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xiaon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科技专项资金投入总量的不断增加,国家越来越重视对该项资金绩效水平的准确评价。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先进的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评价资金绩效。文章通过对我国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水平现状的深入剖析,发现目前该资金绩效评价的方法和体系尚不健全,尝试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结合科技专项资金在投入和使用过程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每个具体的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予权重,以期更科学地评价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 科技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 F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02-0107-05
  一、引言
  科技专项资金是由国家拨付的公共财政中的一部分,用来支持科学技术活动的进行,其目的是保障科技项目的完成以及科技部门的正常运作,从而提高科技水平。《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和《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都指出应当不断提升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16〕113号)第六条更明确指出要注重对于资金绩效的评价,需要进一步构建全方位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期望运用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平衡计分卡为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提供新思路
  (一)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现状
  现阶段,我国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总量不断加大,国家和社会公众逐步提高了对科技专项经费管理的重视[ 1 ],但我国对于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并没有全面而准确的一套评价体系,且评价指标多数是定量指标,缺少定性评价。虽然近期有学者提出了要加入一些定性指标的考量,如公众满意度、科研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等,但仍没有将这些指标较为系统地融入到指标体系中,在科技资金绩效评价过程中还是凸显一些问题。首先,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上的指引。目前,我国关于科技资金的管理制度大多是暂行办法的形式,这使得对于科技资金的评价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评价结果较为主观,没有可比性。其次,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科技专项资金是指国家通过税收等方式,拨付给科技活动使用的经费,目的是提升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服务于社会公众[ 2 ]。所以,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水平应该更加关注于社会效益等定性的层面。最后,缺乏过程评价。我国对科技专项资金的评价主要是项目完成时的效果评价,而没有对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但有时对项目过程的分析可能要比项目本身带来的成果更为重要,加强过程管理更有助于科技专项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并且有利于每个项目的完成。
  (二)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优势
  1992年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创造性地提出平衡计分卡方法(BSC),为评价体系的构建带来了新的思考,该方法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和成长四个互为补充和依赖的维度来评价资金使用效益[ 3 ]。平衡计分卡在国外已经被成熟地运用在营利及非营利组织中,相比之下,该方法在国内多数运用于营利企业,而在非营利组织中的运用较少[ 4 ]。
  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所以我国对科技水平的提高予以高度重视,这就要求加强对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首先就是要对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价。将平衡计分卡引入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有利于全方位地反映资金绩效水平,达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以及资金管理者与资金使用者之间的平衡。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注重对财务指标的考量,也就是将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水平大都体现在财务指标上,而没有衡量能使科技专项资金充分利用的必要的非财务指标,导致了不能客观地评价资金的绩效,平衡计分卡则更加注重二者的平衡,从而使对资金绩效的评价更加周全和准确。传统的科技专项资金评价方法也没有全面评价资金运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使得专项资金本身服務社会的属性被淹没,平衡计分卡恰好弥补了这一点,其在客户维度的指标可以较好地评价出科技专项资金的社会绩效水平,并且平衡计分卡追求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因此,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能够为该资金的评价带来一个新的思路,使得资金的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可靠。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构建原则
  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及实践,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全面性原则。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评价体系的设计正是为了保证指标的全面性和平衡性,将每个影响因素都考虑进去,使指标体系更为系统。第二,重要性原则。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对绩效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需要将每个指标赋予适当的权重,才能更准确地评价资金效益。第三,可行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科技专项资金有关数据的及时获取可能存在主观和客观的限制,为了保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选取的指标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下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保证评价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1.财务维度
  虽然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注重社会效益,但财务指标仍然是评价其绩效水平的重要因素。从财务维度对资金进行评价能有效地反映资金的投入及使用情况,从而直观清楚地表现出科技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和财务效益[ 5 ]。由财务维度所表现出来的资金使用水平是其他三个维度资金使用水平好坏的前提。笔者主要从资金投入情况、资金到位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三个方面衡量财务维度的绩效,具体指标如表1。
  2.客户维度
  科技专项资金是用于支持科研、教学等科学技术活动的经费,其目的是保障科技计划的实施和科研机构的正常运行,进而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这也决定了科技专项资金要将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放在重要的位置。客户维度的指标主要分为项目相关人员的满意度和社会效益,具体指标如表2。   3.内部流程维度
  内部流程维度的指标主要包括内部运营能力指标和项目组织管理能力指标。过程管理对于科技专项资金来说是提高其绩效的主要驱动因素[ 6 ]。这其中的管理不仅包括科技部门的内部运营能力,更包括对每个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各个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是科技专项资金具有较高绩效水平的保证,完善的内部流程管理水平又是保证科技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前提,具体指标见表3。
  4.学习和成长维度
  学习和成长维度的指标是保证资金能够达到更大的使用效益而需要的人员和团队状态,该维度是上述三个维度目标实现的内在动因。一个富有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团队是促进科技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一个科技项目的成功也能促进整个团队的提高与发展,该维度的指标主要包括团队建设能力、对外交流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具体指标见表4。
  (三)确定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权重
  20世纪70年代初期,运筹学家萨蒂突破性地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为具有层次特点问题的权重的确定提供了新方法。该方法既体现了专家对各指标重要性的主观判断,又与客观的计算过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复杂问题通过分层和两两判断化为简单目标间的关系。为了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每个科学且合理的判断矩阵是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也是该方法中最重要的部分[ 7 ]。本文主要采用专家打分法来构建判断矩阵。为了使判断矩阵更具客观性和合理性,专家组成员要来自与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有关的各领域,包括科技部门的管理者、专项资金的使用者以及高校教授。在专家打分环节,判断矩阵的构建虽然是多个专家进行打分的综合,但难免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还运用德尔菲法对专家的意见进行反复征询、综合和反馈,最终得到专家的一致意见。在打分时,采用Saaty的研究,用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来确定aij的值,1—9标度的含义如表5。
  为了使层次分析法在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中的运用情况更为直观地表现出来,本文以目标层为例,叙述为指标赋予权重的过程。
  第一步,依次就目标层的财务维度A1、客户维度A2、内部流程维度A3、学习与成长维度A4对科技专项资金绩效影响程度的相对强弱进行两两判断,以此构建判断矩阵H,由专家进行打分,确定矩阵各元素值,采用上述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衡量两两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在判断矩阵H中,a12=A1/A2=2,a13=A1/A3=3,表明通过综合专家的打分情况,得到财务维度A1比客户维度A2重要一些,财务维度A1比内部流程维度A3稍重要,还得到A2/A1=1/2,A3/A1=1/3,以此类推进行两两判断后,得到矩阵H如下:
  H=H A1 A2 A3 A4A1 1 2 3 3A2 1/2 1 2 3A3 1/3 1/2 1 2A4 1/3 1/3 1/2 1
  第二步,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根据公式A*X=λ*X可以得到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X=(X1,X2,…,Xn)(n表示矩阵的阶数),再将此向量进行归一化,Yi= Xi/(X1 X2 … Xn),得到向量Y=(Y1,Y2,…,Yn),此时得到的Y向量即为对应指标的权重系数。对于矩阵H,可以得到λmax为4.0710,对应的权重系数向量Y=(0.4476, 0.2829,0.1636,0.1059)。
  第三步,一致性检验。这是层次分析法的必要程序,用以检验判断矩阵的偏离程度。此时要运用到两个指标,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和一致性比率CR=CI/RI(RI是不同阶数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其数值如表6)。当判断矩阵的CR<0.1时,矩阵的偏离程度较低,则向量Y的元素能够作为对应指标的权重;若CR≥0.1时,则矩阵的偏离程度较高,应该构造新的判断矩阵。对于矩阵H,CR=0.0266<0.1,偏离程度较低,则向量Y中的元素可以作为对应指标Ai的权重值,即A1、A2、A3以及A4的权重值分别为44.76%、28.29%、16.36%和10.59%。
  以上是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过程。本文结合YAAHP软件,得到各指标对科技专项资金绩效水平的影響权重和CR结果,如表7和表8。
  如表8所示,每个判断矩阵的CR数值均比0.1要小,表明偏离程度都可以接受。
  (四)综合绩效得分的计算
  在对科技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时,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是从某个角度对绩效进行评价的,不同的指标带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其中有定量的指标还有定性的指标,有正向指标还有负向指标。在指标体系中,专项资金投入额C111、专项资金投入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C112、专项资金投入占资金支出的比重C113、项目实施过程中资产损失率C311和科研管理成本C322为负向指标,除此之外的其他指标是正向的。为了使各个指标形成的评价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加总,笔者采用“功能系数法”对该体系各个元素的最初结果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各个指标对应的得分。对于正向指标,计算公式为单项指标得分=60 (该指标实际值-该指标最小值)/(该指标最大值-该指标最小值)×40;对于负向的指标,单项指标的得分=60 (该指标最大值-该指标实际值)/(该指标最大值-该指标最小值)×40。经过上述公式计算出各单一指标的得分以后,将各指标单项得分与对应的权重相乘,再将各自乘积的数值相加后便得到了科技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水平的总体得分。科技专项资金绩效水平得分情况分为下面几档:90—100分表明资金运用得当,达到预期使用效益,并且资金的管理者和使用者都感到满意;80—90分表明资金使用效益较好,基本达到预期,但有待提高;70—80分表明资金运用效益一般,属于勉强可以接受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和使用的管理;70分以下表明资金没有达到预期使用效益,资金的使用水平较差,应该在各个方面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根据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不仅能够横向分析各项目或地区的资金使用水平,取长补短,使资金达到更大的使用效益,还可以纵向比较资金在近几年的使用水平,如果绩效评分逐年增加,说明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
  四、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构建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以期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资金的绩效水平,该体系在实际运用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注意评价指标的适用性。本文所设计的评价体系在指标的选取上结合了科技专项资金共性的特点,但不同地区或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又有所差异,所以在实际应用该指标体系时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指标进行修正和补充,以有利于评价结果更加准确。第二,注重打分人员的专业性。在构建判断矩阵采用德尔菲法征集专家意见时,要选择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尽可能多地收集专家评定意见,使构建的矩阵更加准确。第三,打分的标准要尽可能规范、合理。打分标准是进行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基础,要在遵循我国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参照同行业、同级地区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同时结合具体目标和历史水平进行打分,只有最恰当的评价标准,才能使评价结果更为可靠。
  【参考文献】
  [1] 马晓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财政监督,2015(15):42-44.
  [2] 王胜浩,邵立洲.财政支持科技基础研究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建议[J].商业会计,2017(3):95-97.
  [3] 段丽丽.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管理系统中的运用[J].会计之友,2016(9):109-112.
  [4] 杨媚,杨运东,刘卫民,等.基于BSC与KPI理论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6(12):98-102.
  [5] 王秀云,王红,张园,等.科技经费管理的财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会计之友,2013(5):25-30.
  [6] 朱艳苹,尉京红.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构建[J].财会通讯,2013(14):33-34.
  [7] 申志东.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J].审计研究,2013(2):106-112.
其他文献
白天晚上选药不同    各种抗过敏药物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方面,侧重点不一样。例如寒冷性荨麻疹用赛庚啶效果好,胆碱能性荨麻疹用盐酸羟嗪(安泰乐)疗效显著,慢性荨麻疹可联合应用H1和H2受体拮抗剂。  选择抗过敏药还要注意药物的类别,白天宜使用无镇静作用的药物,晚饭后或睡前应用具有镇静安眠作用的药物。需要长期联合用药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应立即停用所有药物,而应先从一种药物撤起,逐渐停用所有药物,
俄罗斯科学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水分会慢慢减少。如不及时补充身体所需水分,人体会出现缺水危机。  水能调节体温,帮助器官吸收人体摄入的营养,排解毒素和多余的盐分,冲掉人体内积蓄的负面能量。水还能降低血压,减少心脏病的发生。一旦人体缺少,皮肤会变得干燥,人们比以前更容易疲倦,无法集中注意力。一些人还会出现头痛、便秘、高血压、过敏、肾功能异常、泌尿系统感染、干咳、关节痛等症状。  为了弥补体
王大爷今年64岁,既往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近日因记忆力减退,去医院做了头颅CT检查,被医生诊断为脑萎缩。为此,王大爷十分紧张。这脑萎缩是不是老年性痴呆呀?  脑萎缩并不等同于老年性痴呆。脑萎缩是一种体征,而不是病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脑体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缩小,且随年龄的增大或原有病情的加重,缩小愈加明显。当脑体积缩小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医学上就称之为脑萎缩。正常人从50~60岁开始,脑的
为使伤口露出,做出正确的诊断,或做适当的处理,有时需要脱下伤病者的衣衫。这样做时,应该尽量不扰及伤病者,尽量不破坏他的衣衫,而且应该视实际需要,尽量少脱。如果内衣太紧,譬如束腹衣,需要割开时,应该尽可能沿缝合处割开。如果需要脱掉伤病者的衣服,要注意维持足够的隐私。  卸除保护头盔 是否应该卸除伤病者的保护头盔,譬如安全帽,要看当时的情形与伤病者的状况而定。最好让头盔留在伤病者头上。只有在伤病者需
不知什么时候,现代人开始慢慢接受一个“健康新观念”——排毒。女性不排毒无法娇美,男性不排毒难保阳刚,老年人不排毒就会折寿。排毒成了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毒素无处不在    医学专家把各种对身体的细胞、组织、器官有损害的物质都称之为“毒”。  有人归纳说,人体内有四种毒素,它们是重金属、细菌及其发酵物、过剩的蛋白质和没有排出体外的宿便。身体中的重金属沉积主要来自于污染的环境。汽车排出的尾气
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人。乙肝是世界上患病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被医学界称为“第二癌症”,是很难治愈的一种疾病,人们谈“肝”色变。许多病人提出需要吃多久的药才能有效治疗?这一直是医生难以明确回答的问题。这是因为目前乙肝治疗普遍需要持续用药,就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无法界定确切的治疗时间。不过,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专家王宇明教授给这个问题做出
【摘 要】 企业的盈余质量作为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已被广泛认可,房地产行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较大,投资者更需要仔细考量企业的盈余质量以帮助其恰当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文章先从盈余的现金保障性、盈利性、持续性、成长性、安全性五个维度构建盈余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再基于熵权TOPSIS法建立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以117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摘 要】 自2017年《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74号)提出“完善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审计制度,维护境外国有资产安全”以来,审计机关高度重视境外审计工作,大力推行境外投资业务审计以降低国有企业跨国经营风险、保障境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文章基于2010—2019年审计署发布的138份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单位的审计公告,系统分析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业务的审计发现与问题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爱卫生的习惯。但是,现实中,某些人的“卫生习惯”实际上并不科学,甚至带来不卫生的后果。  用酒消毒碗筷 一些人外出进餐时,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可以消毒,减少细菌,理由很简单,医生就是用酒精来消毒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浓度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50%以下,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用白纸或报纸包食品 一些人甚至是食品店,爱用白纸来包食品。一张白纸,
七旬老太含泪说隐私与郭大娘住同一单元的赵大妈听说她要搬走,当晚请老两口到家里吃饭。席间,赵大妈不解地问:“这究竟是咋回事呀?放着老街坊邻里不处了,要租房子搬走,这是哪跟哪啊……”“不搬家?这哪有好人哪?”郭大爷一句话说得郭大娘热泪横流,她向赵大妈讲述了埋藏心中40年的秘密。  郭大娘年轻时长得漂亮,18岁那年,在父母包办下与郭大爷结了婚。婚后,生了两儿两女,小两口感情不错,怎奈家庭经济拮据,常常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