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一个人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如果说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导“精读”的话,那么课外阅读则是“博览”。吕叔湘先生说,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而广泛的阅读。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推荐课外读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什么人,无论干什么,只要有了兴趣,就会轻松愉快、信心百倍地把它干好。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来说,有兴趣的人,一头钻进去,就会不可收拾,甚至百读不厌。他会把读书当作休息,当作娱乐,当作吃饭。因此,要达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个目标,首先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
  1.结合语文教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同学们被课文里的情景所陶醉,此时可向他们介绍安徒生,推荐《安徒生童话》,引导他们去阅读。又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讲到诸葛亮如何上识天文、下识地理,如何神机妙算时,可以谈谈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突出表现的一些具体事例,讲到精彩之处时有意识打住,以引起学生极想知道事情发展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三国演义》。通过这种形式的引导,学生会极大地激发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当然,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熟知有关书籍的内容,而且要能说出对这些书籍的感受,这样的引导才会游刃有余。这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2.讲述读物的梗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对于那些长篇文学名著,学生不太了解,老师可以讲述该名著的梗概,让学生有所了解。正当他们欲想了解全书内容之时,老师应顺水推舟,向他们推荐此书。如四大名著,只要老师讲一大名著的其中一个小故事,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此时,老师再向他们推荐四大名著,就会事半功倍。
  3.朗诵读物的精彩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对于那些有名的诗歌散文,老师可以摘取其中的精彩段落,进行朗读或朗诵,让学生共同欣赏。当学生听得垂涎三尺时,再向他们介绍或推荐诗歌或散文集。
  4.利用电影或电视剧,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小学生特别喜欢看电影或电视剧。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大部分电影和电视剧都是由小说改编的,小说的内容原汁原味,写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当学生迫不及待想地看看时,再向他们推荐有关读物。
  5.讲课外读物的开头或结尾,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对那些篇幅较长的童话、寓言和故事,老师可以向学生讲一讲它们有趣的开头或结尾的情节。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想继续听下去时,老师可戛然而止,向他们介绍和推荐刚才所讲的课外读物或读本的题目。
  6.用名人名言、人生格言和警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对那些充满哲理的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其中一位名人和他的名言、人生格言及警句,让学生学习和欣赏。同时,向他们介绍这些名人名言、人生格言出自哪篇文章或哪本书,从而向他们介绍推荐哪篇文章或哪本书。
  7.用科普科幻故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对那些神话般的科普科幻读物,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其中一两个精彩的故事,让学生欣赏。当学生很想再听的时候,老师可以向他们推荐那些科普科幻读物,让他们自己去攻读。
  8.结合某人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古今中外,有不少自学成长的名人,即靠课外阅读成长的名人。老师可以向他们介绍这些名人自学成长的历史轨迹,也可以向他们介绍本校在课外阅读方面富有成效的师生事迹,让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增强兴趣。
  9.现身说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一是教师可以谈自己怎样读课外及读了哪本课外读物后的收获;二是请本班课外阅读尝到甜头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读后感或体会。通过这些现身说法,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激发兴趣,从而向他们推荐有关课外读物。
  二、教给方式方法,正确指导阅读
  学生课外阅读只有深厚的兴趣是不够的,还应教给他们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正确指导他们的课外阅读。
  1.教给学生阅读符号,指导学生阅读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做上各种阅读符号、记号和批注。如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用“ ?”划出;遇到不理解的句子,可用“?”划出;遇到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可用“▲▲▲”标出,等等。在课外阅读时如遇到疑问或有什么体会、想法等,都可以随时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旁边空白处写上批注,做上记号,待一篇文章或一个章节读完后再细读研究。
  2.教给学生摘录优美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写心得体会或读后感。在课外阅读时,读到自己认为是优美的词句、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时,应把它摘录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每人备一本优美词句摘录本或读书摘录卡,还应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体会写下来,即使只是一点一滴,也是好的做法。在阅读的基础上,还可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如续写、扩写、改写,等等。
  3.指导学生学会讲述课外读物内容,与人分享课外读物中的信息、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等。教师可指导学生召开故事会,让学生把读物中的故事情节、说明的道理讲述给别人听,一方面使自己加深对读物中的理解,另一方面与别人共同分享课外读物中的各种信息,从而增强情感熏陶,丰富思想启迪,提高审美乐趣等。
  4.指导学生学会评判课外读物,学会写读书评论。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对课外读物进行评判的本领,从中知道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个地方写得不好,为什么,并学会批判地吸收课外读物中的精华,剔除糟粕。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写读书评论,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5.教给学生各种阅读方式,正确指导学生课外读物的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结合语文教学,使学生明白,对不同的课外读物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如诗歌、散文宜朗读;小说、故事宜默读;对许多浅显易懂的书报可采用浏览法,了解其主要内容,捕捉其中的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用探求性略读,根据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阅阅读材料,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还可以采用品位性的精读,即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
  6.请家长陪读,指导、督促孩子课外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里进行,因而家长的陪读,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有着引导、指导、督促的重要作用。所谓陪读,就是在孩子课外阅读时,家长也在一旁阅读书报。这样,孩子好像有了伴,就会更有兴趣。如遇到难题可以询问家长,有了体会可以与家长互相交流,得到更多的收获。实践证明,在亲情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孩子会不知不觉地学会阅读,爱上阅读,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语言和交际能力。
  三、进行阅读评价,促进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课外阅读的评价也应如此。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能有力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1.提出课外阅读要求,具体安排课外阅读。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和本年段目标对学生提出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指导和安排学生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的书刊,并提出相应的课外阅读要求。
  2.精心设计课外阅读卡片,建立课外阅读登记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老师可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设计课外阅读卡片或建立学生课外阅读登记本,来帮助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3.阶段评议反思,进行小结奖励。一个月或半个学期可进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阶段性的小结、评论和反思。一是每位学生汇报自己一阶段来课外阅读的情况和收获;二是展览学生课外阅读卡片和课外阅读登记本等阅读成果;三是评选课外阅读积极分子,进行适当的奖励;四是看看别人,对照自己,思考如何改进课外閱读的方法。
  4.开展朗读或朗诵比赛,出版课外阅读专刊。每年可举行一两次学生课外朗读或朗诵比赛。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风采栏等媒体,可定期举办课外阅读专栏,以此来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5.举办课外阅读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经验和方法、体会或感想,讲讲自己课外阅读的心得或收获,以此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通过以上各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学生能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改进课外阅读的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以2001年到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里所能查询到的有关外语教学中文化失语的学术论文为数据样本,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就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调查,指出此方面研究的特点和缺失,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失语 研究论文 统计 分析    一、引言  在外语学习中,目的语文化,尤其是西方国家历史地理、文化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知识大量
教师职业压力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面对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威胁性情境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在课程改革新背景下,教师面临的压力因素及承受的压力程度都出现新的变化,尤其是语文教师,因学科特点,面临更多压力和困惑。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现阶段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产生的职业压力进行研究,以探究教师的压力感、压力源和缓解压力的策略。  一、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存在的困惑  (一)教学方
摘 要: 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教师一是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二是要灵活多样地进行合作学习,三是要做好当堂训练。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提高 有效策略    语文学习多年来的“高耗低效”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吕叔湘先生就曾经慨叹:“2700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人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教学改革虽然轰轰烈烈,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耗低效”问题。怎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和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的前提下,运用合作探究等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学习精神。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上述教学模式,能够在充分激活学生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有效地深化理解感悟,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和理解运用技能,从而开阔他们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合作探究阅读教学,能够将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升华为有效探究,真正发挥好集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阅读篇目比重加大,但实际课堂教学却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尴尬局面。文言文教学是随新课改盛行阅读的重文方向,还是沿袭传统的主言思路?对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关系的合理处理和“度”的有效把握,已然成为提升文言文教学实效性的核心。本文结合新课程理念,从文本特点、学生实际和考纲要求几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提升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文言文教学 实效性
非编码RNA(ncRNA)是一类不直接参与蛋白质编码的RNA,可参与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分化及增殖、染色质重塑、转录激活、转录干扰、核剪接调控、mRNA降解和翻译调控等多种生物学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从小喜欢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产生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很有道理。他说明兴趣在人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  如何激发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提供读书的环境气氛  建议家长在孩子经常走动的地方放个小书柜,里面放些故事、知识类书籍,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书,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一个吸引他们的世界。也建议老
摘 要: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体验,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教与学,全面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确立正确的课堂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津津有味”,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