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年夏天,我嗅到了苍洱送来的凉爽柔和的清风,也尝到了古城带来的炙热灼人的骄阳。我曾拥有一意孤行、勇往直前的壮志,亦体会过迷茫失措、触手不可及的孤独。
或许,从决定追赶太阳的那一天起,我的生活便注定了会有触不可及的那段时光。因为太阳总是那么遥远,那么热烈,怎能伸伸手就触碰到?只是我还是要感谢那个自己,没有放弃也从不后悔,才有了现在自己不管是否满意也还过得去的生活。
定义为记忆中的那一段岁月,其实它离现在也不过半年而已。听别人描述过的高三有千百种,而唯有自己经历过了,才懂得其中的酸甜苦辣。
凭着比周围同学要好上一些的中考成绩,带着喜悦与自豪,我进入了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学习。高二文理分科,在万分纠结下,我还是选择了文科,又一次进入学校的文选班。虽然也被人羡慕过,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不可避免的学习压力。
从小学到初中,一路走来,在别人眼里,似乎自己真的让优秀成了一种习惯,一直被当作众星所捧的那个月亮,为老师同学所重视。而既然进入了一个每个人都很优秀的集体,自己便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到达心中所想之地。不过很幸运的是,在2016年的那个夏天,我遇到了那个太阳,并决定用心追赶它。似乎自己真的找到了学习的前进动力,一直期待着未来日月同辉的那一天。
就这样,我选择相信“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再彷徨”这句话,并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它——从高二到高三,坚持每天早起背单词;坚持每周毫不懈怠地刷无数份试卷;坚持加快吃饭的速度,只为了多几分钟用来背政史地的知识点……
只可惜成绩的起起伏伏成了我的家常菜,那段时间里,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起大落。在那么多次的大型考试中,我曾站到年级第一的位置,也曾尝过班上倒数的滋味。其间的种种滋味,真的只有自己才能懂,才会懂。
在自己“得意”之时,有无数人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但也有人投来不屑的目光;在我失意之时,有无数人给了我鼓励与关切,让我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但也有人在心中暗自窃喜……只是这些都很正常,也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不管在黑夜经历过什么,提灯前行走向天明还是要靠自己啊。而且太阳的力量一直都在,我选择了站起来继续往前走,选择了相信“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么它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于是,在十多天的寒假之后,百日誓师大会浩浩荡荡地来临了。时光的步伐总是这样,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就悄悄溜走了。总以为高考离自己还远,可一个不小心就只剩下100天的备战时间。还记得那时班级喊得震耳欲聋的誓言,还记得那时自己认真写下的所谓的“梦想”……虽然如今看来,那个“梦想”似乎离自己还很远,又或许那已经成了一个执念,一个只有自己才知晓的执念。但没关系,尽管它已不能让我触手可及,生活仍要继续。
不知不觉间,六月的脚步悄然来临。说不清自己是否已经真正准备好要去迎接那一场特殊的战役,只知道高考的那两天,大家显得格外淡定。我自己也是如此,平静地度过了高考那两天,没有经历青春校园剧中的“撕书大战”,也没有像想象中那样紧张到“夜不能寐”。最后轻轻地合上笔帽,从容地走出考场,只是松了一口气,便发现这场我为它准备了十多年的战役已经结束。
现在想来,最后一次班会课让我记忆犹新,班主任给我们每人发了两颗糖,告诉我们“好事成双”,而我们给她唱了一首《那些花儿》,唱到“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时,大家都已泪流满面。回过头才发现,似乎那一节课成了我们最后一次穿着校服整整齐齐地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机会;似乎我们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间却真的要各奔东西了;似乎一不小心,我们便真的被风吹走,各自奔向了天涯。
后来的六月,日子过得很慢。直到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我没有像期待中的那样成为“几家欢喜几家愁”中的前者,又或许,那是我在十多年的生命中遇到的第一次真正的打击——自己从没想过的分数,从没想过的结果。
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的天要塌了一样,自己一路走来一直坚信的东西,也已经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复读的想法,或许是不服输,或许是不敢相信,又或许只是想用另一种方式证明自己,只是在种种原因下,它没有成为现实。可也不知道哪一天,就像真的又有阳光突然照到了我的生活里,我不再纠结于那个结果,决定开始新的征程。也许是因为太阳一直在旁边,并答应我会一直陪着我吧。
现在的我,在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学里过着想靠自己的努力把生活变得更有意义的生活,没有后悔,但也谈不上喜爱,只是用“既来之则安之”来勉励自己。只是到现在,我好像也不太清楚,高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听过无数种解释、无数种理由,最能說服我的其实只有自己内心的声音。突然想起那句话——高考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是啊,何必强求自己能够如愿以偿呢?毕竟人生很短且少有圆满。那段亦苦亦甜的时光,正因为经历了苦痛才显得弥足珍贵。
虽然那个夏天,直到最后我也没有等到所谓的“日月同辉”,没有到达心之所向,没有守到那个“奇迹”的出现,没有看到想要的明天如约而至。但我知道,“少年不惧岁月长”,自己想要的,总在远方等待着自己。
有的东西,正因为触不可及,才是完美。
或许,从决定追赶太阳的那一天起,我的生活便注定了会有触不可及的那段时光。因为太阳总是那么遥远,那么热烈,怎能伸伸手就触碰到?只是我还是要感谢那个自己,没有放弃也从不后悔,才有了现在自己不管是否满意也还过得去的生活。
定义为记忆中的那一段岁月,其实它离现在也不过半年而已。听别人描述过的高三有千百种,而唯有自己经历过了,才懂得其中的酸甜苦辣。
凭着比周围同学要好上一些的中考成绩,带着喜悦与自豪,我进入了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学习。高二文理分科,在万分纠结下,我还是选择了文科,又一次进入学校的文选班。虽然也被人羡慕过,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不可避免的学习压力。
从小学到初中,一路走来,在别人眼里,似乎自己真的让优秀成了一种习惯,一直被当作众星所捧的那个月亮,为老师同学所重视。而既然进入了一个每个人都很优秀的集体,自己便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到达心中所想之地。不过很幸运的是,在2016年的那个夏天,我遇到了那个太阳,并决定用心追赶它。似乎自己真的找到了学习的前进动力,一直期待着未来日月同辉的那一天。
就这样,我选择相信“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再彷徨”这句话,并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它——从高二到高三,坚持每天早起背单词;坚持每周毫不懈怠地刷无数份试卷;坚持加快吃饭的速度,只为了多几分钟用来背政史地的知识点……
只可惜成绩的起起伏伏成了我的家常菜,那段时间里,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起大落。在那么多次的大型考试中,我曾站到年级第一的位置,也曾尝过班上倒数的滋味。其间的种种滋味,真的只有自己才能懂,才会懂。
在自己“得意”之时,有无数人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但也有人投来不屑的目光;在我失意之时,有无数人给了我鼓励与关切,让我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但也有人在心中暗自窃喜……只是这些都很正常,也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不管在黑夜经历过什么,提灯前行走向天明还是要靠自己啊。而且太阳的力量一直都在,我选择了站起来继续往前走,选择了相信“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么它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于是,在十多天的寒假之后,百日誓师大会浩浩荡荡地来临了。时光的步伐总是这样,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就悄悄溜走了。总以为高考离自己还远,可一个不小心就只剩下100天的备战时间。还记得那时班级喊得震耳欲聋的誓言,还记得那时自己认真写下的所谓的“梦想”……虽然如今看来,那个“梦想”似乎离自己还很远,又或许那已经成了一个执念,一个只有自己才知晓的执念。但没关系,尽管它已不能让我触手可及,生活仍要继续。
不知不觉间,六月的脚步悄然来临。说不清自己是否已经真正准备好要去迎接那一场特殊的战役,只知道高考的那两天,大家显得格外淡定。我自己也是如此,平静地度过了高考那两天,没有经历青春校园剧中的“撕书大战”,也没有像想象中那样紧张到“夜不能寐”。最后轻轻地合上笔帽,从容地走出考场,只是松了一口气,便发现这场我为它准备了十多年的战役已经结束。
现在想来,最后一次班会课让我记忆犹新,班主任给我们每人发了两颗糖,告诉我们“好事成双”,而我们给她唱了一首《那些花儿》,唱到“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时,大家都已泪流满面。回过头才发现,似乎那一节课成了我们最后一次穿着校服整整齐齐地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机会;似乎我们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间却真的要各奔东西了;似乎一不小心,我们便真的被风吹走,各自奔向了天涯。
后来的六月,日子过得很慢。直到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我没有像期待中的那样成为“几家欢喜几家愁”中的前者,又或许,那是我在十多年的生命中遇到的第一次真正的打击——自己从没想过的分数,从没想过的结果。
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的天要塌了一样,自己一路走来一直坚信的东西,也已经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复读的想法,或许是不服输,或许是不敢相信,又或许只是想用另一种方式证明自己,只是在种种原因下,它没有成为现实。可也不知道哪一天,就像真的又有阳光突然照到了我的生活里,我不再纠结于那个结果,决定开始新的征程。也许是因为太阳一直在旁边,并答应我会一直陪着我吧。
现在的我,在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学里过着想靠自己的努力把生活变得更有意义的生活,没有后悔,但也谈不上喜爱,只是用“既来之则安之”来勉励自己。只是到现在,我好像也不太清楚,高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听过无数种解释、无数种理由,最能說服我的其实只有自己内心的声音。突然想起那句话——高考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是啊,何必强求自己能够如愿以偿呢?毕竟人生很短且少有圆满。那段亦苦亦甜的时光,正因为经历了苦痛才显得弥足珍贵。
虽然那个夏天,直到最后我也没有等到所谓的“日月同辉”,没有到达心之所向,没有守到那个“奇迹”的出现,没有看到想要的明天如约而至。但我知道,“少年不惧岁月长”,自己想要的,总在远方等待着自己。
有的东西,正因为触不可及,才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