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中液体月光意象的表达方式在盛唐以前已经出现,但其种类的增多和用词的丰富变化,却是出现在中晚唐,此后基本定型并被广泛接受,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将月亮和水联系在一起的信仰有关。用来表达液体月光意象的文学词语从古到中晚唐主要有:流、盈、满、金波、月波、如水、溢、湿、似水、浸、洗、濯、漉漉等,与月亮意象密切联系的其他意象主要有蟾蜍即是虾蟆、露和明水等。