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3839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倡不断深化,对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过程中一门重要的科学,在高考中占比较大,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由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效果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要目标,从而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不仅应该以提升学生数学课业成绩为单一目标,也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效果如何,有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有怎样的应对措施和建议,从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效果,本文将从这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界定
  由于各国研究主体的差异和实践研究目的、角度的不同,因此合作学习并无一个统一和确切定义。尽管各国表述不同,但是我们归纳其中共同点,综合各种研究定义可以概括出其特点:第一,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至少两人以上,才可以称为小组;第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第三,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团体形式的学习方式,但是个体能力也可以充分展现和发挥;第四,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不可缺席,教师应该充当积极的指引者和解惑者角色。通过以上特点的总结,笔者尝试得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定义,即指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课堂交流的方式,在能力水平不等的关系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一种提高课堂的教学方法,此外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学心理、竞争意识等。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存在问题
  第一,盲目分组缺乏效果。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切实提高学生课业成绩而设置的。如果在具体实践中仅仅为了形式而进行盲目分组合作学习,就会丧失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课堂形式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采取这一教学方式之前,一定要对将要授课的相关课标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制定出与现实情况相符合的方案。例如对一些难度十分大、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能效果就不会特别好。因此在授课前,教师一定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刻理解,再制定适合的授课模式,切忌不可以为了形式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而盲目分组合作,这样预期效果没有达到,反而会适得其反。
  第二,小组成员分配欠考虑。小组成员分配属于小组合作学习中重要的一环,教师不能够因为上课座位的便利性等因素,忽视小组成员的分配。在分组过程中要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激发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小组成员分配时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等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评估后再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见能力的均衡。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应用
  针对以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实际应用。
  (一)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保证
  教师在备课时,如果设计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那么就要在上课前考虑好小组的分配设计,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构成,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应该是互补的,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效展开。在小组分好之后,还要再每组之间选择一个小组长,这个人选的选择可以由教师安排,也可以小组成员内部之间选择,本文比较推崇第二种方式。小组长可以作为组员之间增强凝聚的一个催化剂,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也可以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二)多样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笼统的提法,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有不同具体的表现形式。一般说来,在一堂课当中,该模式的应用不会一成不变地单纯采取某一种形式的合作,而是几种“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结合使用。在实际的运用中,有以下几种基本的形式。
  第一,小组收集资料。考虑到每个人收集资料可能会出现大量重复性内容和解题方式的出现,选择小组收集資料的形式,可以避免小组成员内不资料收集的重复率。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意见交流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小组内收集资料的不足,进行重点学习和补充。这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能够使学生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第二,小组讨论。小组成员之间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课堂小组讨论,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学生可以在相互交流和探讨中交换思路,获得解题灵感。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比单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效果要好很多。
  第三,小组间比赛。教师出题后,可以计算时间,看哪个小组先完成解题人物,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这会在无形之间,培养学生做题速度和做题准确率。
  四、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切不可在没有完全消化的前提下使用。同时应该注意之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问题,避免重蹈覆辙。坚持用正确的理念和方式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贺振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7):68-69.
  [2]杨娇娜.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0):65.
  [3]厉东利.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3):96.
  [4]肖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30):33-34.
其他文献
本文以褐飞虱为研究对象,筛选了18种褐飞虱的防治药剂,并将其中活性较好的药剂进行复配,筛选出具有较高活性的混剂。同时,评价不同类型增效剂的增效作用与复合增效作用,并研究药剂
摘 要: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著名典型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之中。通过分析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解法的具体过程,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策略,在合作探究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满足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鸡兔同笼;解法探析;分层次教学  一、引言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算书《孙子算经》中著名的数学问题,其内容是:“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
摘 要:为了处理好现代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机,文章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培养进行了探究,包括创建自由化学习环境;构建自主学习情境;开展趣味化物理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学习动机;自主学习情境  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知识点以基础为主,不能
摘 要: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对初中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要传授学生重要的化学知识,提升他们的化学学习能力外,还要将问题化教学应用其中。问题化教学的应用,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为学生营造充满趣味性的语言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建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
摘 要:今后,运用信息技术的一大主体为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以打下牢固知识基础,做好今后学习的准备。基于此,在本文中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对策。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设计  一、引言  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中,生活化教学方式相对突出,有利于抽象性较强科目的教学。而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差,并且
摘 要:对于我国而言数学的教学是基础学科教学,从小学就开始进行了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成长,而且还有利于其对基础的掌握。因此,教学设计是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了达到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果,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便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能力;设计能力  目前我国的小学教学阶段
摘 要: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中,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高效课堂”给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从技术支撑高效课堂的实施方面以交互式白板为例,以“高效课堂”的本质为基础,对高效课堂要完成的4个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评的方式、发展的方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且对基于交互式白板技术支撑高效课堂的实施模式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高效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摘 要:数学是一门在社会生活发展中产生的学科,从回归生活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是从数学知识产生源头建构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对提升学生知识掌握效果与效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基于教学改革向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文章探究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以便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从多视角引领学生认知数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  新课程背景下,更倡导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