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姑娘是个假小子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hem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案
  我家军军11岁。军军是女孩子,为什么取个男孩子的名字?这是她爸爸的意思。她爸是军官,军军出生前,他特别希望是一个男孩子,而且将名字也想好了,叫军军,希望孩子有军人一样刚正不阿、爽快利落的性格。可孩子生下来却是个女孩。
  虽然天不遂人愿,但我们对军军的爱并没有因此而打折扣,我们依然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现在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女孩子不能太娇弱,必须和男孩子一样努力打拼。所以,我们有意识地从小对军军进行一些锻炼胆识、磨炼意志的教育。比如,带她到新兵训练营参观,玩激流勇进、打野仗等游戏。
  正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军军越来越像个假小子。她从来不玩布娃娃和卡通玩具,可是一看到玩具堆里的车啦、枪啦、炮啦、机器人啦,就来了兴趣。她最喜欢玩的游戏是用各种玩具车、玩具枪布置战场。她的玩伴也都是男孩子,有的女孩子想和她玩,她摆摆手,说:“去、去、去,小女生爱哭鼻子,没意思!”军军说这话可不是显摆,她自己真的很坚强。
  有一天,她自己去提热水瓶,水瓶翻倒,她“哇哇”大叫。我迅速将她送往医院。她的整个左脚背都烫起泡了,护士给她清洗、上药的时候,她的眉头皱成了一团。我问她疼不疼,她点点头,可硬是没有掉一滴泪。
  军军的表现让她爸爸很高兴。他常常将女儿举过头顶,自豪地说:“你比男孩子还要棒!”
  感觉到军军的假小子性格有些不妥,是在她10岁生日时。那天,我给她买了一件漂亮的公主裙和一个精致的发饰。军军却执意要穿她平时穿惯了的迷彩服,并自作主张将发饰送给了女同学,还甩了甩她那利落的短发,说:“我这一生都不需要这个东西。”生日宴会上,军军的几个女同学纷纷上台,莺歌燕舞,祝军军生日快乐。轮到小寿星表演了,军军三步并作两步地跨上台,先给大家作个揖,然后摆开架势,打了不知从哪儿学来的一套拳。一位好友笑着对我说:“你家军军真是投错了胎。”虽无贬损之意,我却很尴尬。
  要切蛋糕了。我正要执刀,有人提议,让女孩子们自己来吧。看着军军笨拙的样子,我心里捏了一把汗。果然,军军摆弄了好半天,蛋糕仍然没有切好,衣袖已沾上了奶油。而另一个女孩子,切出来的蛋糕平平整整,蛋糕上的一朵奶油小花完好无损。她将“小花”恭恭敬敬地呈给我,说:“谢谢阿姨,愿阿姨永远像花儿一样美丽!”我抬头看军军,军军正和几个男同学嬉闹着用奶油互涂大花脸。那一刻,我真是既感动又难过,心想:都是女孩子,人家怎么如此细心,军军却这样大大咧咧?
  后来,我和军军她爸说起这事。我说军军毕竟是女孩子,应该有女孩子的样子,如果老是一副假小子形象,将来可能会在社会上碰壁。
  她爸不同意我的观点,说:“论学习、论能力,军军在同龄人中都出类拔萃,我们没必要为她的未来担心。而且,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性格,军军的性格正是她的特色,没必要强行改变。再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天天喊男女平等,怎么还将女孩子的形象模式化?”
  我有意观察周围的女孩子,发现像军军这种假小子性格的女孩还真不少。而家长们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也莫衷一是,有赞同的,有担忧的,也有人觉得无所谓,顺其自然就好。
  孩子的成长不能马虎,我特别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指点。
  分析
  由于各方面原因,现在不少孩子出现了性别错位:男孩子像女孩子一样娇弱、胆小;女孩子像男孩子一样鲁莽、粗糙。有部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甚至倡导“中性化”教育,主张模糊孩子的性别,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这其实是对男女平等的一种误解。我们提倡的男女平等,是指人格和生存权利上的一种社会准则。培养孩子具有善良、坚强、勇敢、自立等优秀品格,无须区分男女,但是,我们绝不能就此而忽视、抹杀甚至违背大自然赋予孩子的性别属性和差异。
  父母给军军取一个男孩子的名字,这当然可以。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但名字会给人一些暗示,引导一个人的成长方向。父母应该向军军说明其名字的内涵:希望她具有军人一样刚正不阿、爽快利落的性格;希望她一生都能拥有军人般坚强的品质。如果父母没有明确地向军军说明这一点,军军只会想到:父母希望我像个男孩子,我就满足他们的愿望吧。这就误导她的性格向男孩子方面发展。
  军军父母有意识地从小对她进行锻炼胆识、磨炼意志的教育,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女孩子毕竟是女孩子,应该有其特有的性别特征,社会对她也会有性别期望。比如,生日宴会上,大家都希望看到漂亮可爱的小公主,看到她莺歌燕舞,看到她的巧手和细心。军军没有做到这些,我们当然不能就此否认她的优秀,但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性别认同模糊,性别角色紊乱,长大以后其内心所渴望的性别与真实的性别将会产生冲突,往往会造成心理障碍。
  所以说,军军妈妈对军军假小子性格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
  造成孩子性别错位的原因,除了人们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导致行为上的误导之外,还有很多客观因素。比如,由于父母一方工作繁忙,孩子不得不长时间和另一方一起生活,孩子的性别角色教育就会有缺陷。在父母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也可能把對父母的反感扩大为对某种性别的反感,要么叛逆偏激,要么固执怪异。比如,母亲经常在儿子面前数落父亲的不是,那么,儿子就会形成强烈的爱憎,认为母亲是对的,是好的,父亲是错的,是坏的,进而扩大到以为女人是可敬的,男人都是坏东西。他因此会否认自己的性别,模仿女性的行为。
  另外,学校的教师性别失衡(女教师多,男教师凤毛麟角)的问题也会影响孩子的性别认同。而且,多数学校要求孩子循规蹈矩,把女生视为榜样,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男生,这也是对孩子性别认识的一个误导,很多男孩子因此被“驯化”为内向、文静、听话、乖巧的“小女生”。
  这些在无意识中给孩子带来的性别角色错位的问题,应该引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对策
  加强孩子的性别教育并不是将性别角色模式化,让女孩子穿红戴绿,说话细声细语,走路碎步摇曳;也不是要求男孩子一定要勇猛坚强,大大咧咧,而是要培养女孩子细致、细腻、温柔、贤淑的品性,培养男孩子勇敢、刚毅、果断的品德。家长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帮助孩子尽早完成性别认同,定位好自己的性别角色,以及与其性别角色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这样,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
  第一,要对孩子的性别给予承认和赞赏。家长首先要承认孩子的性别,让男孩认识到自己是男性,女孩认识到自己是女性。性别认同是孩子自我认知的重要部分,这会使他对同性的性别特征抱有好感,并希望拥有这些性别特征。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你,是男孩;你,是女孩。也可以借一起洗澡的机会,告诉孩子关于性别的知识,男孩借此认同爸爸,女孩认同妈妈,进而通过学习,逐步建立起自我的性别特质。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性别还要表示赞赏,家长如果对孩子是个男孩或女孩表示高兴,孩子也会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满意。
  第二,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在观察中得到的知识和启示,会在实际生活中试着运用。父母是孩子在性别角色方面的指导者和模仿对象,所以一定要注意自身行为,如果爸爸有些“娘娘腔”,或是妈妈习惯大大咧咧地说话做事,都要在孩子面前有意克服。
  对于孩子和异性朋友的交往,既不能完全排斥,也不可以让孩子和异性过分亲近。
  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选择身边的同性榜样,鼓励孩子比较自己和榜样的差距,确定努力方向,以使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三,适当地奖励和惩罚。孩子做了与自己性别角色相符的事,家长应该给予奖励;对孩子不当的性别角色行为,家长要反应冷淡,让他感到自己的表现有误,或是给予适当的“处罚”。这种奖励与惩罚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支持或压力,促使孩子根据自己的性别角色做出相应的行为,并逐渐形成正确的行为定势。
  对已经有性别认同混淆或行为偏差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注意态度,不能简单地训斥,使孩子紧张甚至产生犯罪感。应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地对孩子进行引导。
  军军虽然现在是男孩子性格,但妈妈也不必太着急,可以适当做一些引导,比如可以通过一些童话故事来培养军军细腻的情感;父亲可以经常在军军面前肯定和赞赏母亲的女性特质,如“妈妈多细致,给你织的毛衣多好看”“妈妈真会关心人”等等,妈妈就会成为军军学习的榜样。另外,父母对军军目前的男孩子行为也不能一律否定、呵斥,避免让她紧张和产生犯罪感。
  【编辑:花洁】
其他文献
女儿说,  再不陪她玩她就长大了  “80后”刘琼是湖南益阳人,2006年他从湖南商学院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进入一家体育互联网公司。之后他花了10年时间,从一名基层营销员做到了公司副总裁,公司成功在新三板上市。  2012年,刘琼做了爸爸,女儿琪琪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但因工作太忙,经常到北京、香港、上海等地出差,一走就是好几天,刘琼很少有时间陪伴女儿。他大概计算过,发现自己出差乘飞机在天上飞的时
现在手机日渐普及,几乎人手一个,包括孩子。但是,很多家长不想让孩子玩手机,因为怕孩子沉迷其中,影响学习。这次来咨询的家长就是如此,为争夺手机,他们和儿子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为便于大家了解争夺战中亲子双方的心理活动,我把家长和孩子讲述的同一件事,分两个版本呈现。  家长:因为手机,亲子成仇  因为手机,我和儿子简直成了仇人。我们一见面就吵,偶尔不吵的时候也在冷战,我看他不顺眼,他看我不顺眼;我跟
无法克制的偷窃  小惠今年14岁,是一名初二女生。她学习成绩中上等,不过数学成绩很好,曾在广东省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过初中组的二等奖。她家境殷实,衣服、用品都很高档,每月有300元的零花钱,是同学们都十分羡慕的富二代。  不久前的一天,小惠的妈妈田女士接到一个文具店打来的电话,让她马上去店里接受罚款,否则就不放小惠回家。田女士慌忙赶到文具店,得知小惠在文具店行窃,被管理员逮个正着。赃物是一
知识源于生活,妈妈主张玩中教学  王心仪2000年出生于河北省枣强县一个贫寒农家。妈妈李春花体弱多病,常年在家务农,同时照顾因患有高血压、哮喘病而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李春花还有两个儿子,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家中仅有的五亩地,以及李春花的丈夫外出做零工挣钱维持。  念过书的李春花深知,孩子的教育最好是从幼儿启蒙时期开始。因此王心仪一岁时,她就开始教女儿图画、数数、背诗……   李春花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方
日前,英国都柏林经济和社会研究所为评估睡前阅读的效果,针对7845个9个月大的婴儿展开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成人与婴儿间的对话比给婴儿阅读或展示图片,对提升婴儿交流技巧的效果要强4倍,对提升婴儿解决问题的技巧,对话比睡前阅读的效果强3倍。  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讲师苏姗妮·伊根对该研究结果感到惊奇。“之前,我们都会认为阅读(对促进婴儿交流)有更好的效果,很可能超过交谈。”她说,对许多家长而言,经常同
热爱诗词的孩子,其实是比别人强在了那些你看不见的地方。  最近,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可谓风靡全国,夺冠的16岁小姑娘武亦姝也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单。不少人说,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不过溢美声外,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比如:“死记硬背这些诗词有什么用?”“高考只占5分,有背诗的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题。”“现在会背诗,不知道以后会比别人强在哪儿?”等等。此类说法乍一听,似乎有道理。是啊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修订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的公告》,要求12岁以下儿童禁用含有可待因的药品,其中包括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止咳水”。  可待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被“儿童药”拒之门外?据专家介绍,可待因是一种存在于罂粟中的生物碱,属于阿片类药物(可抑制痛觉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传导,达到镇痛作用),能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止咳作用迅速而强大;进入体内会产生类似吗啡的作
做家长的都知道,孩子没有自信心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可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有些家长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意间充当了孩子自信心的杀手,将一颗颗明日之星扼杀在了摇篮里。而当孩子失去自信、表现不如人意时,家长又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失望,完全不知道这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所以,我们说,好家长是需要学习的。  当家长了解以下误区后,尽量在家庭教育中避免犯类似错误,则善莫大焉。  误区1.为孩子设立不恰当的目标  每
王昆刚上初二,语文、英语学习以及解答理科应用题时,他总是不求甚解,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他母亲带他来找我咨询的时候,十分苦恼地说:“这孩子很聪明,口才也好,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就是不踏实,一碰到需要动脑筋的问题就偷懒,就想投机取巧。比如做一个阅读理解题,他粗枝大叶地一看,就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可写完了一对答案,都是错的……”  与王昆接触后我发现,他妈妈说得很对,他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抱怨老师古板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崛起,观看网络直播的用户快速增长,而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为博取主播关注,很多网友在直播过程中,疯狂为主播打赏、刷礼物。一名未成年中学生,背着母亲,将母亲支付宝、微信等账户上的百万余元巨款,偷偷转出用于打赏网络主播。母亲知道后,为了追回巨款,以其儿子作为未成年人,未征得监护人的同意巨款打赏网络主播系无效行为等为由,将未成年的儿子及网络直播平台一同告上法庭,要求宣告其儿子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