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优秀班级的突破口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教育方法
  我在偏僻的乡村中学从教十年,历任班主任工作。在每接到一个班时,我都想方设法地去培养良好的班风,但往往是收效甚微。班中经常会出现几位调皮捣蛋的学生,搞的我焦头烂额,后来我发现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留守儿童。于是我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入手,发现只要用爱心“拿下”这一群体,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现将我的几点认识总结如下,共同参考(文中所涉及人名均为化名)。
  一、留守儿童行为习惯中的几种典型
  1.固执、对抗型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与周围的人有一点固执和对抗,留守儿童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强烈。就拿我班的段尧同学来说,父母长期在外,他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刚升入七年级时他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学生。但是到了八年级,他却变成了一个“小顽石”,开始和自己的教师、家长对抗了起来。
  2.自私、内向型
  这个典型人物就是我们班的李耀。他的情况有点特殊,他不但是一个留守儿童,而且是单亲家庭。他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七八岁时,父亲外出打工,他由隔壁的爷爷照顾。长此以往,他因缺乏家庭的温暖形成了内向自私的性格。
  3.积极、表现型
  张禹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寄宿爷爷奶奶家。他把老师当作父母一样,急于在老师面前表现,但他的行为过于偏激。因为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他都急于表现,且得到表扬后会心满意足,得不到表扬就会垂头丧气。
  4.软弱、自卑型
  李琴父母长期在外。有同学欺负她时,她也不敢告诉老师。每当孩子在外受到伤害时,总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从而使孩子感到在别人面前低人一头,形成了软弱自卑的性格。
  二、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
  我从教的这个偏僻山村人多地少,因此,出外打工成了本地人主要的经济来源方式。许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时,将他们寄养于爷爷奶奶家。这样,他们对孩子的监管就少了很多。因为这些孩子的年龄小,得不到父母的帮助,以致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偏差。
  三、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措施
  1.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造成这些问题儿童的首要原因还在于他们的家长。由于他们文化水平较低,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让孩子背上书包上学就可以了。因此,我们教师应承担起这份责任,通过家长培训班、家长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指导家长们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2.教师要用诚心与留守儿童沟通
  在我们对留守儿童所做的一项调查中,问孩子们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孩子们不假思索地说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走进他们的生活,真诚地与他们交流,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教师和家长要互动
  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好与每一位孩子家长的沟通,特别是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做好互动工作,从而在做这些孩子的工作时,才能做到恰当到位,获得更大的收获。
  我相信,有效的解决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问题是建立一个优秀班级的重要突破口。也可以为我们农村基础教育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既有利于教育的和谐发展,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祝县天堂学校)
  编辑 王团兰
其他文献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又是听觉的艺术。离开“听”,音乐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到:音乐课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培养终身热爱欣赏音乐的人。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内容,欣赏也是表现音乐的基础。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用歌喉去展示表现音乐,但是我相信百分之一百的孩子都有一双正常的耳朵,能欣赏音乐。教会孩子欣赏音乐,应该比教会孩子唱几首歌更重要。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孩子处在变声期,认识水平有了很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极力要求教师不应只是单纯的语法教学,教师要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及合作,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化的感知。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设计任务时,要从学生
摘 要: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作业由“课堂教学的延伸”,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自然也就成了他们沉重的学习负担,学生疲于应付差事。这样的作业无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作业;改革;整体  面对新课程作业的价值观,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
摘 要:以前是应试教育,现在是素质教育,不管给教育冠以什么名号,“有效”一词始终是每一位教师的努力追求。在有效课堂的大主题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训练是每一位一线数学教师的重大课题。希望通过自身的教学思考与实践,谈谈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训练的几点思考,以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达到为学生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训练;有效训练;有效课堂  课堂训练,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就所学知识的当堂练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不仅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还充分体现在我们数学课的练习设计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将教学过程变为引发学生练的过程,每堂数学课的教学任务都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的,所以,数学课堂有效的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进行有效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从教8年的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感到,在我国教学设计中有必要引入任务分析的这个环节,它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任务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主张学习有不
美术课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给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给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一方沃土。引导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美术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课堂创新的重要环节  观察是创新的前提,有敏锐的观察力,才会进行创新。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  执教一个班级,老师总会碰到一部分“后进生”。他们要么学习差,要么行为差,要么态度差,如此,总是让教师头痛不已。但是后进生是人,不是产品,不能当成次品或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课堂教学策略,所以课堂提问要新颖灵活,要有启发性,要层次清楚,要难易适中,要体现学法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方法;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成功的提问就没有教学的艺术,精彩的提问使课堂生机勃勃,教学有声有色。所以,课堂提问是重要的课堂教学策略,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  一、课堂提问要新颖灵
教案是教师讲课的主要依据,是教师为传授本学科特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训练学生学科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态度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教案的书写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备课的过程,凝结着教师刻苦钻研教材和充分吸收各方信息资料的全部心血,是教师积极参考资料、认真消化课程内容的文字成果,也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案书写的方法是多样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