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很多课程适合采用项目教学,但每门课程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教学目标也各不相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和程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本文以《公共空间设计》这门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为例,讲述该课程在项目教学改革中的研究和实践,以期取得空间设计类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推广项目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从而带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项目教学改革的推广和深入,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项目教学 环艺设计专业 课程教学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
长期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以讲授和模拟实践来进行,通过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众所周知的弊端,而目前进行的项目教学改革,正是为了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采用的一种尝试性探索,这种针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方法,对老师和学生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其实,项目教学已经在英美等很多国家普遍应用了,这种教学方法产生于20设计80年代,是以来自生产一线公司或企业的实际完成项目为教学任务,围绕这个任务来开展教学,将课程内容融合于其中,从而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这种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是立足于学生就业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项目教学完全的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融入项目任务中,利用真实的工作任务来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方面;在整个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往往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和项目任务进行衔接整合,首先,对整个项目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有针对性的提出每个阶段所要进行的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教学内容相衔接,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其次,针对教材内容,老师根据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组织和整合其内容,这种组织和整合有可能打破传统教材所给予的秩序性和系统性,而这些内容将依据项目任务为引导进行重新梳理,这种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有效的纠正传统教学教与学相脱节的弊端,使学生和老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真正的完成教中学、学中教,教学相长。
(2)在教学模式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教师讲授、自学和相互学习等方式完成工作任务的理论或实践知识的学习;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主要对主体的学习进行引导和评价等作用,并负责整个学习任务运作过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成果的检验工作;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而小组内部可相互帮助,共同学习。
(3)在成果表现上:与传统的教学成果不同,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在教学成果上呈现多样性,主要在于项目教学允许各学习小组的个性化体现,这种个性化体现在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和完成形式上,最终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项目教学有着良好的实践基础,将教学内容融合于社会实际工程项目中,以合作企业为背景,以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要求为平台,围绕着培养目标以完成项目任务的形式展开的开放式项目教学,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体现在开放学习形式与教学方式、过程化的实践管理和学习环境等,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这种主动的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引导着学生对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引导他们不断的追求进步;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项目教学方面,具有其他专业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征:其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工程项目适合进行项目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每一个项目可划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学生在循序渐进或螺旋上升的模式下学习或巩固所学内容。其二、环艺专业的知识结构具有复杂性,既有陈述性的知识也有程序性的知识,既有理论也有技能,而完成任何一个项目,都是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
我们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为例的项目教学改革实践,从中可以看到项目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和运行程序。
2013年,我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进行了项目教学改革,教学的对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二的学生,教学项目的来源是某房地产公司的售楼中心的设计,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工程制图》、《手绘表现技法》、《室内装饰材料与构造》等前期专业基础的教学内容,后期将进行毕业设计等教学,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为5~6人,在整个《公共空间设计》教学过程中,总共划分为三个课程实施阶段,具体课程设计实施如下:
(1)设计前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明确教学的目的,布置教学任务;在这一单元课程中,首先要介绍和分析项目任务、划分小组以及明确小组内部任务分工;同时,需要明确考核目标和考核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够对任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其中,项目分析主要是根据业主的要求,分析项目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明确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和拓展的知识内容;并根据项目任务,制定学习内容和方法。同时,根据项目任务的目标要求,可以使学生掌握招标文件所包含的相关问题,了解行业标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教学项目实施过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工程设计项目与社会岗位任务相衔接,在设计公司的岗位工作中,设计程序一般按照项目调查、项目概念设计、方案细化、施工图的绘制、项目投标这一过程完成,我们则根据这一程序来组织教学项目内容的实施,具体如下: ①项目前期调查、工地测量、实际项目考察等
在实施的初期阶段的单元课程中,先要对项目任务按照招标文件的内容进行项目前期调查,明确项目任务的基本要求和所给定的条件,从而明确设计的方向。小组同学进行工地测量,确定图纸和现场之间的差距,感受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时,可安排同学们对已完成的相关项目进行现场考察观摩,从中找到设计的灵感和学习相应的设计内容。这一阶段学生要学会研究标书、提交调查报告、测量工地等学习内容。
②项目空间平面规划
学习小组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和已知的条件,讨论明确设计的方向,小组共同完成项目空间整体的设计内容,如平面规划、色彩与材料方案等。在此前提下,继续进行下面的设计。这一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设计负责人应该学会根据成员的特点安排各自的任务,而小组成员应该注意各自的设计风格等内容不能跨越小组讨论范畴。
③概念设计
在这一单元中,小组成员进行各自分工,每个成员完成一个独立小空间的设计设计意象,要求提交的材料如设计创意、色彩和材料意向图等。这一阶段主要学习设计理论等内容,注意各类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的使用。
④设计细化和表现
老师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设计概念的汇报,在此,老师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提出意见,小组成员根据意见来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改,通过后绘制效果图和施工图。在这一阶段小组成员主要学习的是设计的表现技法及电脑软件的应用技能等。
⑤设计成果汇报
针对设计的完成情况,按照投标模式,组织成果汇报,可与实习基地相联系,安排一线的设计人员作为指导老师进行设计内容的评价,根据招标要求来确定方案的优劣。
(3)综合评价
教师在课程的后期,可针对课程的实施情况,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可以深入建筑装饰企业进行调研,扩大校企合作,在社会项目来源稳定的基础上,将学生真实的带入到社会工作岗位中,并融合到专业教学内容中,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就业的社会竞争力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
项目教学在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与课程同步的社会工程项目:由于课程安排的时间关系,往往不能够同社会项目完全的吻合,因而工程项目的来源需要多种渠道;
(2)学生角色转换的适应性: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而开放型项目教学则建立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参与项目的开发,解决实际问题来完成学习的过程;这种转变在刚开始往往有的学生不知所措,很容易出现随大流的情况,个人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
(3)与项目同步的教学内容的抉择:课程内容按照社会职业岗位过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真实的工作环境;这一过程需要整合较多的学习内容,可能会完全打破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注意课程时间安排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可以深入一线企业进行调研,扩大校企合作,在社会项目来源稳定的基础上,将学生真实的带入到社会工作岗位中,并融合到专业教学内容中,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就业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 1]蒋述东 .项目教学的特征及适应性研究 . 教育与职业.2012(18)
[2]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3]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变革综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关键词: 项目教学 环艺设计专业 课程教学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
长期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以讲授和模拟实践来进行,通过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众所周知的弊端,而目前进行的项目教学改革,正是为了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采用的一种尝试性探索,这种针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方法,对老师和学生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其实,项目教学已经在英美等很多国家普遍应用了,这种教学方法产生于20设计80年代,是以来自生产一线公司或企业的实际完成项目为教学任务,围绕这个任务来开展教学,将课程内容融合于其中,从而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这种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是立足于学生就业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项目教学完全的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融入项目任务中,利用真实的工作任务来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方面;在整个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往往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和项目任务进行衔接整合,首先,对整个项目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有针对性的提出每个阶段所要进行的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教学内容相衔接,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其次,针对教材内容,老师根据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组织和整合其内容,这种组织和整合有可能打破传统教材所给予的秩序性和系统性,而这些内容将依据项目任务为引导进行重新梳理,这种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有效的纠正传统教学教与学相脱节的弊端,使学生和老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真正的完成教中学、学中教,教学相长。
(2)在教学模式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教师讲授、自学和相互学习等方式完成工作任务的理论或实践知识的学习;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主要对主体的学习进行引导和评价等作用,并负责整个学习任务运作过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成果的检验工作;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而小组内部可相互帮助,共同学习。
(3)在成果表现上:与传统的教学成果不同,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在教学成果上呈现多样性,主要在于项目教学允许各学习小组的个性化体现,这种个性化体现在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和完成形式上,最终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项目教学有着良好的实践基础,将教学内容融合于社会实际工程项目中,以合作企业为背景,以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要求为平台,围绕着培养目标以完成项目任务的形式展开的开放式项目教学,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体现在开放学习形式与教学方式、过程化的实践管理和学习环境等,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这种主动的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引导着学生对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引导他们不断的追求进步;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项目教学方面,具有其他专业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征:其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工程项目适合进行项目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每一个项目可划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学生在循序渐进或螺旋上升的模式下学习或巩固所学内容。其二、环艺专业的知识结构具有复杂性,既有陈述性的知识也有程序性的知识,既有理论也有技能,而完成任何一个项目,都是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
我们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为例的项目教学改革实践,从中可以看到项目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和运行程序。
2013年,我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进行了项目教学改革,教学的对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二的学生,教学项目的来源是某房地产公司的售楼中心的设计,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工程制图》、《手绘表现技法》、《室内装饰材料与构造》等前期专业基础的教学内容,后期将进行毕业设计等教学,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为5~6人,在整个《公共空间设计》教学过程中,总共划分为三个课程实施阶段,具体课程设计实施如下:
(1)设计前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明确教学的目的,布置教学任务;在这一单元课程中,首先要介绍和分析项目任务、划分小组以及明确小组内部任务分工;同时,需要明确考核目标和考核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够对任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其中,项目分析主要是根据业主的要求,分析项目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明确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和拓展的知识内容;并根据项目任务,制定学习内容和方法。同时,根据项目任务的目标要求,可以使学生掌握招标文件所包含的相关问题,了解行业标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教学项目实施过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工程设计项目与社会岗位任务相衔接,在设计公司的岗位工作中,设计程序一般按照项目调查、项目概念设计、方案细化、施工图的绘制、项目投标这一过程完成,我们则根据这一程序来组织教学项目内容的实施,具体如下: ①项目前期调查、工地测量、实际项目考察等
在实施的初期阶段的单元课程中,先要对项目任务按照招标文件的内容进行项目前期调查,明确项目任务的基本要求和所给定的条件,从而明确设计的方向。小组同学进行工地测量,确定图纸和现场之间的差距,感受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时,可安排同学们对已完成的相关项目进行现场考察观摩,从中找到设计的灵感和学习相应的设计内容。这一阶段学生要学会研究标书、提交调查报告、测量工地等学习内容。
②项目空间平面规划
学习小组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和已知的条件,讨论明确设计的方向,小组共同完成项目空间整体的设计内容,如平面规划、色彩与材料方案等。在此前提下,继续进行下面的设计。这一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设计负责人应该学会根据成员的特点安排各自的任务,而小组成员应该注意各自的设计风格等内容不能跨越小组讨论范畴。
③概念设计
在这一单元中,小组成员进行各自分工,每个成员完成一个独立小空间的设计设计意象,要求提交的材料如设计创意、色彩和材料意向图等。这一阶段主要学习设计理论等内容,注意各类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的使用。
④设计细化和表现
老师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设计概念的汇报,在此,老师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提出意见,小组成员根据意见来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改,通过后绘制效果图和施工图。在这一阶段小组成员主要学习的是设计的表现技法及电脑软件的应用技能等。
⑤设计成果汇报
针对设计的完成情况,按照投标模式,组织成果汇报,可与实习基地相联系,安排一线的设计人员作为指导老师进行设计内容的评价,根据招标要求来确定方案的优劣。
(3)综合评价
教师在课程的后期,可针对课程的实施情况,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可以深入建筑装饰企业进行调研,扩大校企合作,在社会项目来源稳定的基础上,将学生真实的带入到社会工作岗位中,并融合到专业教学内容中,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就业的社会竞争力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
项目教学在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与课程同步的社会工程项目:由于课程安排的时间关系,往往不能够同社会项目完全的吻合,因而工程项目的来源需要多种渠道;
(2)学生角色转换的适应性: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而开放型项目教学则建立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参与项目的开发,解决实际问题来完成学习的过程;这种转变在刚开始往往有的学生不知所措,很容易出现随大流的情况,个人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
(3)与项目同步的教学内容的抉择:课程内容按照社会职业岗位过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真实的工作环境;这一过程需要整合较多的学习内容,可能会完全打破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注意课程时间安排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可以深入一线企业进行调研,扩大校企合作,在社会项目来源稳定的基础上,将学生真实的带入到社会工作岗位中,并融合到专业教学内容中,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就业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 1]蒋述东 .项目教学的特征及适应性研究 . 教育与职业.2012(18)
[2]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3]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变革综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