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厚德、博学、创新;爱生敬业、严谨求实;实践探索、求知明理”是我所在学校——土桥中心小学的校训,我们学校是一所山村寄宿制小学。
这些都是孩子们对青春期知识的无知所造成的。我们学校这的这些孩子的家长有90%都在外地打工,孩子节假日都是由爷爷奶奶或是亲戚朋友看管,而这些家长或是没文化、或是不愿讲,所以才导致了孩子在青春期的知识盲区,而这就急切需要学校、老师带领他们走出这块盲区。
就在我下决心要帮他们的同时,学校宣布要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于是我便同学校其他几位老师一起查找相关资料。
原来在2008年年底,教育部就已经制定了新《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青春期教育提前到小学阶段。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10-20岁是人的青春期,其中青春前期是指11、12岁至13、14随阶段。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让学生对青春期的心里变化。关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持正确认识并有所准备,对于今后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一关键时期是十分重要的。
瑞典早在1942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性教育;美国青春期教育起始于60年代,培养青少年正确对待异性,和异性建立高尚关系的态度和能力。尽管各国和地区存在着文化背景、历史传统、观念习俗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程教育和阶段教育相结合,以德为核心的趋势是相同的。
我国关于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的论述很多。周总理早在60年代就提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卫生知识教给青少年,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周建人老先生早在1986年也发表过题为《性教育与家庭关系》的重要文章,明确指出:性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是关系到青少年成长和我们民族的未来。1998年由红旗出版社出版的晨晖老师主编的《小学生卫生健康教育读本》也对小学生的青春期发育及心理指导作了详细的阐释与深刻的论证。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看了这些资料以后,我更加确定寄宿制小学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经过研究决定,我们制定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付诸实际行动。
一、青春期健康教育目标
通过青春期健康教育,我们要使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的有关知识;三、四年级的学生要了解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并学会保护它;五、六年级的学生要知道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和个人卫生知识,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二、青春期健康教育方式
1、教师教育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像,有必要时将男女生分开观看;讲解相关知识、讨论、讲故事、组织知识竞赛等;并配合多种传播载体和实物模型,分发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相关书籍、资料;生活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多指导等,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
2、同伴教育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同伴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同伴教育。(所谓同伴可以是同龄人、同性别的人、有同一种生理变化、同一种行为的人(如孕妇、吸烟者、吸毒者、患某种疾病的人等等)。同伴教育没有统一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是具有相同性别、相似年龄、相同背景、共同经验、相似生理状况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其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因为是同伴,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就没有代沟,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且参与性强,它往往通过榜样来起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让他们以大代小,以一带动百,相互学习,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
三、青春期健康教育成果反馈
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教育之后,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女生已经知道了性发育成熟以后,每月会有月经到来,不用为之害怕,是正常生理现象,是长大成熟的标志,不是疾病。并且知道,流出经血该如何处置,如何讲究卫生,防止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多数男生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性发育成熟以后会发生遗精现象,没必要担心,对身体没什么损害,不需要好奇追求等。
四、青春期健康教育建议
看到这些我们心中充满了欣慰,可是还仍有问题存在:小学生之间异性的交往虽然没有以前那种情况再出现,可是我们都能察觉到问题还是存在。对待这个问题我们让班主任一方面采取各别谈话、好友讨论等方法进行正面的、有力的教育;另一方面可以设计出多种课余活动,以增进男女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他们的同伴团结合作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淡化男女性别差带给他们的敏感度,大方的、无忧无虑的与异性同学接触、交往,递增友谊。适当的时候也开始征得家长的同意,与家长一起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疏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山村寄宿制小学小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才刚迈步,我们以后仍会继续坚持,继续努力,勇于研究,敢于实践!让我们的学生天天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让我们的孩子在欢歌笑语中快乐的成长!
【作者单位:西安市土桥中心小学陕西710600 】
这些都是孩子们对青春期知识的无知所造成的。我们学校这的这些孩子的家长有90%都在外地打工,孩子节假日都是由爷爷奶奶或是亲戚朋友看管,而这些家长或是没文化、或是不愿讲,所以才导致了孩子在青春期的知识盲区,而这就急切需要学校、老师带领他们走出这块盲区。
就在我下决心要帮他们的同时,学校宣布要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于是我便同学校其他几位老师一起查找相关资料。
原来在2008年年底,教育部就已经制定了新《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青春期教育提前到小学阶段。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10-20岁是人的青春期,其中青春前期是指11、12岁至13、14随阶段。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让学生对青春期的心里变化。关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持正确认识并有所准备,对于今后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一关键时期是十分重要的。
瑞典早在1942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性教育;美国青春期教育起始于60年代,培养青少年正确对待异性,和异性建立高尚关系的态度和能力。尽管各国和地区存在着文化背景、历史传统、观念习俗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程教育和阶段教育相结合,以德为核心的趋势是相同的。
我国关于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的论述很多。周总理早在60年代就提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卫生知识教给青少年,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周建人老先生早在1986年也发表过题为《性教育与家庭关系》的重要文章,明确指出:性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是关系到青少年成长和我们民族的未来。1998年由红旗出版社出版的晨晖老师主编的《小学生卫生健康教育读本》也对小学生的青春期发育及心理指导作了详细的阐释与深刻的论证。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看了这些资料以后,我更加确定寄宿制小学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经过研究决定,我们制定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付诸实际行动。
一、青春期健康教育目标
通过青春期健康教育,我们要使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的有关知识;三、四年级的学生要了解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并学会保护它;五、六年级的学生要知道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和个人卫生知识,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二、青春期健康教育方式
1、教师教育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像,有必要时将男女生分开观看;讲解相关知识、讨论、讲故事、组织知识竞赛等;并配合多种传播载体和实物模型,分发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相关书籍、资料;生活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多指导等,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
2、同伴教育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同伴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同伴教育。(所谓同伴可以是同龄人、同性别的人、有同一种生理变化、同一种行为的人(如孕妇、吸烟者、吸毒者、患某种疾病的人等等)。同伴教育没有统一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是具有相同性别、相似年龄、相同背景、共同经验、相似生理状况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其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因为是同伴,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就没有代沟,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且参与性强,它往往通过榜样来起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让他们以大代小,以一带动百,相互学习,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
三、青春期健康教育成果反馈
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教育之后,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女生已经知道了性发育成熟以后,每月会有月经到来,不用为之害怕,是正常生理现象,是长大成熟的标志,不是疾病。并且知道,流出经血该如何处置,如何讲究卫生,防止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多数男生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性发育成熟以后会发生遗精现象,没必要担心,对身体没什么损害,不需要好奇追求等。
四、青春期健康教育建议
看到这些我们心中充满了欣慰,可是还仍有问题存在:小学生之间异性的交往虽然没有以前那种情况再出现,可是我们都能察觉到问题还是存在。对待这个问题我们让班主任一方面采取各别谈话、好友讨论等方法进行正面的、有力的教育;另一方面可以设计出多种课余活动,以增进男女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他们的同伴团结合作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淡化男女性别差带给他们的敏感度,大方的、无忧无虑的与异性同学接触、交往,递增友谊。适当的时候也开始征得家长的同意,与家长一起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疏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山村寄宿制小学小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才刚迈步,我们以后仍会继续坚持,继续努力,勇于研究,敢于实践!让我们的学生天天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让我们的孩子在欢歌笑语中快乐的成长!
【作者单位:西安市土桥中心小学陕西710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