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传播信息的重要场所,它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宗旨。而实现这一宗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针对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状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就是启动他们自身的内驱力,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获取知识。同时数学教学向生活回归,向应用贴近,是我们教学新课程应予突出的又一重要方面。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注重于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力图使数学知识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
  
  一、立足实际问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习效应。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解决为线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诱导学生把学新知的压力变为探索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以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帮自己设计一个圆柱体的纸箱用来存放物品,又想把东西多放一些,又想节省用料。班级里的4个学生听说后,都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方案,到底谁的方案比较理想呢?是否表面积大,能放的东西就多呢?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圆柱的体积"。通过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新课的内容上。通过新课的学习,最后共同选择了最佳方案。以生活情境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你就会有更大的本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开展数学活动,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创设应用机会。
  
  教育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因此在加强认知过程的教学中,抓好和建立知识的"生长点"和"连结点"教学,多开展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现实世界的存在形式千姿百态,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或读出它的数学表现或描述,而需要我们自己去描述、去发现。例如,可以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出租车的车费与行驶路程、等候时间、起步价等有关的数学事实。又如,"垂线段最短"性质学完了,利用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跳远,并测出自己的跳远成绩;等分圆周学完了,让学生制作五角星图案;统计初步知识学完了,让学生自己估算学习成绩波动情况等等。这样做,学生既运用了知识,又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在数学实践中,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载体,以观察、实验、分析、综合为基本方法,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纳,追求课程内容的展开和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效应。
  
  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选择情境内容,打破学科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促进学生由生活走向学科,再由学科走向生活,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 --建立模型--实践--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与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和技能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问题。比如,当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先经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加深理解,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等)。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
  
  四、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就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新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多方搜集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背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而当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后,再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探求应用,构造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形影不离,教师在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把校园图放入课堂,让学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个办公室的坐标,再根据他们的坐标确定其位置,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现实背景出发引入新的知识,需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从数学角度分析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验证并应用所得结论的全过程,切忌教师全盘端出。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探索更多可以应用的实际问题和场景。
  除了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外,还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面对现实问题,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根本所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只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来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之能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经验用以解决新的或疑难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将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其他文献
表演  【制作方法】  1.准备一根长20-25厘米的铁丝。  2.用钳子将铁丝卷成球状。  3.将铁丝两端做成对称的铁丝球,用来固定杯子。  4.2个铁丝球之间的距离要能放入拇指。  揭秘  我是一名小有名气的侍者。  我来展示一个绝活,先把手绢盖在托盘上。  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位置盖住铁丝,盖手绢时,要把铁丝放在图示的地方。  铁丝的位置及横切面  按住铁丝。 用左手扶着杯子的底部,使其
期刊
在农村还是“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那时候,你别看地里打不了多少粮食,可干部们对肥料的重视程度却远胜于现在。  农民们一年里差不多有半年时间都在忙着“积肥”,上了年纪的人们更是粪筐不离身,甚至出门串亲戚也要背上粪筐,有时为了多捡几个驴粪蛋子能跟上毛驴多走十来里路。  那时肥料的名称也是五花八门,不可胜数:庄稼的秸杆铡碎沤成的叫圪渣粪,家畜圈里的粪便叫厩肥,茅坑里的秽物叫大粪,从城里的茅坑或化粪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