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魅力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微笑是一首诗,微笑是一曲歌,微笑是一抹永恒的馨香;也有人说,微笑是失望者的阳光,微笑是期待者的星辰,微笑是跋涉者的绿洲。由此可见,微笑有着神奇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适时地运用微笑,往往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一、微笑是促使教学气氛融洽的助手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其实,岂止“缀文”“观文”如此,教学也是这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他们接受新知,从而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要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学习心情,教师就要创设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设融洽、和谐的气氛,方法固然有很多,但微笑的魅力却是任何方法替代不了的。微笑可以消除学生由紧张的思维活动带来的心理疲劳,可以调节学生由单调、重复的学习带来的生理疲劳,可以淡化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可以平衡学生的心理,尤其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微笑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良方
   自信心是力量的源泉,然而自信心并非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增强学生的自信。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其中,激励、唤醒和鼓舞都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若能恰当、适时地运用微笑艺术,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班上曾有一位学生,因为几次统考成绩不够理想,受到了家长的责骂、老师的冷落,自认为在同学面前失去了她本该拥有的风光,因此一度消沉。后来,笔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特意安排了一个下午,和颜悦色、推心置腹地跟她进行了交谈,在充分肯定她的长处的基础上,帮她找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鼓励她扬长避短,迎头赶上。整个谈话都在微笑中进行,她也从微笑中体会到了教师的真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位学生的精神面貌明显好转,成绩直线上升,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梦想中的大学。为什么她能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取得巨大的进步呢?可以从她写给笔者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吴老师,您是我永远钦佩的老师。是您,在我最需要关怀的时候,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给了我学习的勇气和信心……我将永远铭记您的话语,还有您的微笑!”
   目前,我们的许多教师还没有全面、正确地理解“师道尊严”的涵义,对学生永远板着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仿佛一名威严的法官。尤其是对“后进生”,难得有一次好脸色。殊不知,饱含爱和期望的微笑,更能使学生感到亲切,树立自信心,激发求知欲。因此,老师们,请绽放你美丽的笑容吧!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
其他文献
立夏,从宁互快客中巴的车窗向外望去,互助田野中的早春作物才刚刚泛青,路边杨树梢上,还挂着春天的一抹鹅黄。这个距离青海省会西宁市35公里的土族自治县,即将迎来它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  我们转道互助北山,翻过令人咋舌的十二盘,终于来到了互助县城。这座高原小城阳光热烈,好客的土族姑娘身着彩虹般的服饰,展示了七彩互助浓郁的民族气息。望着那古朴美丽的服饰,凝视着太阳花刺绣图案,不禁对神秘的盘绣产生了无限的遐
幼儿教育是爱的职业。教育的爱需要不断地滋养、丰盈,需要智慧的引领、激情的喷发。而阅读能使这种爱历久弥新,能使爱得以升华。    一、相似阅读,爱的疗方    曾经以为,有爱就能解决一切:有了爱,孩子就会听话;有了爱,孩子就会进步;爱让差的孩子变好,让调皮的孩子变乖……曾经,我迷信过成功的教育案例,我拿着放大镜找过孩子的优点,我不遗余力地表扬过孩子,但实践后发现: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  记得班上有
自从2008年全世界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就能不断地从电视、报纸上看到一个经济学术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听起来颇为深奥的名词正主导着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货币政策。下面,笔者就来简要阐述一下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些知识。    一、什么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诞生于2001年3月,背景是当时日本经济持续低迷,银行信贷急剧萎缩,日本面临长期通货紧缩的风险。为避免日本经济崩溃
为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理论→实践验证→认识”的验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以“实践→探究→认识→反思→理论→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转变。相应地,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也由知识型转变为素养型,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掌握并运用学科思维方法,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并总结出如下一些经验。  一、揭示思维的微观过程,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  在教学中,有时
虽然艺术课在高中课程中所占的课时最少,但教材每一章节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如何让高中美术课堂充满活力,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美术课堂特有的魅力,是高中美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把“看、说、写、读”融入美术课堂,奏出了高中美术教学的精彩乐章。  一、导课谱好“看”  “看”,即让学生观看、欣赏。影视资料的播放、美术作品图片的展示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再趁势引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英文歌曲有着独特而又生动的语言表现形式,符合小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体、抽象思维发展不均衡的特点,正在逐渐成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的利器。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就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英文歌曲,谈几点看法。  一、歌曲导课,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欲望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
视野是指眼光所及的时空范围或界限,视野有有无和大小之分。如有人视野高深宽广,有人视野低浅狭窄;有人高屋建瓴、目光前瞻,有人井底观天、目光如豆;有人视野如鹰眼,纵横天地间,有人视野如鼠目,游离分寸中。教师的视野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其教育眼光所达到的时空范围。从教师个体看,教师的视野决定了其自身从事教育工作的视野;从教师整体看,教师的视野决定了其全部教育的视野。  教师视野的向度是指教师主视野的方向
议论文教学是中学写作教学的重头戏,笔者认真研究了近几年高考的作文题型,发现虽然也有一些试题是“体裁不限”,学生可以选择散文、记叙文,但就所给的论题来看,还是最适合写议论文的,而且,绝大多数考生选择的也是议论文。这是不是意味着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最拿手呢?从学生完成的作文来看,作文有观点、有论据、有总结,看似一篇完整的议论文,但细品之下,笔者发现观点不清、思路不明、以叙代议、道理模糊等问题繁多,而且作文
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东西之后还留下来的。”“还留下来的”指的是什么?我想,至少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理想和信念、品格和气质、学习和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这都是一些融入了躯体、培植在心田上的抹不去的东西。我并不认为爱因斯坦是在给教育下一个教科书式的定义,然而他却一语中的地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和精粹。  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特别是把关注点引导到应试上,这绝
巴金先生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但在写作过程中,只见学生或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地“挤牙膏”,或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急急忙忙翻看作文书。这种情况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何学生对作文课如此害怕和厌烦?为何学生写作时不能“我手写我心”?笔者认为,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和想象力,是造成上述尴尬作文现象的重要原因。作文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