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deda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入“生活化”——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生活化”——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摘 要】磁分离技术具有分离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它已经应用于食品废水处理、含油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印染废水处理等工业废水的处理,随着发展进步,该技术不断拓宽应用领域,如固体废弃物矿渣、粉煤灰。  【关键词】磁分离技术;高梯度磁分离技术;水处理  Magnetic separation technology in water treatment  Li Sa-li  (Taiyuan Univ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首先应理解课程目标.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主动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
【摘 要】总的来说,光的折射现象可分为两类:一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在界面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如池水看起来变浅等;二是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弯曲,如海市蜃楼现象,而针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物理》中“光的折射”这一节中的实验设计较少且现象不明显的问题,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及自身尝试总归出一种较容易且现象明显的方案。  【关键词】光的折射;漫反射;实用性;可观性  光的折射定
一、研究背景  数学课程的目标在新课标中定义,更加的突出其生活性、应用性及其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仅仅单凭以往的简单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今天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了。因此在不经意的课堂教学中,总会轻易的发现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他们有些时候的信息获取量甚至于是优于我们的。三年前的一次偶然的语文老师布置学生写作日记的举动,激起了我进行数学日记研究的愿望——于是就诞生了本课题。  
构建基层国土所综合信息化政务平台是省、市、县三级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延伸和补充。该平台的建设不仅是对基层国土所硬件设备的一次投入,更是在新形势下,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
期刊
近一学期来的教学实践不断证明,生本课堂的有效实施的确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活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渐渐地由乐学到会学,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开展有效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提高教学质量。
【摘 要】我国农网今后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在农网规模与性能特征、技术装备、自动化、信息管理和市场化运营等方面,适应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电力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农村电力市场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1.中国农村电力网状况及其发展方向  在未来十几年中,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将积极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
物美价廉是消费者在购物时所追求的消费理念,电子商务平台的崛起满足了消费者的这一消费心理,它开启了质优价廉的新时代,把薄利多销发挥到了极致。当前作为实体店特别是农资
【摘 要】农村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带了生命力。但是由于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农村公路的路面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病害。本文主要对农村公路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公路路面的养护措施。  【关键词】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病害;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公路建设起来,车流量的增加也提高了农村公路的养护要求。随着使用年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