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英语“口语实践”课堂的若干思考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rgbedr544y4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口语化教学,就是在英语课堂上设置多种与英语口语有关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口语氛围。并且在英语口语实践课堂上,学生还会从中明白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今后人生价值观的确认创造先机。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口语实践 课堂
  英语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而口语是则是英语发展史中的首要环节,因此学好英语口语对初中生至关重要。但是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由于考试等一些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对英语口语的接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极差。而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进行,教育部门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有所加强。本文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构建初中英语“口语实践”课堂提出了几点建议。
  1. 用听力为学生提供口语素材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力磁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资源,教师可以用以下方法合理利用听力磁带:第一,现阶段的英语教科书都配有听力录音磁带,而教师这可以巧妙地利用录音磁带来规范学生英语口语的语速、语调。在课前两分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学生随着磁带中的录音阅读课文,待上课之后,教师可以让每名学生分别模仿听到的内容阅读课文中的某一段落,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敢于发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教师可以在语音课上为学生们准备空白磁带,然后让学生任意选择一段英语课文进行阅读录音,最后把学生们的录音磁带打乱顺序,让其他学生听,让其他学生猜猜这是谁的录音。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英语口语的趣味性,使得学生们在不自觉中锻炼了英语口语。第三,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抽出几名学生参加学校电视台的英语节目,这样当其他学生看到自己的学生在电视上能够流利地用英语交流,教会大大增加他们学习英语口语的信心。此外,通过对初中生的调查发现,有很多一部分学生喜欢看美剧或者英文电影,教师可以把这些节目带到课堂上,学生就会被里面的精彩内容深深吸引,不自觉地把英语翻译成汉语,从而锻炼了他们的听力能力。
  2. 用情景教学让学生体验口语
  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语言,初中生要想熟练的掌握英语口语,就必须掌握广泛的英语日常用语,以达到社交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以此让他们体验英语口语的日常用语。第一,通过东西方文化文化的语言对比,合理设计情景。由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使得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明白英语和汉语在运用上的不同,教师需要把一些容易使学生感到困惑的英语和汉语罗列在黑板上,通过设计一些精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熟悉他们以往感到困惑的英语句子。例如,教师可以把表达“邀请”信息的汉语和英语分别在很板上写出。英语的表达是“How about going to the movies this weekend?”,而汉语的表达是“这个周末去看电影怎么样啊?”这样学生对英语语法运用和汉语语法运用的不同一目了然。第二,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用英语探讨他们熟悉的热点社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而且还能开扩学生思维,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3. 用热点话题辩论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随着初中教学的发展,口语辨析能力已成为口语教学的最高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应该具有独自用英语论述某件事情的能力,但是现阶段的初中生由于平时只是用零星琐碎的英语最为口语交谈的内容,使得他们很难具备这种要求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为了增加学生英语口语论述的能力,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第一,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力对于学生英语的辨析能力十分重要,但是它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对学生不断开展话题探讨训练。例如,在探讨“What is happiness?”,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陈述自己的幸福观以及幸福程度,并且教师也要陈述自身的幸福观念,这样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第二,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辨析能力,教师还可以经常开展英语演讲、英语辨析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学习。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教学中,英语口语是初中生必须要熟练掌握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利用听力录音磁带为学生提供口语素材,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实用性,用热点问题探讨辨析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让他们熟练地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
  厉松龄. 听说交际活动是英语课堂改革的突破口[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15).
其他文献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优化上做了积极的努力,但因为教师忽略了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前概念而造成教学的低效.其主要表现在:(1)学生反映概念一听就好像懂了,但生活中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都不会解释;(2)习题中一些错误纠正多次仍不能有牢固的正确记忆.忽视前概念与新知识的关系,导致学生理解偏差和困难.其主要表现是:相同的知识点,有些学生早已经会了,而有些学生建立概念正确的认识却很困难.有些
题目 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沿光滑绝缘的桌面向右运动,速度方向垂直于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如图1所示,小球飞离桌面后落到地板上,设飞行时间为t1,水平射程为x1,着地速度为v1.撤去磁场,其余的条件不变,小球飞行时间为t2,水平射程为x2,着地速度为v2.则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范围内为增函数,所以总有θ1<θ2,单纯的平抛运动落地时偏向角总是偏大,可见两次运动落地速度方向不可能相同;而两次运动机械能
【摘 要】 本文拟从英语综合技能课堂教学的特点出发,萌发出了一点浅薄的思想,与广大英文教育教学工作者一同分享。本人工作年限不是很长,但是一直在探索一条具有个人特点及风格的教育教学方法。英语课堂有很多种,之所以选择综合技能课堂进行研究并形成这篇简短的论文也是看中了这个课堂的实效性及实际意义。  【关键词】 教学潜能的认识 教材潜能的认识 教学潜能的常规发挥  论起初中英语课堂,特别是初中英语综合技能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物理教学应该合理运用自主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分析了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措施,以期有效提高中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1物理教师要尽快更新教育理念  物理是对物质相互作用、物质结构和运动
原题 如图1所示,质量相等的长方体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水平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分别与A、B相连接,两弹簧的原长相同,与A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与B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TP4GW134.TIF,Y#]开始时A、B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A、B一起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A、B无相对滑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撤去这个力后  A.物块A的加速度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教育应以人为本,课堂教学要使全体学生提升素质,特别是要使“学困生”转变学习习惯,必须让每个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和谐的发展,物理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应试教育的思想和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如何使物理学习困难学生摆脱困境,提高学习效果,是摆在每个物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问题一:初三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快速成长期,经过初二阶段的物理学习,学生学习上层次的分化是必然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差异十分悬殊,有
[活动背景]rn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有些同学受社会、家庭的影响,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些学校出台了禁止男女生交往的不合情理的规定,导致部
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实行已达十年之久,在2015年高考结束之后,笔者认真研习了江苏省物理科目的高考试卷后,觉得今年的江苏省物理高考试题很有特色,在保证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以便于各类别、各层次高校选拔人才的基础上,试题的设计也从反映考生能力、鼓励创新思维、考核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等各方面下足功夫,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是笔者对这份试卷的几点浅显看法.  1 知识点覆盖面广  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