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建校之路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登山运动发源于18世纪的欧洲。1786年,随着法国人M.G.Paccard和J.Balmat登顶了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勃朗峰,现代登山运动的序幕缓缓拉开。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后,出现了职业登山向导这一人群,帮助普通人实现到达雪山之巅的梦想。现在,在接近自然,挑战自我的理念下,登山运动已经成为了一项充满了向上的健康精神的国际化运动,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其中。以登山运动为代表的户外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很大的产业,并给山峰所在地带来了持续性的环保的长远发展。
  
  诞生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疆,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之上,是冰山雪峰的故乡。这里拥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等五座八千米以上的高峰,五十多座七千米以上的高峰和众多六千米左右的山峰。由于拥有这么多迷人的山峰,从18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地登山者接踵来到西藏,现代登山运动在喜马拉雅山区找到了最好的发展空间。至今,登山运动已经在西藏高原生根开花。一方面,新中国在西藏培养起一支英雄的登山探险队伍,在国际登山界创造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另一方面,西藏已经成为国际登山、探险爱好者的“乐园”,到西藏挑战大自然,已经成为各国登山爱好者的梦想。然而,长期以来,西藏的国际登山运动中存在着“第三国服务人员”这一特殊现象。每年来高原从事登山探险的外国团队,所雇请的大批高山服务,协作人员大都是来自于尼泊尔的夏尔巴人。而我们山区的农牧群众,因为缺乏专业培训,只能提供类似于低海拔运输,牦牛工等简单的服务。
  1993年,西藏登山协会举办了登山联络官培训。1997年,具有多年联络官经验的尼玛次仁开始了进行小规模的培养喜马拉雅地区农牧民子弟进行登山服务的尝试。然而,在那时缺经费二缺装备,培训班只勉强支撑两个多月,就散伙了。直到1998年10月,作为卓奥友峰大本营联络官的尼玛次仁遇到了作为旅行者到达大本营的奥索卡(OZARK GEAR)品牌创始人瑞士人汉斯先生(Hans Shallenberger),谈起自己的想法,也许是处于对中国户外市场的深谋远虑,也许是处于对于一个追求事业年轻人的好感,总之我们无法再现那段他们的交谈,但它是促使西藏登山学校创办的第一步,汉斯决定赞助资金和装备。紧接着,西藏登山协会与户外品牌奥索卡(OZARK GEAR)的合作办学协议在拉萨签署。
  1999年,中国第一所专业登山人才培训学校——西藏登山学校正式成立。从此,那些来自藏区普通藏民家的孩子在这里学习如何登山,如何带领他人登山、如何成为山的使者。中国人不再为寻找专业的高山协作而发愁,高山协作被尼泊尔的夏尔巴人垄断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尴尬局面被打破。中国高山攀登人才的培养由此开始走向综合化,专业化。
  
  成长
  
  我(康华)第一次知道西藏有所专门的登山学校是在2000年。那次我是宁金抗沙登山队的成员之一,一支由十八九岁年轻藏族小伙子组成的队伍充当高山协作,接触后方知道他们就是西藏登山学校的第一批学员。
  我记得当时派给我们的两名协作:平措和巴桑塔曲,他们都很能吃苦。巴桑比较内向,很少说话;平措有过当兵的经历,交流起来没什么困难,他们对人非常友善。让我们惊讶的是他们过人的高山活动能力,负重是我们的两倍,行进速度也是我们的两倍。
  没想到两年后,我再次来到拉萨时,已经成为西藏登山学校的一员。我到西藏登山学校带有点支教的意思,主要给第二批的23名学员上汉语课和攀岩课。毕业的第一批学员和我一起是教练。
  在学校成立之初,尼玛校长,从学员的生活到学习,学校里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得一个人照看。现在回忆起学校创办之初时的情景,尼玛校长还历历在目:“学生们刚到学校的时候,有留辫子的,有穿袍子的,有的不会讲汉语,我领着他们统一剪了头发,洗澡,换了衣服。这群小伙子们那时候正在长身体,真能吃啊!”就这样,第一批学员们在尼玛校长:“今天带了你们二十个,将来你们带更多的人发展西藏登山事业”的感召下,从一个个生涩的青少年,逐渐成长为了强壮的登山者。
  1999年3月,西藏登山学校的校舍在西藏自治区体校内设立。当时校舍为四间宿舍和一间教室。厨房就是院子中的一顶帐篷,作为高山服务课程之一,学员们轮流进行每日的做饭。2002年作为西藏117个重点项目之一,国家政策性拨款700万元,西藏自治区体育局拨款300万,用于新校舍及配套设施的建立。新校舍于2003年9月竣工,学校年底搬入位于拉萨西郊的新校舍。具有国际标准的人工岩壁于同年11月竣工。随着硬件条件的完善,西藏登山培训学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1999年办学至今,西藏登山学校已经培养134人,其中20人获得了国家体育荣誉奖章,近八十人获得国家级运动健将证书,并且有近八十人近一百二十人次成功登顶珠峰,协助近一百多名国内外登山爱好者登顶珠穆朗玛峰。
  如今的西藏登山学校占地1.5万平方米,校园内建有设施齐全的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楼和教师公寓,还有人工岩壁等专业训练场所。良好的教学和训练环境使西藏登山学校逐步地走向了规范化。自治区政府为学校配备了专职的文化课老师及管理人员。第一,二批毕业的优秀学员已经成长为学校管理和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就像是火种,将高山攀登理念和服务意识在西藏进行传播, 点一滴地构筑起了西藏登山培训事业。西藏登山学校,是继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之后的世界上迄今仅有的两所专业登山学校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抄书体散文《颜氏家训》是代表周作人散文创作后期风格的作品。本文通过细读,管窥周作人对南北朝著作《颜氏家训》及其作者颜之推的欣赏与敬佩,同时呈现文章中所流露出周作人与颜之推在写作特质、人生态度上的契合与共鸣,进而阐释周作人在抄书体散文中“抄书即是寻友”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颜氏家训》 抄书体散文 创作特色  一  周作人对南北朝文章著作的欣赏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已有体现,他将魏晋南北朝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中问题情境放在首位,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人文素养,注重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创设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能看到但必须跳一下才能够着,得到了义有新目标出现”的情境中,让学生数学学习空间逐步扩大,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越来越被从事教育的我们所重视。高效课堂不但要重视课堂的高效率,更要重视课堂的高效益。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有高效率,更有高效益呢?制约一节课是否高效的因素有哪些?我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因素:教师  教师是一节课的组织者,教师的素质、能力是这节课好坏的关键。那么需要教师有哪些素质和能力呢?我认为:  1.不断更新的教育思想和适应社会的创造能力  对教师来说,关键问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能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可见,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成才的起点,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  如
“我可能有点撑不住了……”危急时刻,执法记录仪记录下一位“最美逆行者”气喘吁吁与同事的手机通话,让所有人都为他的安危捏了一把。该视频上传至网络后让许多网友泪崩。  视频中的“最美逆行者”叫薛大才,是浙江溫州高速交警三大队的大队长。2018年11月23日凌晨,温州绕城高速江北岭隧道内,一辆半挂车起火,导致隧道内电力、排风、照明系统悉数损坏。2.4公里长的江北岭隧道弥漫着有毒的浓烟。此时,薛大才正在温
摘 要: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以主人公比利的“时间旅行”为叙事线,揭示了战争带给人的心灵创伤难以磨灭的事实。小说塑造了四类荒诞可笑的人物,受害者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爱国者沦为牺牲品,异化者丧失理性,卫道者为战争辩护,这些人物形象均揭示了战争的荒诞与残酷。  关键词:自我规避 美国梦 异化 卫道者  《五号屠场》是库尔特·冯内古特反战题材的代表作品,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在战争中无力把握命
等了很久,终于刷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满分的满意。看完后也终于理解,之前让我很意外的,很多日本人觉得是枝裕和的金棕榈奖,是国家的耻辱:为什么要向全世界输出日本的小偷形象?  电影一开始,小偷家族的“父子”正在超市偷东西,就像去买东西一样驾轻就熟。甚至偷完回家的时候,祥太想起忘了拿洗发水,就像“忘了买洗发水”一样。这样的情节当然让人耻辱。但在电影的尾声,当警察问父亲治为什么教孩子偷东西,治的回答
很多地方我们是不能随意前往的  就是那用红砖拼出来的格局  人事两重天 逐渐的  挡在界外 眼球点射  跌落的姿势各不尽同  其实就是台阶  让你下不了台  平台不是男生女生都可以往前冲  台面上的事 说不清楚  或许是你给他(她)带来事端  那是金钱地位磊起来的宝垒  交流是种默契的暗电  不像我们写几行字那么简单  楼上养的动植物总有些  飘浮不定  在楼上 只是一个居民的代号  我们站在楼道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方式,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用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讲真话、写真事、抒真性,这里谈谈我从教三十年来的看法。  一、留心生活,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整体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学生不喜欢语文,家长不重视语文;语文课堂走不出一言堂、气氛沉闷的怪圈;就同等时间的付出而言语文学科远没有数理化见效快,学生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其他学科。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其目的就是革除上述弊端,创造新气象,取得新成效。关于高中语文新课改革,笔者有五点浅陋之见: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语文教学要从根本上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语文教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