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宝宝读小班,本来很听话,可是这段时间他变得不听话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宝宝跟班上的“皮大王”坐在一起,我想让老师给宝宝换个位置,我怎样向老师提这个要求比较合适?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家长首先需要思考:什么是听话?孩子不听话的主要原因是不是和“皮大王”坐在一起有关?家长的教养方式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化了吗?
小班阶段(3岁半到4岁之间)被称为“亦敌亦友”的年龄阶段。家长从前应付孩子的一些技巧与方法,现在都失效了。这时候的孩子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所以家长要了解这样一个事实,首先,孩子并不是故意跟你作对的,而是他正处于身心不稳定的状态;其次,孩子不是大人的缩影,不能期望他的一举一动像大人一样;再次,家长的教养方式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有所改变。从听话到不听话,包含着孩子成长变化的过程。作为家长,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发现了孩子的“问题”,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3岁左右的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变化表现出很强烈的好奇心,模仿性学习特别突出,并在与他人的接触过程中获得经验,发展能力。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行为本身缺乏辨别能力,因此,“皮大王”所做的事在孩子们看来都非常滑稽好玩。因此,他们会乐于模仿“皮大王”的行为并体验模仿的快乐。家长需要及时了解行为变化的原因,对于不良行为要给予耐心的纠正与引导。
其实,老师在安排座位时,一般都会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进行穿插组合,家长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老师排座位时的考虑。根据近期孩子的行为变化,家长还可以提醒老师给予关注,并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引导工作。如果一个阶段之后状况还是没有改善,老师也会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的。
相信大多数家长并不希望培养出一个言听计从的孩子,更期待自己的孩子有思想、有判断力。但因为孩子年龄小,家长通常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其内在的需要,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孩子做所谓的“正确的事”。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家长首先需要思考:什么是听话?孩子不听话的主要原因是不是和“皮大王”坐在一起有关?家长的教养方式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化了吗?
小班阶段(3岁半到4岁之间)被称为“亦敌亦友”的年龄阶段。家长从前应付孩子的一些技巧与方法,现在都失效了。这时候的孩子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所以家长要了解这样一个事实,首先,孩子并不是故意跟你作对的,而是他正处于身心不稳定的状态;其次,孩子不是大人的缩影,不能期望他的一举一动像大人一样;再次,家长的教养方式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有所改变。从听话到不听话,包含着孩子成长变化的过程。作为家长,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发现了孩子的“问题”,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3岁左右的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变化表现出很强烈的好奇心,模仿性学习特别突出,并在与他人的接触过程中获得经验,发展能力。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行为本身缺乏辨别能力,因此,“皮大王”所做的事在孩子们看来都非常滑稽好玩。因此,他们会乐于模仿“皮大王”的行为并体验模仿的快乐。家长需要及时了解行为变化的原因,对于不良行为要给予耐心的纠正与引导。
其实,老师在安排座位时,一般都会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进行穿插组合,家长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老师排座位时的考虑。根据近期孩子的行为变化,家长还可以提醒老师给予关注,并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引导工作。如果一个阶段之后状况还是没有改善,老师也会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的。
相信大多数家长并不希望培养出一个言听计从的孩子,更期待自己的孩子有思想、有判断力。但因为孩子年龄小,家长通常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其内在的需要,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孩子做所谓的“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