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生物复习的策略与技巧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ho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逐步推进,高考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无论是文理小综合还是文理大综合,试题都离不开以能力为主题。因此高考生物复习阶段,应详细了解高考考试说明,审人员探討大纲要求,并以此为出发点,根据近年来高考题目表达形式的新变化,进行系统认真地复习,由简单机械的背诵知识点,转变为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考能力。同时,复习不仅是知识点简单的回忆和熟练,更是一个知识再认识、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在高考备考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复习,提升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技巧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卷,结合高考理科综合卷分析报告,可以发现,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本概念把握不清;设计实验能力不够;阅读理解能力不高;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表现出几个现状:审题不仔细,书写不规范,基础不扎实,思维不灵活,表达不清楚。这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高考复习备考时进行有效的策略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得到很大改进的。
  在高三复兴应考阶段,要切实把握好生物高考大纲的基本要求,更加突出对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选择复习测试题目时,立意于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但又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这就要求高三生物老师,要始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注重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高考中无论是什么样考察形式,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支撑。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帮助学生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活跃思维。
  二、注重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
  现在的高考趋势越来越贴近生活,尽量避免纯知识性的题目。这样有利于将死知识活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逾越思维障碍、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否则无法解决高考综合能力问题。
  当前的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老观念、老方法,应该以发展人的品质和智力为目标,应该将生产、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以增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教学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能以扼杀学生的能力来换取有限的教学成果,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生产和生活中发掘生物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三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并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例如,植物施肥过多的“烧苗”问题的分析、CO中毒原因的解释、生长素可以作为除草剂的原理剖析、无籽果实形成的特点分析等。
  三、注重表述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
  在高考复习阶段,要按照专题对图表类进行复习,加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高三复习应加强对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图表、图解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学生对此类题目存在着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等不良的审题习惯,对此教学中可以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导向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审题并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四、注重比较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
  比较法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如,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有联系的前后知识加以比较,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因此,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等,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法的学习。例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比较、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比较、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比较等,这样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注重材料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材料分析是高考常见题型。教学中我们没有忽视给材料题、给信息题的复习,精心选题目,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始终要求学生必须细心阅读给出的材料,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和解决问题,这种复习充分体现了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这种创设情景、提供信息的材料题,打破了只重视知识定论、死记硬背的教学格局,改变了传统的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教学。
  备课时常提醒自己: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切不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主导和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可以避免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使学生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和受控性,久而久之,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教师的启发下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总而言之,我们的高考复习一定要把握好高考方向,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在学习生物高考大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的培养,在选择题目时,立意于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分析和运用,但有不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生物教学中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教法,消除了以满堂灌、简单地重复知识来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传统复习方法,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其他文献
写话教学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是重点,其次是重视阅读、说话,加强积累;再次是加强指导与训练,让学生真正做到心之所想,笔之所写,让每个学生爱好写话,写出好话。  小学低段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
摘 要: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是人们对自然界中物质转变做出的规律性总结,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运动规律。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对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甚至生命因果等现象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物理学理论的性质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程度及学习物理的能力对其自身学习知识和能力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物理模型伴随着经典物理学的建
摘 要:聋生通常采用的是动作演示或手势(手语)交流,然而,这种直观形象的手势(手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语言的发展。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如何提高聋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也因此成为了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对该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聋生;书面表达;能力;提高  聋生由于在婴幼儿期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听力,未能在语言形成期
摘 要:体育学习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玩儿,体育教学就是上课玩儿一个个的小游戏,体育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等等,这些都是对于体育教学的误读。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僅仅局限在学生体质的增强上,其实,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尤其是各方面刚刚开始迅速发展的初中学生,其促进作用更大。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心理发展;促进作用  人们对于初中体育教学往往存在误解,觉得
摘 要: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是将教学内容化作生动有趣的问题,并给学生创设合理科学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直接解决问题。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课堂教学;创设情景  要想应用好问题教学法,就要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下面对问题教学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问题教学法概述  问题教学法指的是将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等,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