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泯之童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bingg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的教育中出现了人际关系冷漠等现象,尤其是师生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本文从“童心”的角度出发,从平等待人、爱护学生、教师身体力行这三个方面出发,结合陶行知先生“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的观点和儿童心智发展的相关规律,阐述了教师保持童心的重要性,并做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童心;心智发展;教育方法
  在这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人际社交,还是日常交往中,人们的交流往往都带着很大的功利性与目的性。经济的加速,带来的是人际间的冷漠,教育中也是如此。部分教师仅仅将教育工作看做是一份糊口的任务,将学生视作是自己的工作对象,因此忽视了教育规律与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原本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些冲击。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这一要求对新一代的教师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爱”这个看似简单的词,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很难实践,虽有能力,缺乏勇气。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笔者却感受到节奏再快的城市中,也依然保留着那份承载“爱”的净土,那便是校园。无论是幼儿园中孩子们纯真的笑颜,抑或是学生一声声爽朗的“老师好”,都会给人不断付出的动力。正是孩子们的童心,让校园里洋溢着阳光向上的正能量。但反观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能保持住那份童心,用同样谦卑的姿态向孩子们学习,用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交往呢?
  一、 童心之基——平等相待
  请试着回忆你的童年:无论多么严肃的人,都有经历过校园与童年的洗礼。儿时我们能够与其他小朋友愉快的嬉戏,无视身份,平等的交流。可能有几个特别的孩子不太乐于与人交谈,但总会有开朗的孩子向他们伸出热情的双手。随着我们的成长,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越来越深,认知世界的同时也便认识自己。我们明白了社会地位的高低,明白了家庭阶层的不同:有的高高在上,有的蹑屩担簦。有的家庭尽享荣华、锦衣玉食,有的却是爨桂炊玉、揭不开锅。生活渐行渐远,蓦然回首,儿时嬉戏的场景恍如隔世。饱经生活之历练,人们获得的是成长,失去的便是童心最坚实的根基——平等的交流。
  古人有云:“得力平生学,求仁死后名。登门非雅素,持论略公平。”成人想要毫无保留的相互倾吐,皆需以诚相待,平等交流,更何况是孩子?反思现今,作为教师,你是否依然高高在上,对学生横加管教,是否依然是用严肃的姿态,对学生的一些创造性想法表露出不屑与轻视?
  试着想一想:儿童的自我意识高速发展,倘若经历的是命令式的教育,那影响的是儿童今后的性格,使孩子们变得优柔寡断,没有主见。因此教师需要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用教师的童心来轻轻叩开孩子们的心扉,让孩子们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塑造个性,自由发展。因此平等的姿态,正是维持童心所在的根基。
  二、 童心之源——教师之爱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爱学生是做好老师的关键。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
  能量的传递是双方的,这不仅仅是在物质上,心灵上亦是如此。教师在校园内接受孩子们向上的正能量,尽管教师已经是社会人,但是有责任心、有公德心的教师会为了不断的前进而努力,不会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足,而是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成就:如子女般爱护学生,关爱学生,期待着学生的蜕变与成长,期待学生获得成功,这种特殊的精神境界正是教师才能拥有的:对学生的爱。
  这份爱,不仅仅是对学生而言,还是对社会、对未来的爱,所谓灵魂工程师,正是如此,因为教师正在修葺的是创造未来的灵魂。对学生无爱的老师,自會极尽刻薄与挖苦,师生之关系无非互相利用,没有爱的教育自然会培育出没有爱的人。正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才能让教师童心永驻,俯身倾听,教师的谆谆教诲才如涓涓溪流,滋润心田,而非滔滔巨浪,惊涛拍岸。教师之爱,正是童心之源。
  三、 童心之花——身体力行
  无论任何事情,都需要付诸实践。若教师具备了上述两点,那就必须结合科学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心灌溉孩子们。
  笔者执教的幼儿园班级中,有一名不太愿意与人交流的孩子,他性格内向,且行为怪异,体育课等室外课程都不肯参与,家长对其也过分溺爱,导致其极度以自我为中心。有一段时间,班级里经常出现玩具或其他物品丢失的现象,不爱上户外课的他,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坚决地说,他没有。尽管没有确切的证据,但笔者也借题发挥了一下:笔者告诉小朋友们,老师相信不是他拿的,因为他是诚实的孩子,老师也相信,拿了别人小朋友东西的那个同学心里一定也不好受,所以明天请你悄悄地把东西放回原处。我能感受到小男孩儿眼神中有着异样的光彩。果然第二天,所以玩具便都物归原主,笔者作为老师,并没有批评任何一个孩子,用的是信任与理解的力量以及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们交流。同时我还告诉那个孩子,要是不想别的同学都怀疑你,那么就该和大家一起上户外课,这样就能摆脱嫌疑了,于是,这个孩子也积极地参与到了户外课程中来。
  这个例子中需要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也有自尊心,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儿童,在不伤及自尊的前提下用巧妙的方法化解幼儿的问题,是对幼师的特殊要求。幼儿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也要求教师要拥有极好的耐心,身体力行,切身探索,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经历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儿童的教育正是如此精雕细琢的工作,要将教师的童心有效的让儿童感知,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其实是同伴,而非阶级敌人,这急需教师在教育方法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只有教师身体力行,才能用童心浇灌出成长的花朵!
  世界纷繁复杂,但童心未泯。教育之路漫漫,你是否仍如初心?愿教育工作者们都能秉持一颗未泯之童心,架起与孩子们心灵的桥梁,用平等来传承教育之精神,用爱来呵护儿童之成长,用实践探索开辟教育之新篇章。
  热爱学生,爱满天下。
  参考文献:
  [1] 赵俊峰.《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教师的心理成长.
  [2] 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第一章 第二节 心理健康和学生素质教育的依存关系.
  作者简介:孙宇佳,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世茂蝶湖湾幼儿园。
其他文献
职高幼师专业的学生具有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的特点,要学习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枯燥无味,因此对他们而言,保护和培养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看重的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抓住导入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导入就是激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
摘要:近年来,国内高校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改革,进行联合办学、校际合作探索,将发挥群体的学科专业优势,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和形式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載体。本文以武汉地区“七校联合办学”的实践为基础,对联合办学出现的困境进行梳理,探究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改进路径。  关键词:联合办学;协同育人;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培养大批复合创新型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课题,高等学校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业促进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人人都感受到今天的社会无疑是一个信息社会。社会经济模式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量超过以往500年的信息生产量的总和。因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将是下个世纪竞争与发展中取胜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知识;经济;信息  一、 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今天,发达国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问题学生是指那些成绩不好或者操行不好的学生。一个学生常常不交作业,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迟到等等现象都能引起老师的关注。但是,每个班一定有些表面很乖,成绩操行都表现不错的学生,他们内心的障碍很少有人能察觉得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对这样的学生应当倍加关注。  关键词:非典型;学生案例;应对措施  一、 问题出现  第一次短信:  星期五的早上,数学陈老师收到了一条自称是学生家长的匿
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真正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方法,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阅读,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美丽的童话。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旨在增强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童话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一项基本的技能。因此,在小学数
摘要:叶澜教授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如其所言,我坚信教育是一门艺术。所谓艺术,一定是可让我们的生命产生愉悦的一种体验。  关键词:教育;艺术;担当;教师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出自《论语》,本人偏爱这里的一字“死”,它不是死去的意思,而是“固守、承担”之义,一旦闻其道,就应该固守担当传承
摘 要: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枝璀璨的奇葩。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的基石。感受诗歌的意境,不仅让学生了解诗歌中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又触摸到诗人的心灵。本文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意境;鉴赏;教学  众所周知,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要考查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品味诗歌的内容,感悟作者所
摘 要: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的影子,图形在生活中是具体存在的。每种数学图形都代表现实中生活中一种具体事物。初中生要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数学图形的现形,通过生活中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即图形的全等来推广到三角形全等。  关键词:图形全等教学;三角形全等;生活化;策略  【情景再现】  教师:同学们看白板上的这几组图形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找同学回答。  学生1:第一组的两片枫叶是完全相同的。  学生
摘要:教育振兴、发展、改革的宏伟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一位幼儿教师,我们应尽职尽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本文结合陶行知老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借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案例,探讨了教师实施爱的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爱  一、 爱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切实关照。  陶先生写过这样一首诗:“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教师主要的目的是能把自己的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很多年,在教改中我们学会了让探究学习进一步加强。学习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人的过程。笔者在长期从事农村学校物理教学工作,学校实验条件不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到了如何引导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及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关键词:科学探究;导学案;想象力  物理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初中物理的教学就是给学生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