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必不可少,它对于同学们思考、知识拓展、语言交流、解决难题的能力提升很有帮助。因此,语文教学的成果和同学们学习的提高、成绩的改善都与阅读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接下来,我将对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把文章意境与实际相结合、创新课后评价方式的三个内容进行描述,去研究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阅读教学方法探究;初中语文阅读;九年级为例
  一、 引言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是注重培养同学上课的听课能力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但是这样会导致学生只能吸收书本知识,缺乏对知识面的拓展,了解的东西就会很狭隘。所以,做好阅读教学的工作,是值得所有老师深入探究的一件事。本文中,我将通过教学实践的经历来表明我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二、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
  语文课本的编制都是各位文学专家在经过全面的研究和探讨、查阅后才成型出版的,所以课本里面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词语都是具有一定历史意義的。但是语文课堂相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略显枯燥,并且课本上的课文大多数都过长,老师上课也只是粗略讲解核心内容,很难会给同学们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所以,课前预习充分,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
  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培养一种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思想,只有对课文内容了解充分,才能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并且将精力全部投入到课堂上去。语文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有时快,有时慢,如果节奏过快,学生就不能听懂内容。如果学生提前预习好课文,就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你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能有解决,下课及时询问老师,解决了问题,就是一种收获。这样,你比其他同学学到的东西就会更多。
  其次,有些同学在预习的时候会找不到方向,可能文章很难或者篇幅太长不易读懂,那么这个时候,在学生预习之前,老师也应该给予同学们一些帮助。比如前一天给同学布置一些任务,提出一些问题,讲一下文章的重点和思路。
  案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学们在对这篇课文提前预习的时候,老师先提出问题:
  1. 鲁迅的生平简介
  2. 这篇文章的风格
  3. 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同学们的预习就会有方向,并且思路清晰,从作者背景资料着手,以作者的角度去探究文章的写作意图,才能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时提出问题,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探讨,能很快地提高课堂效率,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这样,同学们自己先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就能得到解决,利用课堂的时间学懂文章,并且提前预习,记忆深刻,自身的视野和知识面也能够逐渐被拓宽,长期养成这种预习和思考的好习惯,能够有效提高语文的成绩和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 文章意境与实际相结合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同学们也往往只是从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画中去了解文章,去想象文章的意境,而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没有想要去阅读文章的想法。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就可以适当地增加情景的表演和教学,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同学们都能亲身参与到课堂中去,把他们的兴趣提升了,也会愿意花时间去阅读他感兴趣的文章和书籍。
  案例:《望江南》为例
  可以搜集一些江南的图片,与古诗的意境相符合最好,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感受江南烟雨带来的美好、静谧。通过身临其境的教学,提升兴趣。
  可以进行情景剧的表演,学生自己提前制作需要用到的服饰以及装饰物品,上课前准备好,将情境表演穿插在课堂之中,营造欢乐的氛围,过后,同学们再一起齐声朗读课文,老师简单讲解过后,同学们把自己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分组相互讨论,然后每组轮流作答,进行评比,回答最正确的小组获得奖励,以示激励。课后,同学们不用花太多时间去复习,也能记忆深刻,这样不仅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能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 创新课后评价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课方式单一,课后也只是布置很多的练习作业,而学生也只是把作业当作任务,完成了就好,没有涉及的文章篇幅也不会花时间去仔细阅读,往往对一篇课文不是完全了解。但是,如果课后老师把作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或许会比做作业的效果更好,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案例:《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课堂之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还能再次消化和吸收课文内容。可以让同学们在生活中留意自己的叔叔,看看他是怎样的形象,观察他的日常,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叔叔的文章,表达出对自己的叔叔的喜欢和敬佩之情。
  另外,在课后评价环节,老师和学生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老师要对学生课前和课后阅读的成果进行评价,如果评价好,学生会继续养成阅读的习惯。另一方面,同学也应该对老师阅读教学的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有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有哪些是有待改善的,老师和学生相互探讨,共同进步。
  五、 结束语
  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效率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其知识面,并积极推广和学习,找到一种老师和学生共同受用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春梅.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阅读质量——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6,(09):46.
  [2] 陈向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自主学习方法略谈[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2):35-36.
  [3] 戚淑玲.新课改视阈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探[J].新课程(中旬),2013,(09):57.
  作者简介:
  杨洁,江苏省镇江市,镇江市丹徒区高资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我们语文教师历久弥新的话题,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我们教师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经过我多年教学实践研究发现:运用“手指上的阅读”这一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手指上的阅读;兴趣  【案例背景】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学生的阅读常常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进行课外阅读时更是如此,走马观花,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还都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引导小学生正确面对激烈教育竞争和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有效创设的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有效创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创设良好
摘 要:依托乡土校本课程,使之成为真正培养有家国情怀和家乡底蕴的最形象生动、最真切感人的活教材。校本课程设置基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终极目标。校本课程编排必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要以生为本,二要把课程文本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校本课程基于县情乡情,课程设置涵盖三个方面主题。校本课程主要通过四个途径来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我们的初衷,探索校本课程教育模式永远在路上。贯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存在低效现象,学生阅读兴趣不浓。新课标倡导培养阅读兴趣,享受阅读的快乐。文章提出“悦读”,提升阅读能力的桥梁的论题,从编写和表演课本剧、抓住生活体验、丰富文本内容等几个方面,论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悦读”氛围,实现由“阅”而“悦” 的飞跃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悦读;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中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的缺失,让许多孩子不再懂得敬老尊贤、尊师重道。在小学着手思想教育是最基础、最简单的时段,这个阶段,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品行,为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国学教育;传统教育  一、 引言  俗话说得好:“先做人,后做事”,这句话说明品德比智力的发展更重要,而品德的发展对人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我们
摘要:在国内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与教学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在教学效率上,需要教育者尽可能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保障课堂教学效果。而就国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笔者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以北师大教材为例,提出了几点打造初中数学高校课堂的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校课堂;北师大教材 
摘 要:留学生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一项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是目前最具广泛性和权威性的汉语能力评价标准。推广汉语水平考试意义重大,对汉语教学具有积极广泛的影响。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汉语水平考试的积极作用,加强考教结合,提升汉语教学水平。本文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将汉语水平考试与汉语教学相结合,提升留学生汉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汉语水平考试;汉语教学;考教结合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汉
摘要: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官,但责任重大,如何做好学生工作管理好班级是一门艺术,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特长,不仅能有效管理好班级,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潜能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有的班主任辛苦得要命,却收效甚微,常年疲于应付处理学生的各种事情。有的班主任洒脱自在得很,学生收放自如,即使他偶尔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这个大背景下,要求教师不仅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还有课后对知识的巩固升华。尤其是数学这个有着独特学科性质的学科,要多做多练才能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如果想做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则更需要对基础知识应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些就需要对课后作业内容提升设计。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在作业的内容不会太过于繁冗复杂,保证知识的正常“消化”的同时,以一种高效但不会让学生感觉负担的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刻
摘 要:在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便需要老师充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以问题设置为导线,灵活应用教材内容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基于此,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为学生更好地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政治;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在当前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