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有效教学是现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较为时尚的一个概念。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你的每个教学行为必须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不能做无用功。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而评价教学效果的一个最重要的量化标准就是学生在这一堂课中了解了多少、体会了多少、收获了多少!而要想让学生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得到发展和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乐学”“愿学”的前提下自觉得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就是巧妙地设置课堂教学情境。因为只有在震撼、生动、亲切、有趣的情境中学生才能真正乐于参与其中。
思想政治课是真正教人学真、学善的一门课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在学会求知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做人!也正因为此,课堂教学多少带一些说教的色彩。虽然道理深刻、但学生不愿接受。如果我们能将深刻但又枯燥的理论用一个能激发他们兴趣教学情境呈现出来,教学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一、壮大学生主动参与的胆量——创设和谐情境
要想让学生自由与自主地在课堂上进行思考、探究,进而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这就需要有一种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所营造出的和谐的学习情景。音乐的旋律不仅给人以美好的感受,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运用音乐进行教学,对创造和谐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改变学生心中思想政治课刻板、严肃、枯燥的印象,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有着积极作用。如,讲授“我爱我家”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就得不到触动,因为学生虽然每天都得到父母的呵护关爱,但是很少有人将平日里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加以细细品味,甚至很多人觉得理所当然,为此,我播放了一段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雨伞,有人给你打……”
此时,学生从那优美的旋律、感人肺腑的歌曲中感受到母亲的艰辛、母亲的慈爱,领会到母爱的伟大,从而使他们情感上得到升华。生动的旋律表现了教材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学之有味,思之深刻。
二、满足学生主动参与的需要——创造生活情境
强化教学与现代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学的必然。这个必然性体现在“活”“真”“实”“广”四个字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景,使学习内容向生活渗透,学习形式向生活贴近,体现出学习与学生生活的密切相关,从而对学习产生一种需求,体现“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如:在讲授“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我设计了这样情景,在教学《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我先拿着手机激动地告诉学生:
“同学们,我中大奖了!真的,手机里刚刚收到的短信,说我的号码中了一等奖,奖金就6.8万元。还说必须在今天10:00之前汇去800元邮寄费,他们就把奖金寄来。
同学们,我是去寄800元汇款费呢,还是给大家上课?”
学生齐答:“给我们上课!”
我接着问:“为什么呢?”“这是诱惑!”……
通过问题层层创设,学生纷纷起来发言,为老师献言献策,同时也把自身经历及见闻引入课堂,激发全班同学的深思,此时,老师趁热打铁,循序渐进的引导,使我们所探讨的问题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渐渐清晰,加深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三、搭建学生主动参与的舞台——创设活动情境
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活动和实践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调动眼、口、手、脑多种感官去获取直接经验,增强感性认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操作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能力。另外,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满足了学飞扬兴趣和需要,充分发挥了学习的潜能,甚至有时会有一种新的发现和见解。如:在《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
师:生活中我和同学们一样,有空的时候也经常会去网上冲浪。那天我打开QQ,准备和大学同学来个网上见面。结果还没有开始聊,同学就发了一条信息给我。(课件展示:老同学你好,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赶快点击www.jqwx.com,去看看吧!)
师:同学们想不想点啊?
生:想(部分)
生:不能点(部分)
师:我刚才听到有同学想点击这个网址,那我就满足他的好奇心,林×,你就代表所有想点的同学上来吧。
(被请上来的学生十分开心,来到讲台二话不说,手指就朝鼠标上一点,结果电脑出现黑屏)
生(林×):(表情十分尴尬,轻声)怎么回事?(接着就往座位跑)
师:(表情十分慌张)完了!林×,今天可是上公开课啊。你得赶快把我电脑弄好啊。
生(林×):(低头不语)
生:老师快启动杀毒软件。
生:老师,马上断网,重启后进入安全模式杀毒。
师:幸好我的电脑安装了杀毒软件,那我马上杀毒。
(课件展示:出现杀毒软件界面,十几秒种后,电脑恢复正常)
师:幸亏同学们及时的建议,否则今天的公开课就要泡汤了。林×,你可差点害死我了。当时有很多同学都说不要点击这个网址,你为什么还主动请缨啊?
生(林×):好奇,想知道老师的同学到底为您准备了一份什么礼物。
师:看来你是没有经受住诱惑啊。刚才的事给我们一个启示:网络并不是一块净土,有时网络是不安全的,所以同学们在网上冲浪时,遇到陷阱要警惕,面对诱惑须克制。
四、成就学生主动参与的体验——创设成功的情境
成就学生成功的需要,包含二层含义:一是为学生提高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尽可能地丰富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学习的成功与欢乐,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个灵感来自于课外我和学生的一次交流,当时我问这个学生上课怎么不爱回答问题?(因为在其它课堂上他特别活跃)这个学生对我说,老师你要是能给我发个奖状什么的,我就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了。当时瞬间的想法是这个学生有点功利,但是后来仔细想想这也许是很多学生的想法,人都是需要别人肯定和认可的。自己的工作不也希望得到学生、家长和同事的认可吗!于是,我在我的课堂上就采用奖励成功这种最常见的方法。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上活动、我都采用学习小组竞争的方式,一段时间评选最佳表现小组,最佳组长,最佳组员……创设良性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体验成功。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果然高了很多,这样有利于促进有效教学。
最后,我认为促进初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的发展问题。叶澜教授有一篇文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火花》,课堂焕发生命的火花的第一前提,教师要有生命活力,孩子才有生命活力。第二,课堂要有学生的真实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心脏,远离了这个问题,课堂教学就会变成没有心脏的行尸走肉,要让学生真的提问题,提真问题。老师和学生要解决学生的真问题。当学生知道课堂是解决自己问题的,才能有需求,有需求才谈得上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谈到有效性。而在课堂上创设合理的情境,是为有效教学服务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就能够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是我们为人师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的神圣使命!
有效教学是现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较为时尚的一个概念。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你的每个教学行为必须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不能做无用功。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而评价教学效果的一个最重要的量化标准就是学生在这一堂课中了解了多少、体会了多少、收获了多少!而要想让学生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得到发展和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乐学”“愿学”的前提下自觉得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就是巧妙地设置课堂教学情境。因为只有在震撼、生动、亲切、有趣的情境中学生才能真正乐于参与其中。
思想政治课是真正教人学真、学善的一门课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在学会求知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做人!也正因为此,课堂教学多少带一些说教的色彩。虽然道理深刻、但学生不愿接受。如果我们能将深刻但又枯燥的理论用一个能激发他们兴趣教学情境呈现出来,教学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一、壮大学生主动参与的胆量——创设和谐情境
要想让学生自由与自主地在课堂上进行思考、探究,进而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这就需要有一种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所营造出的和谐的学习情景。音乐的旋律不仅给人以美好的感受,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运用音乐进行教学,对创造和谐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改变学生心中思想政治课刻板、严肃、枯燥的印象,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有着积极作用。如,讲授“我爱我家”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就得不到触动,因为学生虽然每天都得到父母的呵护关爱,但是很少有人将平日里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加以细细品味,甚至很多人觉得理所当然,为此,我播放了一段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雨伞,有人给你打……”
此时,学生从那优美的旋律、感人肺腑的歌曲中感受到母亲的艰辛、母亲的慈爱,领会到母爱的伟大,从而使他们情感上得到升华。生动的旋律表现了教材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学之有味,思之深刻。
二、满足学生主动参与的需要——创造生活情境
强化教学与现代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学的必然。这个必然性体现在“活”“真”“实”“广”四个字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景,使学习内容向生活渗透,学习形式向生活贴近,体现出学习与学生生活的密切相关,从而对学习产生一种需求,体现“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如:在讲授“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我设计了这样情景,在教学《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我先拿着手机激动地告诉学生:
“同学们,我中大奖了!真的,手机里刚刚收到的短信,说我的号码中了一等奖,奖金就6.8万元。还说必须在今天10:00之前汇去800元邮寄费,他们就把奖金寄来。
同学们,我是去寄800元汇款费呢,还是给大家上课?”
学生齐答:“给我们上课!”
我接着问:“为什么呢?”“这是诱惑!”……
通过问题层层创设,学生纷纷起来发言,为老师献言献策,同时也把自身经历及见闻引入课堂,激发全班同学的深思,此时,老师趁热打铁,循序渐进的引导,使我们所探讨的问题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渐渐清晰,加深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三、搭建学生主动参与的舞台——创设活动情境
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活动和实践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调动眼、口、手、脑多种感官去获取直接经验,增强感性认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操作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能力。另外,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满足了学飞扬兴趣和需要,充分发挥了学习的潜能,甚至有时会有一种新的发现和见解。如:在《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
师:生活中我和同学们一样,有空的时候也经常会去网上冲浪。那天我打开QQ,准备和大学同学来个网上见面。结果还没有开始聊,同学就发了一条信息给我。(课件展示:老同学你好,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赶快点击www.jqwx.com,去看看吧!)
师:同学们想不想点啊?
生:想(部分)
生:不能点(部分)
师:我刚才听到有同学想点击这个网址,那我就满足他的好奇心,林×,你就代表所有想点的同学上来吧。
(被请上来的学生十分开心,来到讲台二话不说,手指就朝鼠标上一点,结果电脑出现黑屏)
生(林×):(表情十分尴尬,轻声)怎么回事?(接着就往座位跑)
师:(表情十分慌张)完了!林×,今天可是上公开课啊。你得赶快把我电脑弄好啊。
生(林×):(低头不语)
生:老师快启动杀毒软件。
生:老师,马上断网,重启后进入安全模式杀毒。
师:幸好我的电脑安装了杀毒软件,那我马上杀毒。
(课件展示:出现杀毒软件界面,十几秒种后,电脑恢复正常)
师:幸亏同学们及时的建议,否则今天的公开课就要泡汤了。林×,你可差点害死我了。当时有很多同学都说不要点击这个网址,你为什么还主动请缨啊?
生(林×):好奇,想知道老师的同学到底为您准备了一份什么礼物。
师:看来你是没有经受住诱惑啊。刚才的事给我们一个启示:网络并不是一块净土,有时网络是不安全的,所以同学们在网上冲浪时,遇到陷阱要警惕,面对诱惑须克制。
四、成就学生主动参与的体验——创设成功的情境
成就学生成功的需要,包含二层含义:一是为学生提高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尽可能地丰富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学习的成功与欢乐,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个灵感来自于课外我和学生的一次交流,当时我问这个学生上课怎么不爱回答问题?(因为在其它课堂上他特别活跃)这个学生对我说,老师你要是能给我发个奖状什么的,我就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了。当时瞬间的想法是这个学生有点功利,但是后来仔细想想这也许是很多学生的想法,人都是需要别人肯定和认可的。自己的工作不也希望得到学生、家长和同事的认可吗!于是,我在我的课堂上就采用奖励成功这种最常见的方法。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上活动、我都采用学习小组竞争的方式,一段时间评选最佳表现小组,最佳组长,最佳组员……创设良性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体验成功。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果然高了很多,这样有利于促进有效教学。
最后,我认为促进初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的发展问题。叶澜教授有一篇文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火花》,课堂焕发生命的火花的第一前提,教师要有生命活力,孩子才有生命活力。第二,课堂要有学生的真实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心脏,远离了这个问题,课堂教学就会变成没有心脏的行尸走肉,要让学生真的提问题,提真问题。老师和学生要解决学生的真问题。当学生知道课堂是解决自己问题的,才能有需求,有需求才谈得上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谈到有效性。而在课堂上创设合理的情境,是为有效教学服务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就能够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是我们为人师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