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发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意义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而实验教学又离不开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因此,开发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对教学各方以及化学实验教学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首先,它是实施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根本保证。
据统计,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给出的 “活动与探究建议”, 50%以上的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要成功地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活动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其中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是根本保证。倘若没有基本的实验物质资源,如实验室、实验仪器、药品等,或者教科书中选择的实验内容不适合所在地区的需求,或者实验内容呈现方式本身不具有探究性,那么要成功地实现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是不可能的。因此,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转变传统的以“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变“听化学”为“做化学”。
其次,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对于一些在化学学习上有浓厚兴趣或天赋的学生,丰富的化学实验课程资源能够为他们提供亲自动手实验、自学,进行探究,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或场所,如开展家庭小实验、课外实验活动、实验晚会等。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在化学方面的需求,引发学生探究和创造的兴趣,发展学生在化学学科方面的特长。
第三,它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改变长期以来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的倾向,主动地查找教科书与学生需要、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而且,在实验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教师勇于创新,不拘泥于固有模式,敢于突破陈规,不因循守旧,掌握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同时要具有与同事、学生及管理者及社区人员合作沟通的能力,具有广泛交流的技能,这些都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路径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在课程改革和实践中,许多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课程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化腐朽为神奇”,实现了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一些化学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物质作为实验药品,比如测定“易拉罐的主要成分”,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或将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作为化学实验内容选取的素材,如“减少或避免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对居室空气的污染”实验,使学生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能够学以致用。因此,在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中,要充分发挥化学教师这一资源,使广大化学教师积极投身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来。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通过大量的课堂实验观察、分析和操作后,学生在感性和理性认识上都有较大的提高,此时他们往往已不满足于了解书本实验,而是想进行一些自己设计的创造性实验,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或未知的实验问题。教师应抓住时机,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实验创新活动,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再次,要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
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条件性资源。加强和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不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学校实验室建设既要关注实验室硬件建设,也要关注实验室软件管理。这就要求学校及有关部门加大投入,配足配齐必需的实验仪器、药品及实验防护用具,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及时补充损耗品,不断更新仪器设备;还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和周围环境中的材料,自制仪器,代替药品。如指导学生利用贝壳或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废弃的饮料瓶和小药瓶作反应容器等。
第三,要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化学实验课程资源。
化学实验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能克服传统教学的某些不足,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它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教学内容,可实现教学内容的适度开放。与实验相关的实物同步投影和课件模拟演示,成为化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在化学实验和理论教学中发挥出重大的作用。所以,学校应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开发联系当地生产实际和反映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教学资源,应用化学教学软件和研制化学教学课件,利用网络化学教育资源等。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形成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应加快校园网的建设,鼓励教师和学生从网上获取课程信息。
最后,要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化学实验课程资源。
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生活生产实际。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存在着大量与化学有关的素材,需要我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如燃料和燃烧、溶液、酸、碱、盐、有机物和各种材料等。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开发、收集和筛选素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关心身边的化学,善于用化学的视角来看待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化学在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而实验教学又离不开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因此,开发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对教学各方以及化学实验教学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首先,它是实施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根本保证。
据统计,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给出的 “活动与探究建议”, 50%以上的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要成功地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活动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其中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是根本保证。倘若没有基本的实验物质资源,如实验室、实验仪器、药品等,或者教科书中选择的实验内容不适合所在地区的需求,或者实验内容呈现方式本身不具有探究性,那么要成功地实现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是不可能的。因此,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转变传统的以“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变“听化学”为“做化学”。
其次,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对于一些在化学学习上有浓厚兴趣或天赋的学生,丰富的化学实验课程资源能够为他们提供亲自动手实验、自学,进行探究,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或场所,如开展家庭小实验、课外实验活动、实验晚会等。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在化学方面的需求,引发学生探究和创造的兴趣,发展学生在化学学科方面的特长。
第三,它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改变长期以来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的倾向,主动地查找教科书与学生需要、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而且,在实验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教师勇于创新,不拘泥于固有模式,敢于突破陈规,不因循守旧,掌握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同时要具有与同事、学生及管理者及社区人员合作沟通的能力,具有广泛交流的技能,这些都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路径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在课程改革和实践中,许多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课程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化腐朽为神奇”,实现了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一些化学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物质作为实验药品,比如测定“易拉罐的主要成分”,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或将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作为化学实验内容选取的素材,如“减少或避免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对居室空气的污染”实验,使学生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能够学以致用。因此,在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中,要充分发挥化学教师这一资源,使广大化学教师积极投身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来。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通过大量的课堂实验观察、分析和操作后,学生在感性和理性认识上都有较大的提高,此时他们往往已不满足于了解书本实验,而是想进行一些自己设计的创造性实验,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或未知的实验问题。教师应抓住时机,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实验创新活动,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再次,要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
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条件性资源。加强和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不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学校实验室建设既要关注实验室硬件建设,也要关注实验室软件管理。这就要求学校及有关部门加大投入,配足配齐必需的实验仪器、药品及实验防护用具,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及时补充损耗品,不断更新仪器设备;还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和周围环境中的材料,自制仪器,代替药品。如指导学生利用贝壳或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废弃的饮料瓶和小药瓶作反应容器等。
第三,要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化学实验课程资源。
化学实验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能克服传统教学的某些不足,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它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教学内容,可实现教学内容的适度开放。与实验相关的实物同步投影和课件模拟演示,成为化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在化学实验和理论教学中发挥出重大的作用。所以,学校应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开发联系当地生产实际和反映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教学资源,应用化学教学软件和研制化学教学课件,利用网络化学教育资源等。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形成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应加快校园网的建设,鼓励教师和学生从网上获取课程信息。
最后,要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化学实验课程资源。
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生活生产实际。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存在着大量与化学有关的素材,需要我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如燃料和燃烧、溶液、酸、碱、盐、有机物和各种材料等。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开发、收集和筛选素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关心身边的化学,善于用化学的视角来看待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化学在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