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学生的抽象能力、数学基础偏弱,其数学学习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并通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各類学习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导学互动属于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它的应用能优化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以小学数学为例,分析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应用;教学模式;导学互动;小学数学
   在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使教学需求得到满足,不能使学生的发展需求被满足,探索行之有效、创新的教学模式,便成为教师的关键任务。导学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优质课堂的构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其灵活运用,使学生得到优质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互动环节的科学安排
   在教学中,师生、生生的互动都需要教师重视[1]。教师需要对教学的节奏灵活把控,对互动环节合理穿插,让学生得到学习的全新体验,让导学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小数除法”为例,在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掌握有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式,它的学习难度较大,对教学而言存在挑战。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对导学互动这种教学法加以灵活利用,在课堂内为学生组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扮演商贩、消费者的角色,在小组中自主尝试购物活动。在学生的购物中,他们自然会遇到带小数的商品价格,这便给学生的运算能力带来了考验。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检验学生的活动成果,使其将组内购物游戏的商品、购物数量、金额计算等数据及算式都列出来。比如A同学有10元钱,他要买3.5元一袋的牛奶,一共能买几袋等,教师要针对学生表现、计算过程及结果进行点评。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及效率,使教学效果充分改善。
   二、互动情境的有效创设
   在教学中,合理创设互动情境,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教学难度降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其结合理论与实践[2]。为此,在课堂内,为完成有效的导学互动,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设备、实物,创设相应的互动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及互动。
   以“平移”为例,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把握图形平移的特点、规律,为其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为了增强教学的具象性、互动性,教师可以运用导学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对互动情境进行有效创设。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创设“三角形在地图上先向右平移了5米,又向上平移了3米,问它现在的位置?”的教学情境,利用直观的多媒体设备将这一情境展示出来。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三角形可以怎么挪动?”等问题,鼓励学生尝试思考。此时,学生可以参考三角形上的多点尝试平移,他们的答案也会五花八门,当学生举手答题时,课堂的氛围也会活跃起来。这时,教师可以发挥总结、引导的作用,带领学生再度回顾三角形的平移过程,讲解平移的要点,完成导学,使教学的效果得到巩固。
   三、教学导纲的设计出示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参考教学内容,对教学导纲进行制定,它能引导学生把握所学内容及框架,全面了解教学的内容[3]。在教学导纲的制定中,教师可以选择集中出示法、课中展开法,它们都对教学具有积极作用。教师需要结合自身想法、教学需要合理选择两类方式。而导纲一般属于对整节课堂的内容概括,为此在制定导纲时,应该确保其简短凝练、言简意赅,确保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
   以“认识底和高”为例,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掌握不同图形的底和高,为其后续的几何学习奠定基础。为实现导学互动,教师需要对教学导纲进行合理设计。首先,教学大纲应该包括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及高等内容,且这些内容尽量运用图形结合的模式进行展示,保障学生理解。其次,教学导纲需要包含底及高的理论定义,它们需要教师用简要语言概括出来。以高为例,它能被概括成“顶点往底引的、垂直于底的线段”,这一简要概括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高的内涵。最后,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为其提供教学导纲,鼓励他们基于此思考本节学习的问题,再由学生提出对高、底的质疑,和同学、教师进行互动探索,使导学及互动都被兼顾起来,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在新课改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数学教学面临改革创新,而导学互动这个教学模式的运用,基本变成一个主流。更多教师已经形成互动、导学的意识,掌握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可以和学生互动。但在后续教学时,为了优化导学互动的效果,教师还要持续研究导学互动的内容、形式等,使师生、生生都能进一步提高互动的质量及频率,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使教育改革获得推动,促进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彦平.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国际教育论坛,2020,2(7):151.
   [2]陈小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东西南北(教育),2019(22):340.
   [3]周达妮.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J].新智慧,2019(7):86.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低段學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中最大的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事物好奇心较强,经常在数学上有很多问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过于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无法更有效地提出问题和完成解答。因此,如果没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很难为数学打下基础。因此,简要分析此问题,然后制定更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学生;问题解决策略   小学数学是学生基本数学能力形成的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作文教学工作,并不断创新作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围绕小学作文教学展开了论述,首先分析了小学情景作文教学的意义,随后探讨了情景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此供语文教师参考,为学生构建更为高质量的语文作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情景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分析   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写作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并且
摘 要:小学语文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还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问是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需科学应用。基于此,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意义入手,阐述提问艺术的重要性,结合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案例,总结提问艺术实践要点,发挥作用,使语文教学更为生动、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可加强师生互动,引发学生思考,是常用的教学方式。部分
摘 要:语文教学所承担的职责就是对精神文明进行传承与弘扬,并与数学等学科进行跨学科知识融合,对地方资源进行挖掘、开发以及利用,使所形成的课程资源更贴近学生的认知需求,有利于学生从中认识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产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深厚情感与情怀。围绕中学语文、数学教学如何与地方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加以阐述。   关键词:地方文化;语文教学;资源整合;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教育教学之中呈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学科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语言类学科,在基础教学阶段占据重要的教学地位,要求英语教师与时俱进,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何应用情景短剧表演开展英语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景短剧表演;核心素养   情景短剧表演是基于英语教学实际而兴起的一种情景结合的高效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围绕具体的英语教学
摘 要: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往往体现出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学生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小学是学生培养习惯,学习各个科目的基础时期,教师应该重视创新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逻辑表达能力。分类指导教学是近年来教育部门新定义的一类教学方法,对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很有帮助,以分类指导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
摘 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古典诗词中有大量的历史背景、地理知识,探讨跨学科融合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和突破。通过借鉴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将具体古诗词学习“问题化”“情境化”,通过古诗词与音乐、美术、历史等学科的融合,促使学生深度学习,从而提高诗词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核心素养;古诗词;教学模式   一、跨学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