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一例

来源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女,40h,因皮肤黄染14h入院。患儿生后26h出现皮肤黄染,且进行性加重,生后40h波及躯干、四肢及手足心,无嗜睡拒乳,无哭声尖直,无抽搐及呼吸暂停。患儿系第8胎第1产(前7胎均为人工流产),母孕39周自然分娩,无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Apgar评分1、5及10min均为10分。母子血型均B型 Children with children, 40h, 14h due to skin yellow dye admission. 26h after birth, skin yellowish yellow dye, and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40h after birth affects the trunk, limbs and hand, foot and heart, no drowsiness reflex milk, no cry sound sharp straight, no convulsions and apnea. Children in the first 8 births (first 7 tires were abortion), 39 births of natural childbirth, no intrauterine distress and postpartum asphyxia, Apgar score 1, 5 and 10 min were 10 points. Mother and child blood type are B type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资料41例.所有患儿术前完成B型超声、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VCUG)、99mTc-DTPA肾动态显像(DTPA)、尿动力学检查.其中34例行储尿期+排尿期膀胱压力描记.结果 尿动力学检查提示逼尿肌过度活动23例,活动低下11例;括约肌过度活动
目的 通过尿动力学检测评价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及膀胱功能训练,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方法 收集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12例膀胱RM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排尿日记并实施尿动力学检测,依据其检测结果指导膀胱功能训练,包括盆底肌肉训练、尿意习惯训练及指导临床用药,并对影响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
目的 探讨经会阴一期膀胱颈折叠术治疗女性尿道上裂术后的尿控及外阴外观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09年11月和2012年2月分别收治的伴有完全尿失禁的尿道上裂女童3例的临床资料.此3例就诊年龄分别为3岁1个月、3岁8个月和4岁3个月;术前膀胱镜检查发现均尿道较短,3例从尿道外口至膀胱颈距离分别为1.8、2.3和1.5 cm,膀胱颈异常宽大松弛;术前按国际儿童尿控协会推荐的尿控评估表来
气胸是新生儿危重急症之一,其发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现对2004年5月至2008年8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26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