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统到木匠|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25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米·卡特是美国第39任总统,由于主持政治、经济等改革接连失败,卡特在任时的民众支持率一度下滑,成为自二战以来支持率最低的总统。在争取连任被对手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后,56岁的他被迫离开白宫,不得不忍受着身后席卷而来的攻击声:但愿不会再出现比卡特更糟糕的总统。
  黯然离职后,卡特的心情遭透了。朋友们劝他不妨利用前总统的身份著书到各地去演说赚钱,他摇了摇头:“或许我还可以利用自己多年积攒的技能,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卡特独自回到家乡佐治亚州,钻进了那间闲置多年的木工房里,捣弄各式各样的锛凿斧锯。
  “您可是大人物,怎么能做这么粗重的活呢?”朋友们纷纷劝阻。可是,卡特却乐此不疲,他常常带上木锯和锤子到贫民区替居民修理房子。有居民辨认出这位免费干活的人竟是前总统,惊讶地不知说什么好,卡特释然地笑笑:“我的手艺还不够好,不能让你们完全满意。”
  从总统“沦落”为木匠,卡特的际遇引起了多方关注,可是他对种种猜测和非议置若罔闻,仍旧用自己的真诚帮助着周围的穷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定期穿上木工装奔走各地,挥锤拉锯,做着各种木工活。与贫穷家庭接触得越多,卡特便更加同情他们,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帮助穷人盖房造屋。为了最大限度地救助世界上的贫困人群,他和妻子成立了“卡特中心”,召集成千上万名志愿者奔赴第三世界,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尽快住上新房。朋友们看到年事已高的卡特仍旧工作在施工现场,劝他停下来歇息,他却一脸欢喜地说:“干木工活让人兴奋,它带给我的快乐比当总统还多。”
  78岁时,卡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从“最差的总统”到“最出色的木匠”,美国人这样评价他:“他不当总统比当总统更称职。”卡特没作任何解释,他意味深长地说:“使人伟大的,不是坐在什么位子上,而是站在什么立场无私地为他人做了多少。”摘自《山东青年》
其他文献
一天下午,我正在厨房里做饭,16岁的儿子安东尼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进来,我警惕地抬起头。安东尼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最近我们见面时的气氛很紧张,争吵一触即发。这次他又会有什么问题?音乐?朋友?夜生活?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妈妈,比利·寇根有一条银色的裤子,我也要一条。”  “为什么?”  “妈妈,比利·寇根是‘碎南瓜’乐队的主唱。你知道的,‘碎南瓜’是我最喜欢的乐队。”他瞪大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跟一个
“自私一点说,我在像找寻自己童年那般,去拍摄孩子们。跳绳、踢毽子、玩石子……我做过的比他们还要多。记录下孩子们的童年,我也在找回自己的童年。”  在小朋友的画里,邵广红是长发披肩、身着漂亮连衣裙的公主;是手拿火铲、围着火炉子劳动的灰姑娘,也是快乐地与小朋友手牵手的大姐姐……却从来不是一位严肃的班主任。  2012年圣诞节的联欢会上,小朋友们抢着将自己的画送到她手里,叽叽喳喳,看着眼前一张张可爱的脸
暑假里有幸出游福建,观赏青龙山瀑布,唯一可惜的是没能亲自当一回“漂客”。  当我们到达时,适逢阴雨连绵,山水暴涨,所以禁止游客漂流,而正是这场雨向我展示了青龙山瀑布的另一面。  我们从下游向源头进发,还在中游时,我便能清楚地听见水流的咆哮,河水经过补充,从上游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剥削着两岸的石壁,阵阵水浪击在河水中石块上,碎成堆堆白雪。山时清冷的灰,天空是
我那时正在理发。我坐在理发椅上,有三个男人沿着墙根坐在我对面。这等着理发的男人有两个我以前从没见过。但我认出了他们其中一个,尽管我不能确切地想起在哪里见过他。理发师在我头上忙活时我一直在看着他。那人把一根牙签在嘴里弄来弄去。他是一个体格健壮的男人,有着短短的卷发。然后我想起那天看到他一身制服制帽的打扮,在一家银行的门厅里,小眼睛很警惕的模样。  另外两个,一个年龄相当地大,满头的灰卷发。他正在吸烟
17年前,因为爱摄影,刘星从国企辞职,成立包头虹迪摄影器材公司,一边玩摄影,一边经销摄影器材,用别人的话说,就是将爱好变成事业,这也一直是他最骄傲与自豪的一件事。  《摄影之友》×刘星  刘星  包头虹迪摄影器材公司董事长  白驹过隙,17年一转眼过去了。我有幸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摄影器材从胶片到数码,从消费级卡片数码相机到专业摄影器材普及的巨大变迁。同时也经历了从单一销售摄影器材到组建俱乐部,组织摄
画册绝不是简单的一张张纸的集合,每张凝固的影像背后都有属于它的故事。这里推荐7本珍贵的画册,通过它们,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摄影师以及他们的祖国记忆。  01Photographs  作者: Fred Herzog | 描述国家:加拿大  从1953年开始,Fred Herzog就已游走于温哥华街头,用彩色胶片来记录广告招牌、商店橱窗、街边汽车这些深受时代文化所影响的场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最早期大
成都当代影像馆呈现的“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从成渝影像现象本身出发,探讨地域与艺术家创作之间的关系,从城市性格看艺术家风格的影响与关联。展览艺术总监钟维兴与策展人王庆松通过系统梳理成都、重庆两地影像发展脉络,以艺术家的作品及创作历程为切入点,集中性地呈现12名活跃在西南地区的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  最初影像技术传入中国时,人们对此充满了猎奇、恐惧的复杂心态,但是很快便开始了新技术的本土
哈爾滨站弘瑞丰俱乐部作为18度的核心成员,成立21年来一直奉行着“专业诚信值得信赖”的经营理念。
极具性价比的知名闪光灯品牌永诺推出了第一支自动对焦的50mmF1.8国产标准镜头。本次我们体验的是尼康卡口的产品,相比原厂50mmF1.8D镜头,该镜头售价不足其一半,而功能参数上,却与原厂镜头完全一致。那么这支镜头的具体性能如何呢?我们一起体验一下。  操控手感与综合画质  总体做工上,永诺50mm F1.8虽然采用了塑料材质镜身,但坚固性却没有打折扣,镜头卡口外圈采用磨砂软胶护环,并使用金属螺
摄影作品是无声音的影像,不会讲话,所以我们在欣赏一个摄影作品的时候,只能是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读,那么我想就这张经典作品,采访一些人,看看他们是如何解读的。  本期摄影名作  《尿浸基督》  摄影师:[美]安德里斯·塞拉诺  这幅作品叫《尿浸基督》(Piss Christ),是美国摄影师安德里斯·塞拉诺于1987年拍摄的《浸入》(Immersions)系列作品中的一件,照片是通过将一个小比例塑料耶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