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做数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0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的数学。这种数学由数学家事先组合好,他们知道每个部分是如何配合的,其中每一部分的用处又是什么,但是对学生却没有介绍这些秘密的知识,因而在学生看来,所获得的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孤立的砖块。”他们并不了解“这些分析的砖块最终究竟建造什么样的大厦。”
  “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留给学生活动的唯一机会就是所谓的应用,其实就是作问题。这不可能包含真正的数学,留作问题的只是一种模仿的数学,虽然已经精心培育了一个世纪,但其最低水平就是将一般陈述中的参数代以特殊值或是至多思考一下理论的模式。”“面对现成的数学,学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复制。所以要使学生活动,就必须以所谓的应用来补充,从理论上发现或简化,或是对一般参数作简单代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违反教学法的颠倒。唯一与教学法有关的要素——题材的分析被抛弃了;学生面对的只是分析的结果,或是看着知道结果的老师将被分析的内容再放在一起。”
  以前,有很大一部分人把数学看成是处理数量、大小和形状及其相互关系的事实和步骤,掌握了这些事实和步骤就等于懂了数学。传统的数学教育工作集中于知识内容方面,人们根据大量的学科内容来规定学生应该了解什么,并且根据学生掌握的内容的多少来判定他掌握了什么知识。这种观点认为,学数学就是以某种连贯的顺序掌握一系列的事实和步骤,这些内容构成数学的主体。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认为学数学就是“做数学”。
  一、何谓“做数学”
  所谓“做数学”就是把注意力从传统的集中的数学内容方面转移到数学过程方面。亦即强调数学知识在人脑中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的教学。“做”,即制造、从事某种工作、活动的意思。“做数学”就是把数学教学视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所谓“活动”,就是在人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有意识、有目的改变世界,以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方式来实现的。活动由一系列动作构成,代表有机体与个人的整个技能。活动不仅指认知能力,还指意向能力。数学教学看作数学活动的教学,意指教学中应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让他们与周围的世界(包括教材、教师、同学以及客观的现实世界)发生作用,亲自动手去解决呈现在他们眼前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增长他们的才干,发展他们的个性。
  “做数学”不仅要反映数学活动的结果──理论,而且还要反映得到这些理论的数学活动(如探索、猜测、鉴别、表达、解决、构造、讨论、反思、使用、调查、发展、预告、比较、分析、排序、抽象、符号化、一般化等)及具体的思维方式(模型设计、抽象化、最优化、逻辑分析、数据推断、符号运用等)。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数据化。
  二、“做数学”的特征
  一是在数学教学中,应把学生作为思维认识的主体。如果可能,每个人都应参与数学,亲自体验一下数学。参与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积极地参与发现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猜测来实现的。二是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聚集、发现和产生,而不是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教条式的灌输给学生。这里强调的是发生,而不是强加于人。我们并不断言,信息式的知识没有价值。这些知识只有在有目的的活动中才是有用的,因而显示出其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应坚持“做”比“知道”更深刻地掌握知识。
  三、“做数学”的本质
  玻利亚对“做数学”的本质说过这样一段话:“对于一名积极从事数学研究的数学家来说,数学有时就是一种猜测的游戏;在你证明一条数学定理之前必须先作猜测,在你深入细致完成证明之前,也必须先对证明的思想作出猜测。”因此“做数学”的实质是认知发现活动,而不是吸纳性活动。”“做数学”的方法远非只是计算或演绎,还包括观察模式、验证猜想和评估结果。“做数学”的实质是把重点从“教”转向“学”,从教师的行为转向学生的活动,并且从感觉效应转向运动效应。
  四、怎样“做数学”
  所谓“做数学”就是从做中学,不仅要注意数学的内容方面,更要注意数学的过程方面。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一、知识结构的建立、推广、发展的过程;二、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规律的概括、发展过程,在过程中展开学生的思维,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具体的讲,在概念教学时,或者从实际例子出发,经过分析逐步抽象出概念来,或者是通过所学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某个适当概念,通过同化来学习概念。前者要经历辨别、分化、抽象、概括等心理过程,后者要体现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学习概念,分化都是必要的步骤。
  在数学定理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呢的用途、应用的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也要有个过程,即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地发展,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
  对于能力的培养,特别注意使学生逐步学会怎样从实际例子和已知知识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怎样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怎样进行判断、推理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
  五、“做数学”的目的
  最终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化”。弗赖登塔尔认为,人们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以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简言之,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
  弗氏特别指出,数学本身同样属于现实世界,因而在数学发展过程中,我们自然要面对数学自身的“数学化”。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化”是一种由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由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的认识转化活动,是人类发现活动在数学领域里的具体表现。
  现实数学教育中所说的“数学化”泛指学习者从一个具体的情景问题开始,到得到一个抽象数学概念的教育全过程。这里所说的数学概念是把所研究的数学问题的共同点和本质特征抽出来,加以概括。通过“数学化”的途径来进行数学的教与学。牢记弗氏的名言:“与其说是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与其说是学习公理系统,还不如说是学习‘公理化’;与其说是学习形式体系,还不如说是学习‘形式化’。”从教师的行为转向学生的活动,从感觉效应转向运动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做数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课堂问题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方式,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好的提问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新课标明确提出: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基础。教师的课堂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要保证。  【关键词】 课堂;有效
【摘 要】 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三大主要科目之一,对学生未来的升学及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简要论述了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其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紧跟时代的步伐,将学生作为课程开展的主体,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帮助学生成长。  【关键词】 小学数学;改革探讨;要点  【中图分类号】G62.23【文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而且要使学生具有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要实现数学教学的这一根本目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一、让学生独立地、自由地进行思考  数
【摘 要】 “生本教育”是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根据、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方式和理念。  【关键词】 生本教育;学习动机;实践活动;学习环境;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以学生
【摘 要】 本文就作业在教学中的功能,目前我校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和对高中数学作业评改、反馈作了探讨。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作业在教学中的功能进行阐述,说明了高中数学作业布置批改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对目前我校高中数学作业设计评改情况的分析,阐明了现状的优劣。第三部分在调整高中数学作文结构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四种高中数学作业模式,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原则和高中数学作业的评改与反馈方法。
【摘 要】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着重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体验式教学越来越明显成为了新亮点之一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中国古代的孔子等教育思想中就已经初见了“体验思想的端倪,然而它还没有成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当代,关于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也越来多,为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2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生命和灵魂,是数学内容的进一步的提炼和概括,是对数学内容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是数学发现、发明的关键和动力,更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根本所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渗透这种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初中数学的主要思想是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分类思想、函数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影响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繁荣复兴,事关“中国梦”能否实现,而教师作为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者,肩负着沉重而光荣的历史使命,教师的素质影响着教育的成败,面对日趋加快的知识更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多教育问题,一个教师如何更好的实施教育,引领人类灵魂向更加纯净高尚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