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军事院校教研室建设刍议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a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军事院校教研室作为实施军事相关科目教育的基层单位,如何实施科学合理的建设管理,是新时期军事院校及其人才培养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分析了新形势下军事院校教研室建设的定位与目标,探讨了当前教研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深化思想认识、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教员队伍三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军事院校;教研室;建设与管理
  作者简介:陆长海(1976-),男,重庆人,重庆通信学院共同科目教研室,助教。(重庆 40004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125-02
  军队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建立信息化军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关键在于科技和人才。[1]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既是我军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未来在国际军事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保持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军事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创新军事理论和高新技术的主要基地,也是我军生长型干部培养的重要源头和干部继续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中肩负着重要使命。[2]军事院校中的各类教研室作为院校教学与科研的主体,是实现军校教育培养职能和提高学员培养质量的主要载体。军事院校中教研室的管理水平高不高、质量建设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军事院校的长远发展和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新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军事技术和军事理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军事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念、理想兴趣、思维方法、知识视野以及行为方式也随之具有了新的特点,传统的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受到大量涌现的新技术、新知识的挑战和冲击,军校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教学工作也因此遇到了一些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3]为此,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对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教育对象的变化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冲击,军事院校的教研室作为实施军事相关科目教育的基层单位,如何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过硬的教员队伍,提高教学水平从而适应新时期军事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教研室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4]然而,现实中部分院校和教员对教研室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教研室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不清,对如何加强教研室建设的措施思考不多。本文拟就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军事院校教研室建设的定位与目标
  军事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能够胜任未来部队工作的优秀人才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根本要求在于提高军事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问题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问题,必须从思想上转变,手段上创新,方法上与时俱进。在目前的军事教育体系下,教研室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一时期军事院校教研室的目标与定位是培养胜任未来部队岗位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军事院校中的教研室是基层教学与学术研究组织,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科型教学研究机构。作为教学基层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其他环节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组织学术活动;组织教员的培养提高及提出补充、调整的建议,分配教员的工作任务;加强相关实验室、资料室的基本建设,等等。新时期教研室在军事院校教学中应处于主导性的基础地位,既是落实学校各项教学任务的前沿阵地,又是贯彻教学中心地位的关键一环。在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全面、深入开展,深入推动院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1.要注重教育科学的基础研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好新时期军事院校的核心所在。院校管理应始终把握新时期军事发展和我军战略目标的脉搏,以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重点,以为部队输送合格、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研室应加强对传统专业、传统教学计划的改革,结合时代特点和部队要求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统一于教学管理过程之中。
  2.要重视教研室教员队伍的长远建设
  在教研室管理方面,学术、学科带头人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学术水平的同时,注重梯队建设,尤其是关注青年教员的发展,落实教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技能教育等的培养。
  3.要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抓好组织建设,教研室的规模要适度,对调入教研室的教员要严格考核和选拔。抓好制度建设,教研室主任要严格带领教员执行有关教学工作的各项规定,认真组织教学活动,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抓好平台建设,教研室应成为院校与教员、教员与学员等之间的一个沟通的桥梁和平台,教研室应成为了解当前军事人才特点和现实需求的主要窗口,既是保证学员及时、准确、有效的将所受教育的效果给予反馈的平台,又是教员与上级组织就相关教育管理问题沟通探讨的主要渠道。
  二、当前教研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深入发展,逐步形成了普通高校与军事院校相结合、互为补充支撑的新型国防军事教育体系。其中军事院校中的教研室建设无疑是这种教育体系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多重因素的影响,军事院校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在专业建设、课程编排、教员管理与培养等一系列问题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对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视还稍显不足。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研室的定位与建设力度不够
  教研室既是院校组织教学的前沿基地,也是进行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常态化组织,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是新时期军事院校教研室建设的首要问题。然而目前存在对教研室的功能、目标、研究重视不足,对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够,对教研室困难的重视和支持欠缺等问题。特别是新时期部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对院校军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按专业及其几门性质相近的课程而设置教研室的方法难以适应这种变化,既不利于课程设置与改革,也不利于学科专业发展和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   2.教研室的中心工作不突出
  不同类别、性质教研室的职能及其中心工作应有所侧重,以发挥其最大效用。通常来讲,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教研室日常工作主要是教学(包括常规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专业科研和日常管理三方面工作。其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手段,管理是支撑。然而事实上,由于部分教研室本身的工作状态与管理水平较低,其学术性、业务性水平也有待提高,教学与科研、教学与行政的关系处置不当,致使教研室工作往往偏离了教学这个研究中心,存在忙于一般性行政事务,如学习、传达各种教学工作以外的行政指令和会议精神,布置各种检查和评优等问题。
  3.教研室日常管理缺乏规范
  对教研室的管理,目前在管理体制、定位、责权利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不少教研室缺乏切合实际的教研室制度,管理比较松散,如绩效考核难以实施、竞争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等等,致使教研室的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实施。另一方面,部分教研室的工作目标没有硬性规定,日常工作随机性较大,往往是出现问题之后再针对现有问题而解决问题,在工作方面缺少预见性。同时由于部分教员业务水平有待提升、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还需培养,这也无疑增大了教研室日常管理的难度,使得部分教研室管理处于一种比较松散、低效甚至无序的状态。
  三、加强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军事院校的教研室建设,既是落实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加强军事院校长远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做好教研室建设,必须从理念上重视、制度上完善、人员上加强三个方面开展有所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1.深化思想认识,重视新时期军事院校教研室建设的重要性
  军事人才的教育培养是军队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军事斗争人才准备的紧迫需要。作为军事院校教育主要载体的教研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军事人才培养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要转变由教员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效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观念。要本着“对部队负责,对人才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全面培养意识,不断完善新时期军事人才素质培养模式,注重基础性、经典性、原创性教育,培养学员具有部队长远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实际能力,切实做到有预见、有步骤地培养人才。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激发教研室内在活力、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教研室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保障其持续进行、长足发展,就必须形成长效机制,使其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功能。要建立健全教研室组织管理制度,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机关齐抓共建、部门具体实施、教员广泛参与的组织网络,形成在教研室建设管理格局中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的和谐状态;要建立教研室建设考核评估制度,坚持动机与效果、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制定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质量评价指标,规定教研活动的实质内容和基本规程,以“硬性”的指标要求改变部分教研室各行其事、可有可无的现状。
  3.加强教研室队伍建设,明确教员职责要求,营造和谐的教研室工作环境
  教研室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培养人才的人必须首先是人才”的观念,切实加强教研室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高教员队伍学历结构,教研室学历结构应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为辅;另一方面优化教员队伍的专业结构,切实改变教员专业结构单一的状况。要明确教研室成员的职责要求,教研室应对教员提出明确职责要求,如应履行的义务、考核标准、奖惩措施等;要努力创造吸引人、凝聚人、塑造人、成就人的教研室工作环境,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积极完善管理机制,建立系统、规范、严格的管理秩序,在职称、工资、住房等方面向优秀教员倾斜,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工作环境,切实激发教员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房健,徐刚.加强军事院校教员人才队伍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105-106.
  [2]国防大学政治部.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一流军事院校[J].求是,
  2002,(2):53-54.
  [3]钟岩.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构建和谐教学环境[J].辽宁教育研究,2007,(7):79-81.
  [4]吕占广,郝朝辉.建设研究型军事共同科目教研室的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0):122-123.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足,从坚持科学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爱
摘要: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浅显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等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十八大提出的关于教育的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以及中国人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梦新认识,通过改革理论灌输法并结合青年大学生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满足素质教育
摘要:通过SCL-90量表对某高教园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高教园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心理健康有学历、年级、性别、家庭关系差异,并根据差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教园区;心理健康;研究  作者简介:桑海云(1980-),女,江苏沭阳人,淮阴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讲师;咸大伟(1984-),女,山东临沂人,淮阴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讲师。(江苏 淮安 223003)  
摘要:主要阐述了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了高职就业困境成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  作者简介:吴元忠(1978-),男,福建莆田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讲师。(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123-02  随着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