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究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feng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入初中之后,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方式不是特别了解,甚至是一头雾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开展研究性学习,关注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疑问,并给予学生专业的指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一、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
  1.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学生只是习惯于埋头听课、记笔记.这种死板单调的课堂,不被社会认可,更不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客观来讲,数学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传统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有些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却没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很少与老师进行深入探讨.有些教师不能及时了解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无法改变老套的教学思想.因此,在这种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下,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2.新课程理念.数学新课程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帮助学生热爱学习数学,知道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同时,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翁,是课堂的主角.初中学生对数学的了解还不够,不知道如何高效学习数学.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不断地向学生发问,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到课堂中.经过思考,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产生很多想法,教师应该针对这些想法集中解答.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增强课堂的活动性和活泼性.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数学的技巧.
  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就在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中.比如,人们计算房屋面积,就会运用到数学的相关知识.又如,每家都会到银行存钱,怎样存钱、到哪家银行存钱更划算?这些都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如利息、利率的计算.通过计算利息和利率,最终选出最佳的存款方案.生活和数学联系,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也有一番探究和思考.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问题,让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给出很多的解答方案.当然,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疑问.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举一反三发现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
  三、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1.情境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观念中,数学课堂是比较枯燥、单调的.要想初中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研究性更强,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模式.有些数学知识来源于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典故.在讲新的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介绍知识点的来源以及关于知识点的一些故事.或者,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些应用题目,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验证和学习.在特定的数学情境中,学生能专心致志地听讲.
  2.讨论归纳模式.讨论,能够让学生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思考,能够引起学生进行探究性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比如,式子9x 6y,学生可以对这个式子的意义进行讨论,或者根据这个式子设立一个题目情境.最后,教师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总结性的归纳.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x和y在特定情境中的数学意义.学生对这个式子进行讨论的过程,其实就是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对一个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因此,讨论归纳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3.小组合作模式.要想学好数学,最好的方式就是热爱数学.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出几道几何证明题,并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合作讨论证明题目.小组之间通过讨论想到很多的证明方法,并且派出一个代表进行发言.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还能使证明题的解题方案变得多元化.在这样趣味性十足的课堂里,学生之间进行激烈讨论,使学生对问题理解得更加透彻.
  总之,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教师应该积极地接受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讨论归纳模式以及小组合作模式.在这样有趣的课堂中,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研究性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将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其他文献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思维水平不强、实践能力不足.教师只有优化化学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化学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和模式进行探究.  一、化学教学目标探究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为主.在这一教学目标下,学生只要会做化学习题,能考出好分数,就是完成了化学学习任务.新课改提出初中化学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理论知
期刊
一些老师,特别是一些刚刚毕业的老师,年龄上和学生相近,没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便容易片面地理解“亲其师,信其道”,认为整天和学生打成一片,混在一起,学生就会“亲”近自己。其实不然,整天和老师粘在一起的学生不一定“亲其师”。可以肯定地说,有不少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会越来越放肆,觉得这样的老师没脾气,进而得寸进尺。你依着他们的时候,他们认为你是一个“好老师”;稍一批评,他们就受不了,认为你是个“笑面虎
信息题是近年在各级考试中较流行的命题形式.它取材新颖,题型多样,往往以社会为课题、最新科技成果为知识的载体.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对信息题望而生畏,得分率偏低.下面就化学信息题解题障碍及对策谈点体会.  一、信息新,存在慌乱的心理障碍  有些学生反映:在考试时,见到没有接触过的新内容或考前预料不到的新题型时,心里就会害怕.而信息题常常给出一些新信息,引起学生心慌意乱,解题失去信心.  例如,“
期刊
范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典型的范例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使学生在范例中了解知识的规律,并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范例教学,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范例,让学生对范例有更深的认识.下面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范例教学谈点体会.  一、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具有主题性的范例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化学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同时,根据学生的
期刊
期刊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领域互相间交错融合,形成新的合力,也给人们带来全新的面貌.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输出的人才能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物理即万物皆有理,指事物的内在规律,事物的内在道理,是研究物质(质量)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物理的逻辑性、严密性较强.如何让学生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对初中学生而言,思维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初中数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联系实际生活,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初中数学教材里有很多知识都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部分数学模型也能在现实生活里找到原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
期刊
数学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先进文化,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前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无穷力量.在高中数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有关知识,使数学知识具有灵气,课堂气氛更加活泼,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和意义;能够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理念,挖掘隐藏于数学问题背后的思想、思维方式等,并且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一、数学史与新课改  在新课改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地方.比如
期刊
深入调查,精准施策。2016年3月,保康县印发《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出台,为教育精准扶贫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贫困学校“精准建设”,3-5年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精准资助”,全员资助、全程资助;促进贫困家庭的高校和中职毕业生“精准就业”,决不让贫困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斩断穷根。  
目前,初中物理实验仍然存在着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实验素材,开齐、开足实验课,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如何开发、拓展初中物理实验课程?1.设计的实验要有如下特点:(1)“同步性”.按每一节的教学流程来编写的;(2)“实效性”.就是为了把每一个实验做好;把每一节内容学会;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充分挖掘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