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deng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在当今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积极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己任,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当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高职体育 教学改革 激发兴趣
  
  一、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旧模式
  
  (一)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会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会束缚自己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不能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表现在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不求进取,自我感觉良好。
  (二)过于强调课堂结构。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于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许多体育工作者对课堂结构这方面的改革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例如:
  1.三部分结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技术学习和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和结束部分。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安排的六段式结构:(1)引导阶段—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2)引起动机—满足活动愿望—适当降低强度,保持运动情绪—发展运动能力,掌握技能—恢复身心,调整—小结,布置作业。
  3.按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使练习按照一定顺序连续地进行,侧重学生情绪与心理活动的调节,而不分阶段的顺序式结构。
  “教无定法”,现代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体现体育教学的连贯性,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质量。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碍于新时代的教育
  
  (一)教育在改革,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在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从教学最优化的实现条件来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最优化一起构成的。
  (二)传统的模式不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中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少年,形成了一定的效应。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地变化进步的,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班级人数多,肥胖儿多,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弱,这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教师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传统的授课模式不能和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要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身体锻炼,而忽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是不相符的。
  
  三、突破传统授课模式
  
  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几经起落,步履蹒跚,历经了太长的封建社会,受太多重文轻武思潮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初创阶段,但由于未能结合自己的国情而照搬前苏联的体育理论,造成了学校体育实践发展的单一模式,文化大革命给体育教育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体育教育迅速发展,体育改革方兴未艾,但体育理论和实践还不尽如人意。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的。在日本,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表现为教材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德、美等教育较先进的国家也都大量安排选项教材,不强求教材的一致性和比重。近些年来“音乐舞蹈进课堂”“情境式教学”“能动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随着“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机遇。让每个学生来到阳光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使学生真正热爱体育,是高职体育教师今后教学不断改善方式方法的新动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各地中考试卷中常见概率题的归类解析,力求点评出初中阶段《概率》教学的尺度和教学要点,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正确把握《概率》教学尺度和教学要点,使学生能对概率知识正确建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解概率题的能力。  关键词: 中考 概率 建构 列举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以前课程中没有的,而与我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被安排在新的
摘 要: 探索式教学的模式目的是改变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促使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开展综合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  关键词: 新课改 美术教学模式 转变    美术能促进人的思维
摘 要: 中学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中学图书馆建设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一环。积极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学校图书馆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主体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准和服务技能将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发挥。本
摘 要: 职业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窗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因此,职业学校体育要从教育的指导思想、学习的目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发生重要变革,努力构建适应在素质教育中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那么,职业学校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论述,以期对职业学校体育教育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一、体育
摘 要: 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入推行新课程改革,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身份认同更为人们所关注。本研究从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调查入手,分析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提高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对策。  关键词: 小学教师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 对策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入推行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也渐渐纳入国内许多教育学者的研究视域之中。《中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