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思考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更好的教会学生专业技能以成为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的课题。本文将根据这几年学校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如何促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思考
  中职学校的教育既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影响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社会覆盖面之广,为软、硬件及网络维护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特别是把“软件蓝领”的培养定位在中职教育后,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亦对我们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生的学习内驱力弱众所周知,那么,如何把建构主义理论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相结合,建立“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成为我们教改的基础工作,因为没有学的教是无意义的教,没有学生的学,任何教改的努力也就成为徒劳。所以,我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结构的改革思路如下:
  一、紧贴社会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培养具备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能够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技能性人才。为此,学校在开设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前期调研,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要对地方经济结构调研,二要充分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在调研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专业的可持续持续发展。在确定专业后还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大相关专业的设备投入。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动机与需求是紧密联系的。通过这几年的实际教学我觉得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的新思路应该是:社会调查→岗位群→专业模块→课程设置,即根据中职生就业的岗位群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因此,我们在学生入校后,首先进行计算机基础部分的学习,主要学习Windows、Office、网络、多媒体等计算机基础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这个专业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打破常规,不再按人数进行分班,什么课程都开,什么都学不精的常规方法。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实行了分模块教学,我们设置了高级商务办公、网站与平面设计、软件设计三个模块,由学生根据自身基础和实际情况选择所学内容,由于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所以大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学生的兴趣和针对性就大大地增强,成才的机率也大大提高。
  二、打破课程的界限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在这一个学科内分有许多不同的专业。如计算机软件开发;硬件维护等。作为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完所有的计算机知识,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要求出发,以“计算机蓝领”来定位,从而来设置课程。以我们学校为例,计算机这一学科就分为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硬件维护;影视广告等好几个专业。以前我们在新生报名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选择读什么专业,这时学生的选择往往是盲目的。很多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对计算机的认识就只停留在计算机是用来娱乐的这个层次上,对计算机的更大的用途一无所知。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时候的不稳定性。比如学影视广告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美术知识,而有的学生只是觉得这个学科的名字好听,就去选择它。从实际教学中,我走了一条兴趣与基础并举的道路。既学习和借鉴大学的一些成功的经验来改革我们的教学。如许多大学在新生入学时候并不急于给学生分配专业,而是在一年级的时候只分文、理科,全面学习基础的文、理科知识,在大二时才分专业学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一年的学习情况更好的选择自己的专业。当然中职学生不是大学生,他们的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还有限,这就需要老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去引导和发现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改革,学生不但学会了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并且对计算机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在分专业学习时少了盲从,多了一份理智。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在教学评价方面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都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承认这个现实但不是意味着就要采取迁就的策略。因为求知欲源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满足这种动机的是知识的实际获得,而不是外在的刺激。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评价中,不论是总结性的评价还是形成性的评价,都存在着以客观性评价为主,甚至有以客观性评价代替非客观性评价的倾向,所以我们打破应试教育下只看分数的评价模式,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基础知识成绩这一模式来评价学生。在评价中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在考核中我们取消了以往以考试的形式来考核的办法,而是以举行技能大赛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在比赛中设置不同的奖项,每种奖项又有不同的奖品,并且我们还注重对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将学生获奖的情况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其家人,以激发学生最大的自信心。这样就使学生有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变教师驱动为学生“既插既用”。同时我们还受分段教学法的启发,开始尝试对个别科目进行“重测法”,即对每次测验不及格的学生在组织他们补课后进行一次重测,重测成绩达到合格则这次测验成绩记为合格分。在心理效果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再次努力,把失败转化为成功,并为了下一次不再失败而努力。在学习效果上,重测法给学生分段过关的机会,不至于到期末积重难返,让学生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并产生把这种希望变为现实的欲望。重测法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由高度焦虑往中度焦虑调整,而且,这种心理状态的保持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改善。
  四、搞好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
  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之间,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心理普遍。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专业逐渐萎缩,就业相对困难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他们普片感到迷茫与困惑,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对于中职学生,要从一开始就抓好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把企业文化引入学生德育教育,加强对学生专业前景的介绍,在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课件的制作中来,及让学生帮助非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完成部分或全部电子课件的制作,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灌输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勤劳致富的思想。要教导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遵守纪律,遵守时间,遵守规章制度。培养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树立刻苦钻研精神、在社会上和企业里要有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的今天,英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但是,在我国的英语学习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现代的高考模式也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本文从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当前英语高考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对英语高考改革展开了思考。  关键词:英语高考 现状 问题 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国际往来日益增多,英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英语学习中,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英
摘要: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内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无论讲课过程中或在讲课之后,都用以提问,使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同时还有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质疑问难 学法指导  一、明确任务  实践表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差
摘要: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应该是适用的。要想教好物理使学生学好物理就必须让他们对物理这门课感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 激发 兴趣  一、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
背景:偏头痛(migraine)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该疾病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尤其是女性的患病率较高,我国女性患病率为11.2%~25.0%,位居全球致残
摘要:一些学生迷恋不良书籍;这些不良书籍对学生的成长形成了极大的危害。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积极思考应对策略,采用引、挤、堵的方法引领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确保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 误区 措施  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埋头读着厚厚的课外书;老师走到身边还不知道。是什么书这样诱惑我们的中学生呢?上课之余,我们通过观察、访谈和当堂收缴,看到这些书大多是像《坏蛋是怎样炼成的》,《水晶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