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得意又得言”,双目“炯炯且有神”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读了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留给我特别深刻的印象 :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眼龙”,睁大了注视内容的眼,紧闭着本该聚焦语言形式的目。怎么让学生睁大这只眼?靠学生的自得自悟恐怕为时已晚,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我们这些过来人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在语言表达处、在文本秘妙处、在谋篇布局处,时时唤醒、常常提示,庶几方能使学生双目炯炯、切实受用。
  一、案例描述
  片段一:《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阐明了它的历史意义,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那段屈辱却又英勇的历史。那么在了解了内容之后,我们还不能放弃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提问:“文中像这样相对的词语还有很多,你能找出来,比一比吗?”
  生1:我军说话是“大声喝问”“严词拒绝”,而敌人则是“气势汹汹”“无理要求”;
  生2:我军是“同仇敌忾”“奋起还击”,而敌人则是“恼羞成怒”“哇哇吼叫”“疯狂扑来”。
  ……
  在描写敌我双方的时候,作者选用的是不同的词语。其实,词语是有感情色彩的。抓住这类词语的比较和辨析,不但能准确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能较好领悟课文语言是如何表达的,以及所能起到的作用。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应该把握住这些词语,进行对比,就能立刻把握住作者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片段二:《天游峰的扫路人》对武夷山的险峻描述得十分形象,贴切的比喻、具体的数据、侧面的烘托,把天游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这段文字就应以赏画的方式来品味,抓住细节来读。
  我是这样做的:浏览课文,找到描写天游峰的句子——自读品位天游峰的特点——交流感悟的收获(引导学生抓住“银丝”“抛”“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顶天立地”等词句感受天游峰的险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小结写法:作者以形象的比喻“银丝”、具体的数据“九百多级”、侧面的烘托“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多角度展示了天游峰的“高”“险”。这样,学生既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险峻,又学习了具体的描写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反思与分析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教学无非就两件事:教什么,怎么教。语文教学也不外乎此。很多教师在大语文观的影响下,模糊了对语文的本位认识,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无目的的学科整合,这样做语文课堂是活跃了,但因为没有把握应有的“度”,使得语文的“本体”给丢失了。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被视为“少、慢、差、废”最主要的原因了。对于“教什么”,是被我们许多老师所忽视的,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 王崧舟老师作了简明扼要的概述:“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两件事,第一件事:由言到意。它是理解的过程,倾听的过程,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第二件事,由意到言。它是清肃的过程,表达的过程,表现的过程……”
  如何才能“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在语言表达处、在文本秘妙处、在谋篇布局处”给学生以唤醒和提示?我觉得,我们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还是应把教材作为钻研的主要对象。其中,课后的练习应作为把握“教什么”的重要依据。只要翻开《课标》,我们立即就能读到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样的句子常常会出现在我们老师的“嘴上”,出现在老师的“纸上”,却很难出现在课堂上。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是体现和落实《课标》的最佳载体。第十二册教材共24篇课文,其中9篇课文在课后习题中安排了关于词语的练习,如“体会词语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词语的细微差别”;5篇课文安排了关于篇章的练习,如“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说明的”“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母校的眷念之情”;其余10篇课文安排的是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等。
  从教材的编排不难看出,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是并重的,甚至有点偏向于语言形式。教师在备课时能将目光停留在课后习题上,以习题为突破口,定能在语言形式上有所为。案例中所描述的两个片段都是以习题为起点,在语言技能训练上下工夫,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语言的训练必然能引导学生感受其承载着的思想情感。从语言出发,感悟人文内涵,再回归语言,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情感思想的体验、感悟契合得天衣无缝,让我们的学生“得意又得言”,双目都“炯炯有神”!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湖南省高职国际商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为例,重点介绍与分析了其在建设中引入的“无界化”理念,以及构建专业群专业体系、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团队等方面的一些体会,希望为整个高职特色专业群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无界化;国际商务;特色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0-0095-02  一、引言 
摘 要:大学生社团管理的有效性不仅会对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潜在地影响着学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在对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大学生社团调研、座谈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我院社团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适合当下学生群体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社团管理研究,实现大学生社团健康蓬勃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社团管理;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
“利用教育信息化校园网开辟德能银行网络平台 。将学生每学期的德能表现通过德能币的形式体现。通过班级、班主任老师考核及个人的表现来存支德能币。存储文明,收获习惯。将银行运作方式引入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和学习能力表现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享受生活、享受进步。”在湖南省华容县实验初中(以下简称“华容县实验初中”),彭志宏校长侃侃而谈。  作为华
摘 要: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把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看成是一对此消彼长的敌对矛盾,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认识不足,放弃引导。“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如何才能不相互掣肘呢?本文就此阐述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教师主导地位;自我放逐;重新追寻  学生是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把课堂的一切交给学生。有的教师过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语文教学看似春光无限,实则芳华落尽。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
摘 要: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不仅学生管理上产生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学生会管理模式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本文着重研究从单一的院学生会管理模式演变为院系二级学生会管理模式,院系二级学生会制度的设立和完善,可以将学院的专业性质和学生数量化整为零,使学生活动、学生工作渗入到各个专业、各个班级,充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功能。  关键词:部门设置;工作模式;制度实践;分级管理;
摘要:教材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和把握教材习题中的有限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教材习题的研用策略主要有:沟通联系,理清习题编排的意图与层次;换位思考,预测学生解题的特点与难点;整合重组,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与效度;拓展延伸,增加思维训练的宽度与深度。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时间的长短进行灵活处理,才能让教材习题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教材习题;研读;沟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需要老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福建省龙海市实验小学课题组提出了“小学语文导读提纲的设计研究”,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前预习;小学语文;导读提纲;自学能力;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
摘要:古诗教学对于年轻小学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古诗词能够对小学生的文字素养和精神起到一定的提升和熏陶作用,因此找到正确的方法进行教学是关键。本文针对疏言、显像、悟意、化言四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古诗教学。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疏言;显像;悟意;化言  古诗是文学殿堂中美丽动人的文化。要是古代诗人智慧的结晶,它蕴涵的丰富文化是我们每一代人都应该学习的宝贵财富,它对小学生的心智与审美的养成起
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苏某高校青年教师流动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针对调查呈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优化科研环境以及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等对策建议,借此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流动意愿  高等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造就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前提是具有一支稳定、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
熊月之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一书中明确指出:“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都促使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1]正如以上所述,认为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影响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观点已很普遍,也有许多其他文著持有相同的观点,但历史并不只有一种声音。    一、辛亥革命影响下的民主共和的局限性  1.统治阶级内部没有达到真正的民主  民国初年一共成立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