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英语考试的“瓶颈”,提高中考成绩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目前考生听力测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英语教学的实施策略,对初中生英语教学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听力测试;解题技巧
  听力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我们日常英语学习和中考复习不容忽视的一项主要内容。根据每年的《中考说明》,听力在我们中考中所占分值仍然很大。但由于缺少一定的语境氛围,听力已成为学生英语考试的“瓶颈”,尤其对于我们农村学生,是最薄弱的环节。那么,怎样搞好中考英语听力复习,让学生突破这“瓶颈”呢?
  一、分析目前考生听力测试存在的一些问题
  听力测试考查的是学生对英语的听辨能力,包括“辨音、辨义”能力。我们学生听英语的突出问题大致有三个方面:
  1.语言上的问题
  在进行听力的时候,所听材料中出现的新词,新句型,由于连读、弱读、爆破、重音在语境中的词句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引起听的问题。
  2.内容上的问题
  中国人听英语时,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风俗人情等,常会感到所听材料虽无具体的新词句,但仍不能听懂内容。
  3.心理上的问题
  中学生听英语的潜在困难属于心理障碍,总感到被动,无把握,同时过分紧张,这样本来可以听懂的也听不懂了。
  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研究中考听力考查方向及命题特点
  中考听力考试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事实性信息的能力。根据近年来的考题看,通常由四部分组成,由易到难,由图到字。题型与往年一样,但第一项看图听录音,是学生每年容易得分的一项。听短文选择最佳答案与听短文填写表格成为许多学生的难题。这就需要平时多接触听力材料,保持耳朵对语言的敏感和熟悉程度,以便尽快投入考试状态。
  2.加强听力训练
  许多九年级的学生,笔试上还马马虎虎,但听力已成为他们的一个障碍,这就需要加强训练。
  (1)狠抓课堂听力教学。课堂听力训练以听为主,听、说结合,进行听力训练时,要注意区分和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音的长度、句子的重音、意群划分等。这就要让学生大胆发言,了解发音规律,严格把好语音关。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认真搞好听力专项训练。每周用一节课,让学生进行专项听力训练。让学生听往年中考试卷上的听力内容。老师自己去编辑一些听力材料让学生去听。我们还利用电视教学手段,让学生去看,听CCTV-10《希望英语》节目。《导学》上的听力材料,具有一定的中考导向性,我们在中考复习中非常重视。让教师朗读,录制成磁带,然后反复播放给学生听。通过经常地听,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教给学生做听力题的技巧与方法
  (1)听前。浏览听力试题,根据所提供的答案,对问题做猜测,将思维范围锁定。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消息,专心致志,抓住重点,联系前后内容去听。
  (2)听的过程中。听某一题,尤其是一段话时,应根据自己的推测,去捕捉关键词和重点词语。听时,边听边做记号,采用自己明白的一种符号或字母。在有关选项上做记号,将一些关键词语如时间、价格、数字、人名、地名记下来,这样可以加深印象,有助于回忆,有利于选择最佳答案。
  (3)听后。听力结束后,要认真检查。应用已有的语言基础知识,从单词的正确性、语言结构及句意完整性等方面進行检查。
  4.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保持良好的状态,养成良好习惯,这对听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易产生恐惧心理。有些学生一听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这无形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屏障,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尤其在考试中,如果太紧张,即使基础扎实,也不一定会做好。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既不能有松懈心态,也不能有紧张心理。
  总之,明确中考听力测试目标,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定能在中考听力这一英语考试的“瓶颈”上有所突破,一定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施河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课堂要改变学生过去那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集体授课有机结合、优胜互补,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在分组时,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基础知识、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按4人小组分成若干个“异质小组”,组与组之间要水平接近,无明显差异。以“
启迪学生智慧,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当前语文教改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而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学生写作与生活的联系,使其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做到有感而发。  一、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
摘 要:高一新生在开始学习高中英语时,无所适从。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途径,追寻一条让高一学生倍感英语学习轻松的和谐成功之路。  关键词:影响初高中英语衔接因素;合理衔接措施;成功之路  笔者曾在初中任教多年,现在从事高中英语教学,深知初高中英语各方面的异同,更深刻意识到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好坏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全面了解高一新生的英语水平,透彻知晓初高中
摘 要:紫鹃是黛玉身边的丫鬟,是标准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林黛玉”。因此,将她的性格特点归结为四心——细心、慧心、忠心和死心。  关键词:丫鬟;忠心;聪慧;解脱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而女子尤多。林黛玉身边的大丫鬟——紫鹃就是其中的一个。紫鹃并非曹雪芹的写作重点,书中提到她的地方也并不如袭人、晴雯和平儿那么多,但这并不能影响她在红楼梦中“四大丫鬟”的地位。  紫鹃是以贾母将其调给黛玉作丫鬟
在信息量呈几何级数递增的新世纪,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它又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和途径,建构主义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通过创设情境,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得到发展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一、反复吟诵,品味古诗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
摘 要: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克隆,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而“三味”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品味到课堂教学这个大餐,使学生愿吃、爱吃,百吃不厌。  关键词:课堂;构建;改革  一切先进的教改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最终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回归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已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聚焦点而被人们所重视。叶澜教授新基础理论中的核心部分和精华部分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材简介:《槐乡五月》是国标本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21课,它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生发开去。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
摘要:电脑的普及给装机提出了新的要求,快速、批量安装系统成了机房管理员的快事,网络克隆应运而生,给装机带来极大的方便,然而,逐台设置计算机名和IP地址也是机房管理员非常头痛的事情,着重解决的就是计算机名和IP地址的自动设置。以及还原精灵的自动安装问题,所写的程序是系统克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关键词:网络信息表;网络克隆;MAC地址;IP地址  随着电脑的普及,各中小学都有配几十或几百台电脑的机房
前不久,在央视《等着我》节目现场,两位年逾七旬的老人紧紧相拥,老泪纵横。其中一位来自新疆的艾外都·阿不都老人,用带有浓重新疆口音的普通话,奋力说道:“姐姐,我想你了,我找你了,找了你53年……”被艾外都称为姐姐的老人名叫王香莲,她说:“当年我仅做了一件小事,你却惦记了半个多世纪。”在两位老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绝处逢生,求医无果遇“药神”  1964年,对于新疆小伙子艾外都·阿不都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