纯真的情感,让学生们爱上诗、爱上生活。
  开展多彩活动,内化诗外化行
  在诗化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也要关注学生心灵品质的发展。
  在学校的读书节活动中,学校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篇、制作手抄报、剪贴报、写读后感、进行诵读比赛、创作诗化作品、解读名言等。在诗歌节活动中,学校开展诗配画比赛、诗歌手抄报评比、原创诗歌赛、唱诗赛、诵诗赛、诗词积累比赛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得到教育,而且受到鼓舞。他们在诗中成长得踏踏实实,在诗中感受到了师生爱、同学情。
  陶行知先生曾说:“困难诗化,所以有趣;痛苦诗化,所以可乐;危险诗化,所以心安;生死关头诗化,所以无畏。”诗化的教育和教育的诗化,使教育的真善美成为教育之魂。诗化教育是关怀生命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是唤醒和引发的教育,是精神相遇的教育,更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教育,应成为追求教育真谛的校园永远靓丽的风景。
  ■ 编辑 吴君 ■
其他文献
中国石油大学已走过了56个春夏秋冬,经历过曲折与坎坷,也分享过喜悦与荣耀.56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使命,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优秀专门人才,被誉为“石油人
“我选上了DI创意秀和鼓乐齐鸣两门选修课,你选上什么课了?”开学第一周,小兰同学和小伙伴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下周的选修课,通过校园网上的选课系统,他们都从六门科技课程和六门艺术课程中选中了自己最喜欢的两门课。  从2013年以来,学校为三至五年级学生开设了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选修课。借助信息手段,学生在学校云平台上自主选择选修课程。  利用云平台选择课程,既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又便于学校
“天涯若比邻”是人类古已有之的美好愿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通信事业从无到有迅猛发展,我国的信息安全事业成就辉煌,而在这背后有着数以千计为支撑通信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者。北京邮电大学就孕育了许多中国通信业的信息巨子,生发了一批批通信业界的顶梁柱,其中叶培大、周炯槃、陈俊亮、徐大雄和方滨兴5位院士堪为代表。他们虽身居一隅,却心怀天下,用无限延伸的通信信号,真正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期翼。   
创造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般的思维基本性质,又具有自身的独创性、突破性、新颖性。创造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一般思维所无法比拟的,也正是我们作文中所必须具有的。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1.摹拟思维训练  摹拟范文,是引发思路的一个切实、有效的办法。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乐于摹仿,敢于摹仿,善于摹仿。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故乡的
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是中关村一小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关村一小的学生大多来自中国科学院家庭,生活环境以及父母从小的引导与熏陶使他们很小就喜欢科学,对新知识有着更多的兴趣与求知欲。我们了解到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数学、科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更多的学生还有更高的需求。为回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
摘要 社会公众呼吁高考改革应将国家统一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但综合素质评价不能完全通过纸笔测验,只能通过人为地、主观地评分进行。要使公众信服教师和学校对学生作出的主观评价,其前提条件是全社会建立一套系统的社会诚信机制,约束教师和学校的行为,防止徇私舞弊者出现,从长远的角度解决主观评价和公众信服的矛盾。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诚信机制尚不健全,全面实行综合素质评价还为时尚早。在此,笔者提出了4条可行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的出台,虽然让学生远离了“题海战术”,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没有减少,家长对孩子优秀学业成绩的期望值还是不变。如何做到“减量不减质”?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对教师来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适度性,更能生动地吸引学生全情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减负”与“提质”一同发展。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要想学
记者:今年上半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开展了以“强化特色,服务城乡建设;破解难题,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请您谈一谈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全校达成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