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乐教育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guang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社会推广快乐教育的进程中,总能听到质疑的声音,什么“快乐教育是一个骗局”,“给孩子快乐童年,等于给孩子悲催的成年”,等等,不仅暴露了家长的教育焦虑,而且是对快乐教育的误读。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教育?让我们说一说新西兰华裔妈妈李军和女儿嘉琳的故事。
  1998年,厌倦了国内激烈的竞争,李军带着5岁的嘉琳从深圳移民新西兰。当地居民生活不算富裕,但精神上异常满足,脸上整天挂着幸福的笑容。李军为之震撼,也为嘉琳可以拥有快乐童年而庆幸。
  但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攀比。客厅里、餐桌旁,他们的话题永远是课外补习班和如何进名校。李军不以为然,她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鲜活的学习,远胜于各种补习班。比如,她教嘉琳通过广告单学习购物,货比三家,制订采购方案。几年下来,嘉琳成了花钱的行家里手,高中和大学期间,被同学公认为最会买东西的人,而且养成了积极的个性,自我管理能力超群。10岁时,嘉琳提出要上一个为期三天的化妆培训班,李军欣然支持,她认为女孩子把自己打扮漂亮是一种能力,而且一辈子都用得上。此外,嘉琳还上过烹饪班等,总之是为快乐而学习,越学越快乐。
  神经元理论认为,人的聪明程度不是由神經元的数量决定的,而是由神经元网路的链接方式决定的。快乐的情绪让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更平滑、更少阻力,对事物的反应就更快。所以,从10岁开始,嘉琳各方面的表现突飞猛进,轻松愉快地学习,考试拿第一是家常便饭。
  与同龄人一样,嘉琳也经常犯小错误,如书包乱放、发脾气等。对此,李军采取的对策是“隐恶扬善”,即隐忍嘉琳的恶习,鼓励嘉琳的善举,不给嘉琳施加负面暗示,让嘉琳始终保持积极、快乐的心态。
  2010年,嘉琳参加高考,被美国常春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如今,大学毕业的嘉琳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洛克菲勒中心工作,年薪不菲。除工作外,她还是大厨、时尚买手、化妆师。她热爱生活、积极乐观,深受同事和朋友的喜爱。
  接受采访时,李军道出了她的育儿经:“我希望女儿眼里有神采,嘴角有微笑,轻声哼着歌,身心愉悦,自得其乐。教育孩子,我的体会是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教育,而不是用家长感兴趣的东西教育,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对于快乐教育,嘉琳用热情洋溢的语气说:“我之所以热爱学习,是因为妈妈让我觉得我每天都在进步。我渴望学习,渴望自己越来越好,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别人强加给我的。我想,也许这就是我和国内很多孩子的不同之处,也是我的幸运之处。”
  本刊认为,快乐教育不等于不学习,更不等于放纵,而是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施予适合的教育,教育内容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让孩子成长为自觉用功的“学生”,而不是厌学焦虑的“考生”。
  读者朋友,您希望自家的孩子也成为嘉琳那样的幸运儿吗?那就请深入领会快乐教育的真谛吧。欢迎通过本刊公众号与我们互动。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具备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在学业上有更好的表现,成长效率更高,于是许多家长开始刻意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却忽视了延迟满足的内在逻辑,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困扰。  “延迟满足”这个概念源于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心理咨询工作中,我经常碰到误解“延迟满足”的家长,他们对“延迟满足”的误操作给孩子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困扰,令人痛心。  在分析之前,让我们重温“延迟满足”这个概念的起源:  1968年,
家 长和老师从来都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应是教育孩子战线上的同盟军。双方更多地尊重和理解彼此,劲往一处使,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日本教育家多湖辉分享过一个故事:  一位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不知名的小草请教老师。老师不认识小草,于是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你的父亲是著名植物学家,不妨去请教他,老师也想知道小草的秘密。”  第二天,孩子又来找老师:“爸爸说了,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稱。他还说,老师您一
不能承受的震撼  小迪今年15岁,是上海市松江区某中学的高一女生。事实上,她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一学生,因为她没进过高中校门,没上过一天课,在入学前军训时她就被诊断出癔症,不得不中断军训,甚至有休学的可能。  坐大巴车进入军营时,小迪对为期两周的军训充满期待。新同学、新老师、集体食宿、没作业、不考试……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是两个字:痛快!  军训第一天是练习站军姿,小迪很兴奋,表现很突出,被教官
联词:门窗,万一,后悔,灭火器,糊弄,警觉,所谓,害人害己  近几年,由门窗质量引起的火灾事故明显增多。为此,我国《消防法》中对门窗的阻燃功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可是此项工作并没有引起有些人的警觉,部分厂家生产的所谓“安全门窗”其实是没有经过严格阻燃处理的产品,他们还在糊弄消费者。现在很多家庭都还没有配備灭火器,万一发生火灾,会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到时候后悔就晚了,但愿这种害人害己的事情早日杜
问:我儿子7个月大,非常可爱。最近,我发现开朗爱笑的他不知为何认生起来。一到陌生环境就不安,如果再有陌生人接近,他必定哇哇大哭。为此,我咨询了某早教中心,并给儿子报了早教班。上了一段时间后,儿子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对此,我很着急。  请问,我该怎么解决宝宝认生问题呢?  柳小冉   答:我们先了解一下宝宝为什么会认生。  宝宝在6个月前,视力、智力都在空白阶段,根本分不出这张脸和那张脸有什么区别
利弊参半,最难取舍  中小学生在学校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如何?河南省郑州市某中学初二班主任刘女士接受采访时说:“根据我平时的观察,班上至少90%的学生有手机,清一色的智能手机,有的比我用的手机还高级。沒有手机的,估计只是没有带到学校来,因为他们谈起手机游戏来同样眉飞色舞。我发现,虽然手机可以用来搜索学习资料、下载课件、观看教学视频等,但这些只是幌子,几乎没有学生将手机用来学习,他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玩
人物名片   秦春华:1993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2年获得北大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历任北大团委宣传部部长、党委办公室兼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教务部副部长兼招生办公室主任、考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  近年来,作为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专注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美国顶尖大学本科招生录取制度有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日
13岁那年,父母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他成了孤儿,肇事司机夫妻收养了他。此后,他把仇恨记在了这对夫妻头上,泡网吧、抽烟、离家出走……并且随时准备像狼一样,露出锋利的牙齿进行报复。  去年4月,他拿到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他心中所有的恨都化为感恩,他跪在养母面前,将世界名校的通知书拿给她看。他想告诉她,是她给了他一个家,没有她春风化雨般的教育、辛苦的付出,他就不会有前进的方向……  父
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是家长惯用的方法。期末考试考得不错,奖!进了奥数小组,奖!绘画有了进步,奖!为让孩子更高更快更强,家长愿意出钱出力。但是,这种奖励真的有效吗?  心理学家德西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门前嬉闹、喧哗。老人难以忍受,于是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并對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来嬉闹。老人再出来
今年在全国千万高考学子中,有一个叫马小婷的特殊考生,她5岁患上痉挛性截瘫,丧失行走能力。为了改变她的命运,十余年来,母亲侯汝彩背着她走过上万里求学路,并用自己的坚强、乐观引导她走向自立自强。2019年7月下旬,马小婷以525分的优异成绩被贵州民族大学录取。如今,侯汝彩又把女儿背进大学,陪着女儿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农妇背着截瘫女儿求学  侯汝彩今年45岁,是贵州省普安县地瓜镇马鞍山村村民。她与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